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国旗杆的改造:为何从22米增加到33米?

文史旺旺 2024-12-31 09:28:19

1989年,首都建国40周年庆祝活动领导小组向新闻界宣布了今年活动的主要内容。

今年国庆不阅兵,不游行,但基层群众性的庆祝活动将进行得隆重、热烈、欢快,力求节俭和注重实效。

1989年,北京成为花的海洋。百万盆鲜花摆上街头。天安门广场出现了一个“葵花向阳”的大型坡面花坛。十一朵葵花和光芒四射的红太阳寓意全国十一亿各族人民红心向党。广场北部首次矗立起一座工农兵知识分子雕塑它两侧伴有鲜花秋果的大花篮。

从25日开始有秩序地组织群众到广场观花游览。在观花过程中,军乐团演奏名曲为群众助兴。天安门广场十万人载歌载舞直至深夜。

天安门广场花坛凸显亚运会主题

亚运、国庆、中秋三喜同临,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迎嘉宾。

广场中心由富贵的牡丹花组成直径50米,高5米的凸面花坛,周围有11个扇形花坛,象征着吉祥和第11届亚运会圆满成功。

中心花坛北侧的“盼盼”立体造型,手持鲜花,热烈欢迎中外宾朋,而高7米的大凤凰,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十一这一天,一位日本姑娘和北京小伙在天安门广场上拍摄婚纱照。

广场上执勤的武警战士被邀请作见证人。

陈彭桂拍摄这一瞬间,取名《同庆》,此照片获“中国秋”银奖。

天安门广场新的升旗仪式诞生

从1989年起,社会各界要求改革和完善国旗升降仪式的呼声日趋强烈,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根据群众的要求,经过认真规划论证,于1990年首先对国旗杆和基座进行改造,旗杆由原来的22米增加到33米,使国旗飘得更高,与周围的建筑物交相辉映,显得更加协调;旗杆由不锈钢制成,阳光下银光闪烁。

基座周围的56个铜制隔离栏杆,用钢链连在一起,象征着我们国家56个民族手拉手,紧紧地团结在国旗下。里面一层有4块绿草坪,4块草坪一年四季长青不败,象征着我们祖国欣欣向荣。草坪里面一层褐红色大理石石带,象征我们祖国江山万代红。

大理石里面一层是汉白玉栏杆和汉白玉基座平台,象征着我们祖国洁白无瑕和纯洁高尚。基座四面开口,那是三级汉白玉台阶,象征我们祖国的改革开放,国旗旗杆顶端的金黄色小圆球,能保持20年不变色,它是我们祖国光明前程的象征,同时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象征。

在进行国旗杆和国旗基座改造的同时,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把新的国旗升降仪式提到了议事日程。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和武警北京总队承担这项任务,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于定,广场处处长赵凤俊,武警北京总队参谋长刘红军,内卫处副处长胡广才参谋何跃等人组成了方案起草小组,他们找来历史上各个时期国外的资料,以极大的热情展开了工作。

1991年方案起草小组在充分吸取外国精华部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天安门广场国旗存放位置、新的旗杆路线和地形,拿出了《关于改进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仪式的初步设想》第一稿。

同时绘制了三幅程序示意图。该方案从指导思想,仪式规模及时间划分,着装及携带何种武器,具体实施程序等四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方案出台的当天,送呈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按计划1991年,正式实施新的国旗升降仪式,而此时此刻,离五一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直接担负升降旗仪式的武警北京总队发布命令,在几万名官兵中挑选思想品德好、政治可靠、身体健康、军事技术过硬、身高在1.75米以上1.85米以下的优秀士兵,并将十几人的国旗班改编成40人左右的国旗护卫队,按中队建制。

解放军总后勤部京内外各大仓库向武警北京总队敞开了大门,由他们挑选出最好的武装带,西安某安械仓库为他们准备了崭新的枪支,山西某军工厂送来了漂亮的金色锦缎绶带。

1991年,在充分吸取了专家意见之后,又经过几次修订,《关于天安门广场国旗举行新的升(降)仪式的请示》呈送北京市市政府,市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后批示了此件。第二天,报告火速呈送中南海,送到李鹏总理的办公桌上。

李鹏总理在百忙之中,认真而仔细地审阅了这份报告,并作了具体批示。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兼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杨登彦传达李鹏的指示:“护旗队应增加些,乐队能否跟着走,节日伴奏是否太少了。”

遵照李鹏总理的指示,方案又进行了修改,最后,终获通过。新的国旗升降仪式由36名身穿毛料礼服、腰扎新式武装带、肩挂金色绶带的武警官兵组成,其中,擎旗手1名,护旗手2名,带队警官1名,护旗队32名。

新的升旗仪式分节日和平日两套方案,每逢重大节日和国家重大纪念日: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由武警北京总队军乐队60名队员集体进行演奏《歌唱祖国》乐曲,升旗时奏《国歌》,平日播放《国歌》录音。

1991年,天安门广场上新改建的旗杆基座开始启用。

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两千多名身穿漂亮服装的少先队员,整齐地排列在国旗杆基座旁,上万名群众驻足止步,武警官兵精神抖擞,立正就位。中央和北京市的领导同志垂手肃立,在等待着建国以来的隆重庄严的节日国旗仪式的到来。

军乐队奏起《歌唱祖国》乐曲,以国旗为先导,带队警官和32名护旗战士在后,其次是60名士兵组成的军乐队,列四路纵队从天安门出发,跨过金水桥,正步向旗杆基座行进。

掌旗员将国旗交给升旗手,一声令下:“升旗”。军乐队高奏国歌,国旗徐徐升起。广场上,国旗护卫队持枪行礼。公安交通干警、少先队员举手敬礼,在场的群众肃立行注目礼。

国旗伴着红日冉冉升起,国旗升至旗杆顶,在广场上空随风飘扬。

满天朝霞,使整个广场沐浴在一片金光里,为国旗、基座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更添几分妩媚,更添几分壮丽。

旗杆下,护旗战士,威武雄壮,他们是国旗的护卫神,他们是祖国的骄子。他们付出了艰辛的代价,他们赢得了人们真挚的美慕和崇敬。

0 阅读:2
文史旺旺

文史旺旺

敬畏历史,把握规律,带您领略历史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