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蓬勃发展,助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飞哥说职教 2021-08-13 16:45:21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各产业都急需大量技术工人。由此,在工人技术培训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一批技工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后备技术工人的培养工作,我国学习借鉴了苏联在技术工人培养,特别是在举办技术工人学校方面的经验。1955年,在北京建立了第一所由苏联援助的实验技工学校。到1957年,全国已有技工学校144所,在校生6万余人。

1953 年建校的济南第二机床厂技工学校

1955 年大连机车车辆技工学校学生到车间实习

苏联专家到实习工厂指导学员实习

1955 年苏联援建的北京实验技工学校

“一五”期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成156个大项目,多数企业建有技工学校。

我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6 年生产下线我国第一辆汽车

创建于 1951 年的山海关桥梁厂技工学校的建校批文

1956 年建校的石家庄铁路机车司机学校

1954 年 7 月石景山钢铁厂技工学校基建计划

石景山钢铁厂技工学校主楼

创建于 1950 年的江南造船厂技工学校在 1951—1965 年的招生及专业设置情况

天津市劳动局第二工人技术学校学生毕业证书

始建于 1955 年的山东省劳动局济南工人技术学校的师生合影及学生的毕业证书

1959 年,全国新技工培养训练展览会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技工培训的成果。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为展览会题词

技工学校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 全国只有3所技工学校,在校学生2700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59年全国技工学校发展到744所,在校生28万人。从1949年到1959 年,全国技工学校毕业生共20余万人,培训企业技术工人800万人次,成为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

1958 年天津市劳动局第二工人技术学校首届毕业生师生合影

1950—1958 年全国技工学校主要统计数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技工学校绝大部分是在原有技工训练班的基础上改建或扩建起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劳动部门和各产业部门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分别投资兴建了一些规模较大、设备较好的技工学校。但是,完全靠国家投资创办技工学校无法满足工业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许多地区和厂矿企业采取了群众路线的办校方法,本着勤俭办校、因陋就简的原则,创办了大批技工学校。此外,老校包建新校也是群众办校的方法之一。

1949—1959年,技工学校毕业生共202600 人,分配在全国的冶金、煤炭、电力、石油、建筑、交通运输、地质、纺织等厂矿企业。他们到工厂后大多成为生产中的骨干。根据对14186 名毕业生的调查,1958年曾提合理化建议、承担技术革新等项目共达138556件;有1994人被提升为小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技术员等;有 3916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或劳动模范。

(本文摘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 组织编写图书《沧桑巨变:中国技工教育发展历程》)

0 阅读:542

评论列表

四月的笔斋

四月的笔斋

16
2021-09-09 04:09

你家孩子上技校了吗

四月的笔斋

四月的笔斋

9
2021-09-09 04:09

瞎逼逼

luhai2288

luhai2288

7
2021-10-25 21:39

现在技工缺乏,技校在干嘛……校长、老师、同学均在玩,只有家长花钱,让孩子耽误几年青春……

立博

立博

3
2021-10-19 18:08

不可否认九零以前的中专技工确实是尖子生!毕业后也能找到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工作。现在的中专技校都是考不上高中的才去上!

用户10xxx51 回复 10-30 18:04
我们那一代的中专生还有这很多拼搏精神,现在这一代,,,

用户10xxx51

用户10xxx51

1
2021-10-30 18:01

二十几年了,又兜圈,读书当年是当时大力发展职业中专,走到哪里都是文盲,技术好关键还要有文凭,一辈子这样过来,现在又开始倡导技校,发觉都是在填补窟窿,满大街大专生刷盘子洗碗,没有一个明确良性循环的路线坚持下去,特别当下的技校培养机制,不知道往后这些年要毁了多少年轻人

用户10xxx72 回复 11-01 10:28
核心原因还是分配不公,那谁又愿意去当老板过好日子的垫脚石?

不或

不或

2021-11-06 08:40

那是国营单位,现在私企打工收入低了

海地老魏魚漂

海地老魏魚漂

2021-11-08 16:58

瞎逼逼干技工一背子被资本家剥削

飞哥说职教

飞哥说职教

职业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