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还是给你聊聊,脱发的事儿。
关于这个,文老师常说,发为血之余。看待脱发,我们要想到血的问题。
血热了,脱发。
血虚了,脱发。
血里有了湿浊,还得脱发。
治来治去,你发现,到最后都是在治血。
现在,我给你说这么一个案例,帮你进一步体会。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才16岁,是一个学生。
最近这五年来,她的头皮经常瘙痒,多白屑,头发渐渐脱落。
最初,她的头发一小片一小片地脱落。到后来,脱发面积越来越大,最终头发几乎掉光,只有零星一些发丝挂在头皮上。
怎么办?在屡经尝试无果的情况下,家人带她慕名求治赵法新前辈。
赵师,是河南的中医名家。你要是感兴趣,就搜索查阅一下他的学术生平。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弦,舌苔薄白,舌尖有瘀斑。整个人脸色晦暗,没有光泽。
细问得知,患者月经延期,经来腹痛。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赵师就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当归15克,川芎10克,生地、熟地各25克,生首乌、熟首乌各25克,红花10克,香附12克,生石决明20克,夏枯草15克,赤白芍各12克,柴胡10克,桃仁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6剂以后,头皮瘙痒和头屑较多的现象得到遏制。用到20剂的时候,新头发长出来了。虽然看上去依然不那么浓黑,但是毕竟有了根本性改变。
后来,赵师嘱咐,原方做成丸药继续用。最终,患者头发乌黑浓密,月经正常,整个人容光焕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在赵师的一些专著里,多次出现。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好理解。
患者的问题,就出在血上。具体讲,是血虚血淤。
血虚,常常会带来血瘀。这就好比小水沟,水流本来就小,所以容易引起泥沙瘀滞。同时,淤血不散,新血不生。血瘀日久,会进一步导致血虚。
怎么知道患者血虚的?她脉象细,面色暗淡无光,月经后期。这些,都是血虚失养、任冲亏虚的表现。
怎么知道血瘀的?患者舌尖有瘀斑啊,多明显的特点。
血虚血瘀,患者的发根哪里还有什么滋养可言?所以她就脱发。
这个时候怎么办?养血活血。只要血好起来,她的头发一定跟着好起来。
来看看当时赵师开的配伍——
当归15克,川芎10克,生地、熟地各25克,生首乌、熟首乌各25克,红花10克,香附12克,生石决明20克,夏枯草15克,赤白芍各12克,柴胡10克,桃仁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这方子,显然是四物汤的加减应用。
其中,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这就是四物汤。熟地补精养血,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养阴合营,川芎行血。血虚血瘀的基本面,就是靠四物汤来改善。
当然,光用四物汤肯定不够。所以,加首乌辅助补精血,红花、赤芍、桃仁辅助活血。
医案中,患者脉弦。这说明,由于阴血不足,患者已经有了肝热,肝气失和了。怎么办?夏枯草清肝热,柴胡疏肝郁,生石决明平肝。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非常简单易懂。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赵师用到了生首乌25克。生首乌和制首乌搭配应用,这个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但是我个人认为,生首乌毕竟有肝毒性。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将其去掉。
总而言之吧,这就是用养血活血之法,治疗脱发的案例。
其实,生活中,因为血虚血滞导致头发质量不好的人,非常多见。
很多人,未必如医案里所写的,那么严重,但是从中医辨证来看,确实有血虚的问题。
比如说,头发看上去易脱落、易折断,或者发黄,发质很细。发际线明显后移。平时,手指甲干瘪发脆,唇色淡白。有的人,可能西医诊断贫血。平时,有乏力头晕之感,月经量少,或者月经延后。舌头伸出来,颜色偏淡,脉象多细涩,需要重按才能隐约感觉。
这样的人,我建议,可以通过养血活血的角度来调养。医案中赵师这个配伍,确实是经验之作,但是未必符合所有人的实际情况。非专业读者,你应该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适当加减、变化。
就平时自我调养而言,若辨证确属血虚,可以直接用四物汤原方。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熟地15克,水煎服,或者干脆用沸水反复冲泡,代茶饮。这对养血有好处。当然,前提,是准确辨证。辨证不准,用错了,或者用反了,就容易给身体带来不良反应。
好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