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续名医类案》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啊,我跟你说一张,中医治上热下寒的典型案例。
这个故事,是我这几天,研读《续名医类案》时看到的。我觉得挺典型,所以和你分享一下。
医案里的医家,是蒋仲芳。蒋仲芳的具体生平,文老师我才疏学浅,考证不出了。你要是对这位医家有了解,不妨在本文留言区留言,让我们都学习一下。
话说有这么一回,蒋仲芳的一个朋友,害上了牙疼病。这牙疼啊,始终不见好,清热去火药吃了好多,无效。
更气人的人,不但牙疼没好,他的嗓子也跟着肿起来了,十分疼痛。
患者心中十分沮丧,觉得自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底哪儿来这么大的火呢?到底有什么强力的去火药,可以让自己舒服呢?
这时候,他就想到蒋仲芳了,于是前去讨教。
老友来了,蒋仲芳十分高兴,马上为其诊脉。发现,患者脉象沉细,大便一日两到三次。
了解到友人的病情后,蒋仲芳笑道:“平时摸脚不?你的脚,肯定是凉的”。
友人不解,立即脱鞋查看。这一摸,果然是冰凉冰凉的。对此,患者之前还真就没怎么在意过。
这时候,蒋仲芳嘱咐友人,用金匮肾气丸原方,改成汤剂来服用。别害怕吃了会上火,吃完,保准舒服。
患者一听,虽然心里也犯嘀咕,但是也想吃上一剂试试。结果,这么一试不要紧,患者竟然在第二天晨起的时候,牙疼咽肿现象完全消失。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就记载于《续名医类案》的第十八卷里头。你要是感兴趣,就自己翻一翻。
这里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你看,这个患者,虽然牙痛咽肿,看似有火,但是仔细探查脉象,却是沉细的。而且,他大便一日二三次,这就考虑是不是肾阳虚弱了。
肾阳虚弱,正气不足,故而脉道虚细。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所以患者大便不规律,一日多次。当然,也是因为肾阳不足,温煦失常,所以患者双脚冰凉。
下元虚寒,就好比你家房子太冷了,没有制暖设备。那怎么办?你只好到别处过夜。你体内的阳气也一样。下元虚寒,仅有的阳气呆不下去,它就往上飘,离家出走。这样一飘,来到了头面,故而出现齿痛和咽喉肿痛。
所以说,这个患者的问题,其实是肾阳不足、虚火上浮。你明白了吧?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啊。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温补下元之寒,补肾阳就好了。所以,医家用了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原方,就是干地黄240克,山药120克,山茱萸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桂枝30克,炮附子30克。
这些,做成蜜丸,每丸重15克,早晚各服用一丸。如果改成汤剂,就按照原方比例酌减。现在的药店里,都有它 的成药。它可以帮助我们温补肾阳。其中,地黄、山药、山萸肉滋补肾精,茯苓、泽泻、丹皮泄浊,桂枝和炮附子水中生火。
这就是基本的治疗思路。
文老师为什么把这张老医案,拿出来和你聊聊呢?
因为当下,不少人确实受上热下寒的折磨。一方面,爱上火,尤其是头面部位,不是今天这里起痘,就是明天那里溃疡,再不就是说不定什么地方肿痛。同时呢?手脚凉,怕冷,容易便溏尿频。这个时候,我们得知道,自己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肾阳不足、虚火浮越,确实是其中一个病因病机。我们对这种中医理论,要了解清楚。
我觉得,这样的人,不要自己瞎猜,而是应该去中医院,好好看一看。若确属肾阳不足,再说调治的事儿。最关键的,还是结合舌脉信息。
总之,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上热下寒的毛病,是比较科学有效的做法,深得传统中医之妙。文老师希望这篇文说,能给你带来一点启迪。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上热下寒用这个:熟地黄120g,山茱萸40g,车前子12g,桂皮12g,牛膝20g,麦冬20g,北五味子12g。用陶锅煎药,煎好后放冷了服用,不要温服,一副即好。
现在好多中医都是捣浆糊的,到那简单摸摸脉,说说情况就给你开药,也说不出个问题来。所以啊,现在找个好郎中确实不易[得瑟]
手脚冰凉,伤寒总归于四逆,可见厥阴,太阴,少阴,本质是脏寒。即阴盛于内,阳虚于外,具体见哪经?肾主骨,牙为骨之余,肾为阴,为地司下窃,便不利。另咽肿,咽为阴阳交通之要户,结合上可知确实是肾阳虚,水盛土衰,相火不降,根气亏虚。补土补肾培根为要
文老师,我经常爱感冒,风一吹,就感冒,还有鼻炎,还易出虚汗,请文老师指点!谢谢老师!
找不到好大夫啊
半夏泻心汤更靠谱,实话试过
[点赞][点赞][点赞]
金匮肾气丸好像是治疗肾阳虚的,对上热下寒也有效果吗?
[点赞][点赞]
[赞][赞][赞]
谁用过这个方子[笑着哭]
好神奇。病症都沒有刻度。就表示病症无法对比强弱 神奇在于都无法对比病症強弱你还能修改参考古方。
文老师啊,我想问一下,补肾的方子那五子衍宗丸或者其他的好一点的那方剂有有没有了?请发出不出来下?🙏🙏🙏
不是脾阳虚吗?为什么是肾阳虚?
准确的说这不叫上热下寒,应是阳虚阴火上乘,用封髓丹合潜阳丹更好。
胡说八道。
大柴胡汤治上热下寒怎么样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