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朱瞻基有弑父的嫌疑?朱高炽真是他杀的吗?

逗逗娱 2025-02-20 11:17:11
前言

明仁宗那在大明可是相当出名的“仁义之君”,他和他爹朱棣的治国理念完全不一样。大明被朱元璋和朱棣统治过后,就正需要一个仁君。

可遗憾的是,这位仁君在位还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后世都为他的死感到惋惜,而且这时候还冒出一种说法,就是他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他儿子朱瞻基给害死的。这到底是咋回事?

一、死亡谜团

为啥后世会有这个疑问?就是因为朱高炽逝世之后有太多没法解释的疑点。咱们一块来瞅瞅。

大家都知道,朱高炽去世的时候,太子朱瞻基并不在皇宫里,而是在南京。好几个月前,他就被朱高炽派到外面去了。朱高炽这突然一去世,太子却不在皇宫,这影响可大了。

为啥这么讲?可别忘了还有个一直觊觎皇位的朱高煦。想当年朱高炽登基那么顺利,还不是担心他这个弟弟会搞出啥事儿来嘛。

想当年朱棣去世的时候,那可是秘不发丧的。如今朱高炽也只能这么干了,没别的法子。这时候皇后张氏站了出来掌控局面。最要紧的事儿,就是得赶紧派人去南京告知朱瞻基回来继承皇位,不过这事儿可不是随便谁去都行的。

要是这人是朱高煦的手下,朱高煦比朱瞻基先回京城,那可就全乱套。所以张皇后马上就派朝中的重臣去南京通知太子。

这里得提一下,为了不让朱高煦趁机捣乱,当时北京城里知道朱高炽死讯的人没几个,这些人都是朝中的重臣以及亲近之人。朱高煦打从朱高炽当上皇帝起,就不停地派人到北京去探听消息,就盼着皇权交替的时候他能捡个大便宜。

这时候,为了不让大家恐慌,张皇后就安排襄王在朝臣的协助下监国。简单说,就是在朱瞻基回来之前,可不能把朱高炽去世的消息传出去。

从这就能看出来,当时对这个消息封锁得有多严。就当时的交通状况来说,哪怕是朱瞻基得到消息后没日没夜地赶路,也得整整一个月才能回来。这还没算上安定南京那边事情的时间,也没算路上可能出现意外耽搁的时间。

可史书里记着,早在朱瞻基回京城之前,南京就已经有朱高炽逝世的消息传开了。在通知朱瞻基的大臣还没到的时候,南京咋就知道这事儿了?

皇上驾崩的消息一传来,朱瞻基就马不停蹄的,立马跟着大臣们往京城赶了。那这消息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这么看的话就只有一个原因了,就是有人老早就晓得朱高炽要死了,而且就在这几天。虽说古代都信鬼神那一套,可这是一点科学依据都没有的。

朱高炽很可能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人害死的,这个人是谁?不用多说,就是当时身为太子的朱瞻基。

二、躲过追杀

当然了,这还不是后人最大的疑问,后人最大的疑问是朱瞻基到底是咋躲开朱高煦的刺杀的。要知道,朱高煦离北京可比朱瞻基近好多好多。

朱高煦离北京还不到四百公里,可朱瞻基离北京足有一千里地。就算朱高煦的人比从皇宫出来的大臣出发得晚几天,那也晚不了太多日子。

不管咋看,朱高煦肯定都能比朱瞻基先到北京。朱高煦这边的人,都能在北京和乐安之间跑个来回了,可皇宫出发的大臣,还没见到朱瞻基。

所以,这时候朱高煦要是在路上设下埋伏,那肯定能碰到朱瞻基的。也许有人会讲,说不定走的路不一样。

得说一下,朱瞻基好歹是太子。就算他出行力求简单,身边也会有不少侍从跟着。带着这么多人走小路,这事儿怎么想都让人难以相信。

而且去通知朱瞻基的是文臣,文臣可受不了日夜赶路,只能走大路。朱高煦肯定也能想到这点。朱高煦都能在皇宫里安插人,那去探听朱瞻基的消息也是有可能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朱高煦刺杀朱瞻基失败了,也不至于连朱瞻基的人影儿都瞧不见。这时候朱高煦可是占着绝对优势的。而且,史书上也没说朱瞻基是单独行动的,那他带着一大帮人,是怎么躲过朱高煦的刺杀的?

史书记载,朱瞻基那可是堂堂正正从官道返回京城的。就是说,朱高煦在大臣还没到南京的时候,就已经一点一点地开始设伏了。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最后的结果是啥?那就是不但失败了,还没见着朱瞻基。朱高煦正琢磨自己的计谋是不是出岔子了的时候,京城那边传来消息,说朱瞻基已经登基称帝了。

啥都解释不通的话,那就只能是那个大家最不想接受的情况了:朱瞻基老早就晓得朱高炽去世的消息,所以提前往回赶了。在半道上碰到前来通知他的大臣,然后就一块儿回去了。

朱高炽逝世的消息传来后,朱高煦这边,他也没法马上就着手布置,也是需要些时间的。而且,朱高煦跟后人想的一样,觉得朱瞻基怎么着也得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这次必须破釜沉舟,一定要把计划安排得妥妥当当,毫无破绽。

三、原因何在

实际上,朱瞻基和他爸朱高炽的关系,可没大家想的那么好。朱瞻基,那可是朱棣的宝贝皇孙,朱棣出征的时候都把这孙子带在身边。朱瞻基对朱棣也是特别崇拜的。

大家都知道朱高炽当年坐皇位为啥那么不安稳?还不就是因为一句“子不类父”嘛。想当年朱棣和朱高炽是这样的情况,如今看看朱高炽和朱瞻基,不也是一样的情况吗?

朱棣活着的时候干了件大事,啥大事?迁都北京呗。那时候南京可是有宫城的,可朱棣,还是要在北京花好多人力物力去修宫殿。

嘿,有趣的地方就在这儿。朱高炽刚登上皇位不久,就打算把京城重新迁回南京,朱瞻基到南京去,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这个缘故。我想大家肯定会纳闷儿,毕竟最后大明也没迁都。

朱高炽这不逝世了嘛,朱瞻基,就跟他祖父一样,不想迁都。朱高炽身体不好,这事儿大家都清楚。可他,偏要让朱瞻基去南京。那时候南京虽然遭遇了自然灾害,但再怎么说也不至于让太子过去。要知道,朱高炽可有十个儿子。

哪个儿子去都行,大臣们知道这事儿以后,也一个劲儿地劝。为啥?毕竟太子要是离开皇城,那可老危险了。朱瞻基自个儿也说,想留在北京。

但朱高炽非让朱瞻基去南京不可,这其中的意图很值得琢磨。这时候就有人不禁猜疑了,难道朱高炽有换太子的想法?紧接着就把地位不稳固和朱高炽的死联系起来,于是就产生了后面的怀疑。

结语

到现在,朱高炽咋死的那还是说法多得很。为啥会这样?就是因为《明史》里没明确写他的死因,这可把后人弄得更迷糊了,好歹也是个帝王,咋连死因都搞不清楚。

所以,大伙都觉得这是朱瞻基自己改的,不过这可没根据,就是后人瞎猜的呗。但得说一句,这么一位仁慈的君主早早就去世了,真的挺可惜的。

0 阅读:278
逗逗娱

逗逗娱

逗逗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