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帝”慕容盛:把亲娘封成了大伯母,将周公痛斥为诈伪哥

抗抗说历史 2024-09-01 18:02:36

衣赐履按:上一回,我们讲了谜之自信的慕容盛,至死都处于一切尽在掌握的状态。这一回,我们探讨他的谜之自信的思想根源。

我们先看一下他的成长历程。

慕容盛,字道运,是慕容宝的庶长子,公元373年生于长安,史称其从小就“沉敏多谋略”。淝水之战后,慕容氏纷纷反叛前秦,慕容盛不敢再呆在大秦天王苻坚身边,逃奔了中山王慕容冲(前燕皇帝慕容儁子,慕容盛堂叔)。

不久,慕容冲称帝,志得意满,牛逼闪淡,赏罚不公,政令不明,上不行下不效。十三岁的慕容盛对叔父慕容柔说:

在十个人中当老大,你也得比那九个人有能耐,不然老大的位子坐不稳。现在,中山王要智慧没智慧,要才能没才能,功业尚未建成,谱儿摆得越来越大,依我看,他很快就会灭亡。

果然,没过多久,慕容冲被段木延所杀。

衣赐履说:《十六国春秋·慕容永传》载,(公元386年)慕容冲占据长安,左将军韩延及许木末,率众将其杀害,改立将领段随为燕王。同书《慕容盛传》则为“冲为段木延所杀”。给我感觉,似乎是从段随、许木末、韩延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生造出一个段木延来,呵呵。

之后,慕容盛跟着慕容永,到达长子(山西省长子县)。

公元386年,正月,慕容垂称帝;十月,慕容永称帝。

慕容盛对慕容柔说:

主上(指慕容垂)已经在东边儿登基,现在西边儿又称帝了,我们身份实在尴尬,跟这儿呆着,不管做什么,不管你聪明睿智还是装傻充愣,都难免于祸,不如赶紧东归,切不可在此坐以待毙!

于是,慕容盛与慕容柔,还有老弟慕容会逃奔慕容垂。

路上,遇到一伙儿强盗,慕容盛说:

我六尺之躯,水淹不死,火烧不焦,你们想挡我去路吗?咱划下道儿来,你们在百步之外,竖起一支箭,我来射。如果我一箭没射中,就任由你们处置;如果我一箭命中,你们就自己掂量着办吧!

强盗竖了一支箭,慕容盛一箭命中。强盗大惊,说:

小哥(郎)是贵人之子,我们只是开个玩笑,呵呵。

随后,强盗留给他们不少吃的、用的,就闪人了。

衣赐履说:慕容盛,简直就是温侯再现、吕布重生啊!

显然,慕容盛,文也文得,武也武得,经历坎坷,善于思索,他的人,远远成熟于他的年龄。

他们逃回的第二年,慕容永把所有慕容儁的子孙,不论男女,全部诛杀。

慕容垂问起西燕方面的事情,慕容盛一边在地上画图,一边讲述,头头是道,清楚明白,慕容垂笑着说:

当年,魏武帝抚摸着魏明帝的头,给他封了侯。看来,爷爷疼爱孙子,自古如此啊!

于是,封慕容盛为长乐公。后历位散骑常侍、左将军,骁勇刚毅,有伯父慕容令的风采。

衣赐履说:慕容令,一说慕容全,是慕容垂的嫡长子,无可挑剔的皇帝继承人,可惜,为王猛的金刀计所害,英年早逝,详见拙文《》。,

慕容令死,慕容宝才有机会登上大位。

他是幸运,亦或不幸?

公元398年,十月,慕容盛即皇帝位,下了一道诏书,追尊伯父、献庄太子慕容令为献庄皇帝,尊老爹慕容宝的皇后段氏为皇太后,太妃丁氏为献庄皇后。

衣赐履说:这一段,有意思了哈,追封了一位,实封了两位。

公元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追谥嫡长子慕容令为献庄太子。此番,慕容令被侄子慕容盛追尊为献庄皇帝。

慕容盛尊段氏为皇太后,注意,段氏不是慕容盛的亲娘,但是老爹慕容宝的正妻,因此,她是慕容盛的嫡母,只有她有资格做皇太后。

慕容盛尊太妃丁氏为献庄皇后。

慕容令是献庄皇帝,丁氏是献庄皇后,难不成,慕容盛硬把慕容令和丁氏撮合成了两口子?

实际上,人家本来就是两口子。

《十六国春秋·后燕录》载,太妃丁氏,盛伯献庄太子全(令)之妃……盛即尊位,尊为献庄皇后,寻进为皇太后。

也即是说,丁氏有双重身份,她既是献庄太子慕容令的妃子,又是慕容盛的亲娘,否则,没有资格做皇太后。

换句话说,慕容令借了丁氏的光,从献庄太子升格为献庄皇帝。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家要记住,慕容鲜卑虽然高度汉化,但毕竟还保留了一些北方少数民族的习性。儿子收编小妈的情况似乎没有了,但小叔子收编嫂子的事儿,时不时还会发生。

丁氏本为慕容令的妃子,公元370年,慕容令死了,丁氏就跟了小叔子慕容宝,公元373年,生了慕容盛。

我们以前讲过,被小叔子收编的女子,小叔子死后,在名份上,又回到前老公那头儿。

因此,慕容宝死后,丁氏回归原老公慕容令,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慕容盛特别追封面都没见过的大伯慕容令为皇帝,并不是非要把老娘变成大伯母,而是让她也做一把皇后,以尽儿子的孝道。

当初,兰汗谋反,掌握国家权力,慕容宝、慕容盛父子逃亡在外,兰汗的闺女、慕容盛的媳妇儿兰妃,侍奉丁氏比平时更加谨慎周到。兰氏被灭族之后,慕容盛打算杀掉兰妃,丁氏坚决保护,兰妃免于一死,但终究没能当上皇后。

衣赐履说:没有兰妃,慕容盛早就变成兰汗的刀下之鬼了;兰妃保护了慕容盛,慕容盛诛了兰家的族,然后,还要杀她……谁能告诉兰妃,她究竟应该怎么做?

公元399年,四月,有一群浑身雪白只有头部是绿色的鸟雀,在端门集合,然后飞到了东园之中,呆了二十余天才离开。

慕容盛认为这是吉兆,非常高兴,下令大赦,改东园为白雀园。

慕容盛不但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而且有独力思考的能力,他时不时就与臣下进行学术探讨,特别对周公摄政这一历史事件,有相当独到的见解。

我们先摆一下周公摄政的基本情况,再探讨慕容盛的“学术思想”。

周武王灭商之后,听取了周公的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让他来治理殷民。同时,武王在殷都附近建立了邶(读如备)、鄘(读如庸)、卫三国,分别由老弟管叔、蔡叔、霍叔掌管,监视武庚的动态,史称“三监”。一般认为,殷都以北地区为邶,以南为鄘,以东为卫。

周灭商的第二年,武王生病,总也不好。太公和召公(这俩老汉合称“二公”。召读如绍)打算为武王卜卦。周公表示,可以向先王祷告,于是,筑太王、王季、文王三座祭坛,向他们祷告说:

老几位,你们的长孙姬发,生了重病,但他还有好多事儿没做完诶,你们想想办法,如果非要收一个人,那就让我姬旦来代替姬发吧,我多才多艺,又很乖巧,还特别擅长侍奉鬼神,我比他好使多啦。

然后,周公找了三头大乌龟,以龟壳占卜,三次都是吉兆。周公说:

大王肯定会好起来的,我已经向三位先王请求过了,现在就等待,先王们能够同意由我来代替大王。

言罢,周公让史官把这些事儿全都记录下来,放入一个金縢(应为金属盒子之类的东西,用来存放重要资料。縢读如腾)之中。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

后来,武王还是去世了,周公摄政,引起了管叔、蔡叔等人的疑忌,并散布流言说,公将不利于孺子。武庚乘机拉拢他们叛乱。周公对太公和召公说:

主上年幼,我如果不暂时掌管朝政,怎么对得起先王呢!

然后,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周公作《鸱鸮(读如吃消)》诗,呈送成王。史称,成王没敢责备周公。

这年秋天,庄稼长得很好。有天,雷电交加,狂风大作,禾秆都被吹倒了,大树被连根拔起,老百姓都极为惊恐。成王与大夫们都穿上朝服,打开金縢,取出里面的记录。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周公愿意代替武王去死的事情。于是,太公、召公和成王就问史官,以及当时的经办人,记录是否属实。大家都说:

千真万确。只是当时周公下令,不许我们说出去诶!

成王捧着记录,泪流满面,说:

不要再占卜了!之前,周公为国尽忠,无比操劳,我竟然都不知道诶。如今,上天动怒,用它的威力来彰显周公的美德,小子我,要亲自把他接回来。

成王来到郊外,天空下起了雨,又刮起了“反风”,那些被吹倒的禾秆,又全都被吹得站直了。这年,获得了大丰收。

好,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一窥慕容盛的“学术思想”了。

说是有一次,慕容盛听了赞颂周公的诗歌后,对群臣说:

周公辅佐成王,他既不能以至诚之心感动上下,还以诛杀兄弟的手段来杜绝流言,但千年以来,他的事迹见于经传,他的美德广为传唱。咱大燕太宰、太原桓王慕容恪,危难之时,接过重任,辅佐幼主,抵御外寇,对内,君臣和睦;对外,辟地千里,以礼法维系宗亲,用德政和刑罚加强治理,我大燕上下亲善祥和,没有不和协的声音,桓王的功勋,周公怎么比得了!但是,《燕颂》中竟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桓王的大德被隐没,这怎么可以呢!

于是,慕容盛命中书改写《燕颂》,特别增加了慕容恪的功勋。

衣赐履说:显然,慕容盛对周公的态度,与众不同。

慕容盛把中书令常忠、尚书阳璆(读如球)、秘书监郎敷叫到东堂,对这哥儿几个说:

自古以来,君子们都认为周公是忠臣的典范,岂不是大错特错吗?

阳璆说:

周公摄政,责任重大,君臣名分非常得体,受到流言的毁谤时,能够招致大风使主上觉悟。大道和神灵都显示出周公之义,让他光照万代。因此,后世都称赞他的高风亮节,没有人能够夺去他的大美。

慕容盛问中书令常忠说,老常,你怎么看?

常忠说:

当年,武王病重,周公请求上苍,愿意替武王去死;流言四起之际,周公以大义感动天地;为了成就王德,而鞭打自己的儿子伯禽。周公为臣之忠,为政之美,自《诗经》《尚书》问世以来,从来没有人能超过他诶。

衣赐履说:这里有个典故,“成王有过,则挞伯禽”。大概意思是说,成王年纪小,贪玩儿不学习啊,干个小坏事儿啊,都是免不了的。周公就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弄到宫里,陪吃陪住陪读书。成王一旦犯了错,周公就揍伯禽,后来搞得成王不好意思再犯错了。

慕容盛说:

你俩的话,真叫怪哉!朕只看见周公的诈伪,却不曾见到他的忠圣。当年,武王做了九龄之梦,告诉了文王。文王说,我的寿数是一百,你是九十,我给你三岁吧。等到文王过世时,已经能够知道武王的寿数了。武王寿数还没到,周公就请求代武王去死,这难道不是诈伪吗?如果他连天命都搞不清楚,他圣个茄子!周公居摄政之位而不见赤诚之心,致使兄弟之间兵戎相见,文王的教化之道,遵从自近及远的原则,从身边人“化”起,逐渐向外推进。而周公是文王的儿子,文王的教化之道,他比谁都清楚诶,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使人不得不猜疑,又杀害兄弟以泄私愤,他忠个茄子(蹈嫌疑之踪,戮罚同气以逞私忿,何忠之有乎)!只是当时没有良史如实记录,后世儒生因循谬误罢了。

衣赐履说:九龄之梦,出自《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问武王,小子,最近做什么梦了?

武王说,我梦到天帝给了我九龄。

文王说,你觉得是什么意思呢?

武王说,西方有九个国家,我们应该搞掂他们(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说,不对!九龄,就是九十岁。我寿数一百,你是九十,我给你三岁吧。

果然,文王在九十七岁上去世,而武王活了九十三岁。

慕容盛的意思是,文王活了九十七岁,就说明武王一定能活到九十三岁,他如果没到九十三岁,就不可能死,你姬旦偏偏说要替你哥去死,你不是诈伪是什么?呵呵。

上古的资料,老实说,经不起分析,没必要太较真儿。比如,武王活了九十三才死,成王竟然年幼不能主政,简直让人笑不活了。再比如,周公声称打算替老哥去死,记录下来之后,不是烧给上天,而是放在特制的盒子里,作为以后彰显中诚的证据,这种自说自话的表演,即使成王相信,我也不相信啊。

常忠说:

开启金縢而招来反风,足以证明,周公并非诈伪。遭到管叔、蔡叔的流言,而能大义灭亲,最终安定了宗国,使成王成为明君,天下太平,制礼作乐,流芳百世,不可以说周公没有达到至德。

慕容盛说:

你只会掉书袋,根本不知道背后的道理!朕今天给你们上上课。周朝出自后稷,世代积累仁德,到了文王、武王时代,顺应天命,取得天下。万物仰赖周之德,四海归心周之仁。成王虽然年幼,但周朝的国运很长,再加上吕公(吕尚)、召公、毛公、毕公为师傅,即使没有周公摄政,王道也足以成就。周公无缘无故把国家安危当作他的专责,将大权集于他一身,不讲人臣之礼,管叔、蔡叔对王室怀有忠心,他们认为,周公代行王权,不是人臣之道,所以才说出“周公将不利于孺子”的话来。这个时候,周公应当按照大义,向大家解释清楚,消除大家的猜疑才对。然而,他竟然倚仗军队,攻占城市,擅行诛戮,他的不臣之迹,彰显海内。

然后,他又向成王呈上《鸱鸮》之诗,把罪过归于主上,他打算干什么!还有,周公举事时,号称已经告知二公(太公、召公),那么,二公就应该知道周公没有罪,周公是清白的。然而,他们却坐在那儿,看着成王对周公的猜疑,则足以说明,他们对周公也是怀疑的!只不过,疏不间亲,他们不便发话,于是就让管叔、蔡叔去说这些话。这下清楚了吧,当时,周公既没有表现出对成王的忠心,也没有表现出对兄弟的仁义。只不过,他知道所有人都认为天命不在他身上,最后才把政权还给了成王,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忠诚罢了。大风抜木的征兆,是皇天保佑周朝,不忘文王、武王之德;之所以赦免周公的罪过,是想成就周朝之大美。考究周公之心,分析周公之行,他是天下的罪人,硬说他有至德,不是扯淡吗!周公复位之后,二公绝口不提其本心,就是为了表明管叔、蔡叔的忠心啊!

慕容盛又问常忠,伊尹和周公,你认为谁更贤能?

常忠说:

伊尹跟周公不同,他并非王室宗亲,却为商朝做出巨大贡献。太甲乱德,伊尹将他放逐于桐宫,让他反省、改正错误,然后又恢复他的王位。使得主上没有怨言,臣下没有流言,大道存于社稷,美名流传至今。我认为伊尹的功勋要高于周公。

衣赐履说:传说商王太甲刚即位时很不着调,大臣伊尹就把他放逐到桐宫,自己当朝主政。据说三年后太甲改好了,伊尹又把他接回去继续当大王,成为一代名君。

慕容盛说:

伊尹是当朝重臣,又有开国之功,处于阿衡之任,太甲刚刚继位时,还没有学会为君之道,伊尹不能尽忠辅导,而是把他放逐到桐宫,伊尹怎么可以与周公相提并论!

衣赐履说:注意,慕容盛是皇帝,所以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臣僚是不同的。他对能够摆布帝王的臣子,恨入骨髓。

郎敷说:

伊尹作为人臣,不能匡正制约君主,担心商朝的大业就此灭亡,因此,把太甲安置到桐宫,与下人们一道劳动,让他知道一粥一饭,来之艰难,然后再恢复太甲的王位,这正体现了伊尹的忠诚。

慕容盛说:

伊尹既然能够对太甲先废后立,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辅佐,使他达到完善的地步呢?如果太甲跟夏桀、商纣是一类货色,那么三年之间不可能变成贤明之主;如果他本来就又聪明又仁义,伊尹就应该好好教导他辅佐他,以成就君主的德政。哪有人臣幽禁君主又占据其位的道理!况且,人臣事奉君主,应当竭尽全力,他为什么要玩儿这些花活,把君主的名声都搞臭了呢?太甲之事,朕已经很清楚了,他本来就是贤明之主,因为伊尹是三朝老臣,没有特别突出的政绩,将会失去祖上赐予他的勋业,因此,太甲隐藏自己的圣明,接受伊尹的放逐,成全伊尹忠贞的名声。只有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这是普通人所看不出来的。

郎敷说:

太伯三次把国家让给别人,直到孔子出现,才让世人知道他的大德。太甲被天下毁谤,只有碰到了陛下您,才得以彰显他的大美啊!

于是,君臣继续喝酒吹牛,尽兴而散。

衣赐履说:太伯三让天下,大家自己百度吧。

显然,慕容盛有很强的思辨能力,有相当独到的见解。

我理解,慕容盛贬周公和伊尹,实际上是表达了他对君臣关系的理解:

君主就是君主,臣子就是臣子,再牛的臣子也是臣子,既然是臣子,就不要跟君主叫板。

循着这个思路,慕容盛手下干部,只要在他面前,表现出哪怕一丁点优越感,或者一不留神尾巴没夹紧,都可能被视为是对君主的冒犯或挑衅,甚至,被认定为谋反或谋反的征兆。大家记得吗?上一回我们讲过,慕容盛主打一个“于未萌防之于未兆”,预防谋反的标准是,消灭于萌芽还不行,出现萌芽就已经晚了,连一丁点儿征兆都不能出!众多宗室、重臣、近臣,都是以谋反为由被诛杀的,就是这种思路在现实中的反映。

慕容盛见解独到,独到的意思,就是和别人不一样。但手下真的服了吗?常忠们、郎敷们,他们服了吗?当然不服,只不过,不能再争了,再争,脑袋就没了。

慕容盛非常聪明,聪明的意思,就是只有我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因此,谁的意见我都听不进去,谁会谋反或者不会谋反,不是他们本人说了算,而是朕说了算——一切尽在朕的掌握之中。

那么,在某个公元401年的某个八月二十日,在某后燕皇宫的某个地方,某个不聪明、没见解,但害怕被认为谋反的家伙,突然跳出来刺杀了某个叫慕容盛的皇帝,也就不足为怪了。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87

抗抗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