明仁宗献陵:明朝第一座皇帝先于皇后入葬的帝陵,有何特别之处?

楼哥看明史 2023-05-12 11:09:09

前言: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闰二月初六日,大学士刘一燝从京师启程,前往天寿山视察光宗庆陵的修建进度。刘一燝是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进士,光宗钦点的顾命大臣,现为内阁首辅。由于庆陵从选址到开工问题不断,所以刘首辅才亲自前去视察。

五天之后,刘一燝回到京中,向当朝皇帝熹宗朱由校汇报了他这次的考察心得。按照原来的设计,庆陵的规制是以光宗祖父穆宗朱载坖的昭陵为蓝本。但是实地考察之后,发现庆陵内有“龙砂前绕”,应该仿照献陵修改设计。

今相度形势,似又宜参酌献陵。盖以龙砂蜿蜒,环抱在前。形家以为至尊至贵之砂,不可剥削尺寸。献陵亦以龙砂前绕,建享殿、祾恩门于龙砂之前,正与此合。—《明熹宗实录卷七》

明光宗庆陵俯瞰图

所谓的“龙砂”,在风水术语中指山脉,位于陵园左侧的称为龙砂,右侧的则称为虎砂。上文中的“形家”,即指风水堪舆大师。那么刘一燝所言的献陵是谁的陵寝?其规制有何特点?墓主人又有何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献陵的前世今生

除去削藩失败,最终身死国亡的建文帝朱允炆,大明王朝前两任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寿命都比较长,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皇后死在了皇帝之前。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旨在南京紫金山南麓为自己修建陵寝。次年八月初十日,皇后马氏崩逝,谥曰“孝慈”。当年九月,孝慈皇后梓宫先行入葬于陵寝,朱元璋将其命名为孝陵。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朱元璋驾崩,和孝慈皇后合葬于孝陵。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七月初四日,皇后徐氏崩逝,谥曰“仁孝”。然而此时的大明皇帝朱棣却并不打算一直待在南京,故而仁孝皇后梓宫一直停灵于宫中。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二月,朱棣巡狩北京,并于五月在昌平县东黄土山选定了自己陵寝的吉地,并将此山改名为天寿山。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正月,仁孝皇后梓宫在汉王朱高煦的护送下,从南京来到天寿山,并于二月入葬刚刚修建完成的长陵。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驾崩,和仁孝皇后合葬于长陵。

朱棣与徐皇后剧照

仁宗昭皇帝朱高炽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十二日,当朝皇帝朱高炽在北京紫禁城钦安殿内驾崩,享年四十八岁,遗诏传位于皇太子朱瞻基。由于当时皇太子还在南京,故而皇后张氏一面让亲信太监海寿赶赴南京报丧,一面命庶子郑王朱瞻埈和嫡子襄王朱瞻墡共同监国,以防不测。

直到朱瞻基于六月初三日赶到北京之后,宫中这才开始发丧并准备即位大典。六月二十五日,朝廷为大行皇帝定谥号为“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为“仁宗”,简称“仁宗昭皇帝”。

仁宗在位不满一年便遽然崩逝,并未像太祖、太宗那样早早选定吉地并且修建陵寝。而且对于新天子朱瞻基而言,仁宗陵寝修在哪里也是一个难题。大明的京师,在永乐朝被正式迁到了北京,但仁宗继位伊始便打算还都南京。甚至于皇太子之所以不在宫中,就是为了父皇重回南京做准备。

甲辰,敕南京太监王景弘曰: “朕以来春还京,今遣官匠人等前来。尔即提督将九五殿各宫院凡有渗漏之处,随宜修葺。但可居足,不必过为整齐以重劳人力。”—《明仁宗实录卷十四》

仁宗朱高炽剧照

仁宗之死,向来被认为颇有蹊跷。甚至于不愿意还都南京的皇太子朱瞻基,还被认为是幕后黑手。在遗诏之中,仁宗认为自己在位时间太短,对天下臣民的恩泽不够,因此山陵制度“务从俭约”。新天子经过一番斟酌,决定将仁宗的陵寝依然修在天寿山,命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其事,侧面向文武百官表明了自己不愿意还都南京的态度。

六月十八日,朱瞻基向漕运总兵官平江伯陈瑄下旨,让他调集运粮军五万人到天寿山为仁宗修建陵寝。由于工期紧,任务重,皇帝在二十七日再从南京抽调一万名精壮军士赴北京“助建山陵”。

即使如此,行在工部尚书吴中还是认为不够,申请从南京海舡厂及附近江北府卫,再抽调旗军工匠十一万八千人协助。到了七月二十三日,朝廷再次下旨,从河南、山东、山西、直隶抽调民夫五万人赴京。这样一算,为了修建仁宗的陵寝,朝廷总共投入了近二十三万人。

因谓中曰: “今天气炎热,天寿山营缮军民艰苦,人赏钞五锭、布二疋、鞋二双。”又曰: “山陵事重,朕不吝赏。但虑有司不恤人艰,有侵敚之者。尔宜督管工之人逐名给散,勿容欺弊。”—《明宣宗实录卷二》

明仁宗献陵

历经三个多月的努力,陵寝玄宫终于大功告成,朱瞻基亲自将其命名为献陵。九月初六日,仁宗梓宫入葬于献陵,成为大明王朝开国以来第一位先于皇后入葬的皇帝。

恭肃贵妃郭氏

当年马皇后入葬孝陵之时,朱元璋曾将此前去世的成穆孙贵妃以及永贵妃和汪贵妃祔葬于孝陵。而在他死后,殉葬的妃嫔也从葬于孝陵。而在徐皇后葬入长陵之后,朱棣曾经将后来去世的昭献王贵妃祔葬于长陵。而在他死后,殉葬的妃嫔也从葬于长陵。

现在仁宗驾崩,后宫自然也免不了殉葬。但和太祖、太宗朝全员殉葬不同,生育了郑王朱瞻埈、蕲献王朱瞻垠、真定公主和淮王朱瞻墺的贤妃李氏,以及太师、英国公张辅之女敬妃张氏并未殉葬。不过生育了三位皇子滕王朱瞻垲、梁王朱瞻垍和卫王朱瞻埏的贵妃郭氏却在殉葬名单之中,一般都被认为是张皇后在背后捣鬼。

谥皇庶母贵妃郭氏曰恭肃,淑妃王氏曰贞惠、丽妃王氏曰惠安、顺妃谭氏曰恭僖、充妃黄氏曰恭靖。—《明宣宗实录卷三》

郭贵妃剧照

既然是殉葬,恭肃贵妃等五位妃子,自然也要陪葬于献陵之中。

诚孝昭皇后张氏

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尊其母张氏为皇太后。宣宗对母后极好,史称“虽微物必先上皇太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二月,宣宗陪着张太后一起到天寿山拜谒长陵和献陵。张太后也由此成为大明王朝第一位拜谒过先帝陵寝的皇太后。驻跸陵下之时,张太后还曾经接见了扈从文武大臣张辅等人,还对他们予以了勉励。

辅等行五拜三叩头礼毕,皇太后曰: “皇帝数言卿数人赞辅多用心。今家国清宁,生民无事,固是祖宗垂祐,亦有卿等之力。”辅等叩头对曰: “皇上聪明睿智,敬天法祖,仁爱兆民,以致康济之功。此皆本于皇太后圣德大训,臣等实无寸补。”—《明宣宗实录卷六十三》

这里我们注意一点,太后对宣宗的称谓是“皇帝”,而张辅等人则要称呼“皇上”。近来看到不少电视剧中的太后,一口一个“皇上”来称呼儿子,实在是令人无语。

张太皇太后剧照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朱瞻基驾崩,遗诏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张太后则进尊号为“太皇太后”。由于新天子年仅九岁,故而国家大事都要上禀于太皇太后之后才能施行。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十月十九日,太皇太后张氏崩。十一月初四日,英宗朱祁镇为祖母上尊谥曰“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太皇太后”。当年十二月,太皇太后梓宫合葬于献陵。

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因为张氏的谥号中没有帝谥,即仁宗谥号中的那个“昭”字。不过在十二月十七日神主祔庙之时,实录中的记载又变成了“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简称“诚孝昭皇后”。

十二月二十日,英宗下诏修建献陵明楼,并于次年三月竣工。至此,献陵地面建筑全部完工。

明仁宗献陵

结语:和天寿山内的其他帝陵相比,仁宗献陵的规制确实比较简朴,其神道是从长陵神道分出来的,连石像生、碑亭都没有。当然现在的献陵有碑亭,但那个是在百年以后的明世宗嘉靖朝修建的。当然宣宗并非有意为难老爹,一来这是遗诏中“务从俭约”写得清清楚楚,不好违背。二来宣宗本人就不赞同厚葬,他本人的景陵同样也很简单,所以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的说法。

召尚书蹇义、夏原吉等谕之曰: “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然古之圣帝明王,皆从俭制。凡孝子思保其亲之体魄于永久者,亦不欲厚葬。秦、汉厚葬之患,足为明戒。况皇考遗诏务从俭约,天下所共知。今建山陵,予以为宜遵先志,卿等之意如何?”义等对曰: “圣见高远,发于孝诚,万世之利。”—《明宣宗实录卷九》

回到本文开头,献陵内的“龙砂”被称为“玉案山”,所以风水大师据此将方城明楼建在了山后,而将举行祭祀仪式的祾恩殿修在了玉案山前。这样一来,既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信条,而且使得小小的献陵内殿台建筑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

清朝末年,献陵祾恩殿、祾恩门相继遭到破坏。日军侵华之时,山墙又被拆毁。故而现在仅玉案山后的方城明楼保存较好,祾恩殿所在的第一进院落已全部成为遗址。

2 阅读:75

楼哥看明史

简介:主攻明史,希望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不一样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