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张自忠:1940年以身殉国,牺牲后10万军民自发祭奠!

倾酒历史汇 2023-04-06 14:36:07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牺牲后的最高礼遇

1940年5月23日,天空阴云密布,宜昌市道路两旁,挤满了哀哀戚戚的群众,足有十万之余,城市上空,三架日机不断徘徊,却罕见地没有投下一颗炸弹,面对残害无数中国同胞的日机,宜昌人民也罕见地未露出半分怯意。

而这一切,都是一位名叫张自忠的抗日名将所给予他们精神的不屈,甚至赢得日军最高敬意。

5天后,载着将军的灵柩抵达重庆朝天门,老蒋、冯玉祥等重要官员手臂缠着黑纱,庄严肃穆地在码头迎接烈士遗体,当灵柩穿越全城时,老蒋亲自扶棺相送,拾级而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如此英烈,世界、国家、人民、军官无一不为之动容,但谁又能料到,就在短短的三年前,他还是被人民口诛笔伐的“大汉奸”呢?

张自忠何许人也?为何会引得十万民众为其送行,日军飞机为其哀悼?为何提起这位抗日名将,令人根深蒂固的,竟是大汉奸之名?

抗日名将张自忠

1891年8月,张自忠出生在了山东临清唐元村,和许多贫苦人家奋斗出来的领导者不一样,张家乃官宦家庭,张自忠6岁便被父亲送往私塾念书。

不久后,父亲升官,便将这个儿子也一同带去就任,耳濡目染中,张自忠了解了不少为官之道,见识了许多民间疾苦,忠、孝、义在他心中也深深扎根。

但不久后,父亲操劳过度重病缠身离世,母亲冯夫人便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16岁那年,在母亲的相看下,张自忠与县里咨议局议员的女儿李敏慧结为夫妻,尽管是旧社会的传统女性,李敏慧却无陋习,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将军守国,她守家,将军殉国,她殉夫,成为张自忠报国而不能全孝最坚强的后盾。

1911年,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爆发,张自忠于同年底,考进了北洋法政学堂,“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等进步思想,猛烈冲击着传统旧识,对于一个爱国忧民的热血青年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

因此,张自忠顺理成章加入中国同盟会,开始了民主革命运动。

5年后,在老乡的推荐下,张自忠投入军阀冯玉祥麾下,对方见其英气勃发,又有沉稳坚毅之气,颇为满意,直接让他担任了中尉差遣。

由于在军中作风优良,勤奋刻苦,升官自然就快了。

1918年,为了提高军队实力,赢得军阀混战的胜利,冯玉祥在常德,设立了专门的军官培训团队,张自忠成功入选,期间,将战术、运兵之术、兵器等各方面知识,进行了全面学习,取得了良好成绩,为后续作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原大战爆发后,蒋冯二人共计投入130余万兵力,战况空前强大,彼时,张自忠率领的6师,在一夜之间,便抢回了许昌十五里店,又以最快速度,支援东路军。

尽管这场战斗在后来张学良的加入中,冯方惨败,张自忠的6师,却也成为降军中,保存最完整的部队之一。

也是自此,张自忠成为老蒋麾下一员猛将。

喜峰口一战成名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全境很快沦陷,张自忠奉命前往喜峰口阻击敌军。

1933年3月份,他与冯治安一同抵达遵化的三屯营,与日军激战七昼夜,弹药不够,提着大刀浴血奋战,最终,日方死伤500余人,被迫退到罗文峪方向,张自忠率众穷追不舍,战斗的最后,日军近乎全军覆没,无奈狼狈撤退。

遗憾的是,守军大获全胜之际,老蒋却一心放在剿共上,给了日军可乘之机,他们从长城攻入,占领迁安,张自忠部被前后夹击,孤立无援,老蒋再过来横插一脚,否定张自忠部全部胜绩,主动与日方和解停战,最终签订屈辱的《塘沽协定》。

此战,日军惨胜,张自忠的英勇,也传回了日本国内,他们声称: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为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尽管结局不尽如人意,张自忠的英勇却传扬开来,被上级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百姓见之无不称赞一句“抗日英雄”,各类报纸媒体争相报导其光辉事迹。

然而,谁都未曾料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张自忠成了彻头彻尾的“大汉奸”。

被扣以“汉奸”之名

1937年,日军进犯平津地区,爱国将领宋哲元派张自忠镇守天津,此时的宋将军依旧对日军心存幻想,希望能平和的进行谈判,毕竟两军交战,受苦的终究是老百姓。

但日军狡诈,假意邀请宋哲元访日,目的却是离间宋哲元与老蒋、与中国百姓的关系。

不过,当时宋哲元恰好派了张自忠去谈判,同年4月,张自忠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见。

国内开始流言四起,大家纷纷质疑这位英雄是否有改投日军之嫌,卖国贼、大汉奸开始冠在张自忠头上。

七七事变后,“汉奸之名”彻底坐实。

当时,二九军接连作战失利,部队绝对撤退,张自忠奉命留在北平,同日军周旋,为大部队的撤离,赢得足够的时间,临走时,张自忠的副军长便表示: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们怕是要背上汉奸骂名了!

一语成谶,为给大部队撤离争取时间,也为了北平百姓的安危,张自忠亲自打开城门,同日军谈判。

北平百姓不知个中利弊,北平外的中国人民更不知其中因果,铺天盖地的谩骂传来,“华北特号汉奸”“卖国贼”“不抵抗将军”,甚至曾经的下属也指着他鼻子骂。

张自忠有苦难言,又因为拒绝了日军当傀儡的要求,被进城日军赶走,撤掉所有职务,换人维持北平治安。

北平彻底沦陷,张自忠救国无望,逃亡南京。

路途中,与昔日同僚韩复榘相见,对方气急败坏,甚至有将其送往军事法庭的想法,火车停靠徐州站时,张自忠还被以汉奸的名义,多番搜查全身。

国军方面迫于压力,只能给他安排一个闲职。

这种境况一直持续到12月,前线战事岌岌可危,在李宗仁的力保下,张自忠重新披甲上阵,成为59军军长,率众杀日寇。

送别晚宴上,他思绪翻滚,对部下表示,此番回归,定当杀寇报国,誓要证明自身清白!

临沂之战

1938年,第一次临沂战役,日军板垣师团2万余人直扑临沂,张自忠奉命增援。

在此之前,张自忠正在淮河一带作战,日军知晓我方计划,却不放在心上,他们自认为增援部队最快也得三天后,才能到达,决定先击溃临沂守军,以逸待劳全歼张自忠部。

然而,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仅一个昼夜,张自忠部便如同神兵天降,赫然出现在日军背后,前后夹击中,双方鏖战7昼夜,板垣师团惨败,老蒋兴奋地称此战乃我抗战以来头次胜仗!

不过,面对武器优良的日军,我方战胜付出了无数鲜血的代价,临沂之战后,张自忠部三万五千人,伤亡过半,原守军一万三千人,撤退时也仅剩50多人,营连以下的战士,几乎全部阵亡,可想而知,此战之血腥,之艰难。

此一战,张自忠的汉奸之名也彻底摆脱,国军方面通电全国,对其进行嘉奖,并升任其为33集团军总司令。

枪杀救命恩人

值得一提的是,战场上抗战神勇,力挽狂澜,将军治军也异常严格,不准部下对百姓有任何骚扰。

1938年,将军率部在大雨中急行军,途中张自忠突然下令停止前进,随后面向战士们,称昨夜在村庄驻扎时,有人摸进民房,糟蹋了一名16岁的小姑娘,随后大声呵斥,让凶手主动站出来。

没人敢承认,一番纠察后,发现行凶者为警卫营营长孙二勇,张自忠沉默良久,示意:杀!

事实上,张自忠日常雷厉风行,这是第一次在执行军令时,有所忧愁,因为孙二勇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此人曾在某次战斗中,连砍18名日军头颅,提拔为贴身警卫后,又不顾安危,于一次日军的刺杀行动中,挡在自己身前,替将军挨了一枪。

但军纪不容置疑,不过在枪决时,行刑者不忍心,没能击中要害便走了,孙二勇被乡亲们救回来,伤口快好的时候,他坚持回到了部队,张自忠询问了他近况,准备了好酒好菜招待。

他召集所有将领作陪,为孙二勇举行“送别宴”,之后,带他来到一处荒地,看着面前的棺材,孙二勇从容躺进去:“来世还做你的兵!”

一声枪响,张自忠心中难过不已,他亲自送走了自己的恩人,但却没有丝毫后悔。

壮烈牺牲

1940年,日军加快侵略步伐,控制长江交通,30万大军齐出动,枣宜会战爆发。

张自忠奉命迎击日军第13、39师团,出发前,他便抱着必死的决心,对士兵表示,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非我等战死沙场,否则没有其他办法,我们要相信,人人坚定信念,中华五千年民族,绝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不久后,日军对枣阳地区完成合围,国军方面也集结完毕,大战一触即发,危急关头,日军竟然截获了我方密电,最终张自忠所在指挥部暴露。

日方改变计划,分三路直冲指挥部所在的杏儿山。

当时,张自忠身边只有几十名警卫营战士,大家手中没有重武器,只有手枪、大刀等,日军长枪大炮下,战士们毫无还手之力,很快损伤大半。

随后他命文职人员先撤退,自己垫底,他深刻知晓日军目标是他,警卫们一个个倒下,过程中,张自忠左臂、左肋、右腿先后中弹。

日军冲上来时,将军挣扎着站起身,怒视扑面而来的日军,其中一个叫藤冈的当即被吓呆了,好一会儿才冲上去,拿刺刀戳进将军胸膛,后面的日军相继开枪。

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以生命为代价,证明了自身清白!

战后日军收拾战场,从将军身上搜到支派克钢笔,对方参谋长在谈判中见过张自忠,对其英勇极为崇敬,亲自下令为其整理仪容,好生安葬。

将军身死消息传回军营,师长痛心疾首,亲率敢死队抢回遗体!

妻子李敏慧得知丈夫遇难,绝食七天随夫离去,当地政府感念这段旷世虐恋,将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

同年8月15日,延安,毛主席、周总理等千位我党高级官员,亲自为其举行追悼会,默哀英雄!

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

1 阅读:54
评论列表

倾酒历史汇

简介:生活很累,那就要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