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技术,让人类创造力提升N倍,AI如何做到的?

嘉慧浏览趣事 2025-02-03 20:40:3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当前已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关于“人工智能会不会阻碍人类进步”这一话题,看似争议不断,实际上答案很明晰。

之前每当一项重大科技诞生,总会有质疑的声音出现,认为科技会阻碍人类的发展。

印刷术问世时,舆论哗然,人们担忧印刷术会导致知识泛滥,使人难以获取正确知识,进而变傻;互联网兴起时,也有观点认为知识的大量涌现会让人变得浅薄,还以因纽特人使用GPS后丧失找路本能为例。

然而,这些担忧都未能阻挡科技前进的步伐,人类社会在科技的推动下持续进步。

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颇具启发意义。

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

最初他提出八种智能,其中有一种是自然智能,即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例如在山里能辨别阴阳面、知晓何处可能发水、避免被毒虫咬伤等。

过去自然智能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但如今,绝大多数人即便不具备自然智能,也能快乐地度过一生,甚至加拿大已将多元智能中的自然智能部分去除。

这表明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的技能也在持续更新迭代。人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忘却旧技能,掌握新技能,每个时代的成功者都善于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从而更好地生活。

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工具,掌握它能让我们在未来生活得更好,怎么会导致人类退化呢?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我们检验创造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以艺术创作为例,许多艺术家的作品存在风格上的重复性。比如徐悲鸿画马,风格极为明显,模仿者众多。当把徐悲鸿的风格输入人工智能,它能画出无数匹相同风格的马,这意味着徐悲鸿在画出第一匹马后,后续的创作更多是重复,创造力有所缺失。

AI画的徐悲鸿风格的马

而未来的艺术家,不仅要创作优秀作品,更要不断创造新风格。人工智能擅长重复性劳动,能够替代那些缺乏创造力的工作,让人类得以摆脱琐事,专注于激发创造力。

过去,我们常以工作的简单与否来判断是否能被机器替代,如今则看其行为规律是否可重复,只要可重复,即使复杂也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甚至人类的经验也能被复制和超越,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就是最好的例证。

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

这使得曾经稀缺的高段位围棋教练资源得以通过人工智能程序普及,培养出更强大的棋手。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科技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规模化,让人们拥有了汽车、房子、冰箱、洗衣机等生活必需品。而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更为了不起的时代——服务规模化,也可称为经验的规模化。

这意味着人类的高端经验能够被复制,人人都能享受到最高端的服务,无论是中南海保健级别的健康服务,还是顶级教育专家的教育服务,都能通过智能系统实现。

人工智能运用行业

当服务规模化得以实现,生活琐事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人们便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有创造力的事情上,从而进入创意的规模化,即创造力的规模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有创造力的人能够得到最佳奖励,因为他们创造的有价值的东西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规模化放大,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让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故事来诠释人工智能带来的美好愿景。

传说中,地狱是一群饥饿的人面对摆满美食的桌子,却因勺子长于胳膊,无法将食物喂进自己嘴里;而天堂同样是这样的场景,但人们互相喂食,彼此都得到了满足,还收获了社会连接带来的内在满足感。

工业革命虽然实现了生产规模化,满足了物质需求,却让人们精神空虚,人与人之间产生疏离感。

而人工智能带来的服务规模化时代,就如同人们用人工智能这把“勺子”,将自己最有创造力、最具专家经验的东西传递给他人,既能满足他人,也能让自己得到满足,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解决工业社会的问题,引领我们迈向创造力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人工智能解决了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能专注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这样的世界无疑是无比美好的。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不仅不会阻碍人类进步,反而会成为推动人类进入崭新美好时代的强大动力。

文本内容源自@王煜全的视频内容

0 阅读:18
嘉慧浏览趣事

嘉慧浏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