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史:杨秀清一意孤行,傅善祥逃离南京

聊聊历史 2023-03-29 10:16:07

1856年,侍寝过后,傅善祥大哭:“臣妾担心东王遇害,奴家也性命不保”。杨秀清陷入了深思,却一意孤行,将自己带入灾难的深渊。

1853年,杨秀清、韦昌辉骑着骏马,以胜利者姿态走进南京。这时,人群中出现一位美貌女子,她注视着东王的一举一动。

傅善祥,太平天国第一位女状元,也是一位充满故事的女子。天京事变前,《金陵癸甲纪事略》与《天国志》记载差别不大,其生平事迹很清楚,之后则是疑团重重。

进入南京后,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太平天国猛将如云,但读书人并不多;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复杂的日常事务,还得靠文人处理。”

太平天国的“困境”,杨秀清深有感触,因为他的东王府是实际朝廷,大小事务都是东王府处理,却苦于没有“人才”。

杨秀清身体不好,一只眼睛经常流脓,疼痛难忍,且本人大字不识几个,处理文件也是力不从心。为此,杨秀清决定开设科举,选拔人才,为太平天国服务。

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天下都兄弟姐妹,这就给傅善祥机会。傅善祥是书香门第,但家道中落,还一度成为李氏童养媳,嫁给年仅7岁的小孩,故而对清朝深恶痛绝。

科举考试,难不倒文采出众的傅善祥,她的竞争对手实在太弱了。太平天国信仰拜上帝教,没几个读书人愿意参加考试,况且是“女科”。傅善祥获胜了,戴着大红花,享受着人们的庆祝。

一片喝彩声过后,傅善祥被带到东王府,接受杨秀清的“考察”,并安排相应的职务。傅善祥美貌,能说会道,还有文采,杨秀清把她留在东王府,担任“簿书”。

太平天国的“簿书”,主要职责是管理文件、书札,协助东王处理评阅政务,职务等级不高,但地位至关重要。

杨秀清身体不好,也没多少文化,傅善祥成为“代理人”,处理政务的同时,也“照顾”东王的日常起居,成为东王66位妻妾之一。

杨秀清废除“男女分营”制度,臣民能够享受家庭生活,并阅读儒家经典,这是傅善祥的贡献。傅善祥的许多提议,与东王不谋而合,故而十分受,在66位妻妾中地位非常显赫。

一天,侍寝过后,傅善祥大哭,泪如雨下,杨秀清赶忙问原因:“爱妃,本王对你还不够好吗,为何要哭泣呢,是我做错了么?”便给她擦着眼泪,安慰她。

傅善祥停止了哭泣,对东王说:“臣妾担心东王遇害,奴家就性命不保了,故而伤心难过,在王爷面前落泪。”

杨秀清笑了笑,自信地说:“太平天国我说了算,只要我天父下凡,没有人敢不听话,即便是摆设的天王,也要给我下跪。何人敢加害我,爱妃多虑了。”

傅善祥乘此机会,说出了实情:“东王天父下凡,固然有威力,但平日里跟天王、北王、翼王、燕王关系太差,树敌过多,臣妾担心他们联合起来,东王可就麻烦了。”

听到这话,杨秀清陷入了深思。杨秀清知道,“天父下凡”并不存在,韦昌辉等人之所以甘愿被自己“杖责”,洪秀全愿意给自己下跪,无非就是担心信仰崩溃罢了,如果大家撕破脸皮,后果不堪设想。

傅善祥的话不无道理,但杨秀清太过自信,没有采纳,还经常羞辱诸侯王。傅善祥为了自己的安全,便设法让杨秀清除掉“首义王爷”,消灭潜在的隐患。

《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载:“屡言老长毛狗屁不通,忤东贼,乃借善祥吸食黄烟,枷发女馆以禁之,犹预复用也。”

傅善祥鄙视“老长毛”,也就是从广西、广东出来的“老兄弟”,影射诸侯王的愚昧与无知,希望杨秀清冷落他们,或者剥夺兵权,消灭潜在隐患。

杨秀清讨厌傅善祥干涉政务,便以“吸食黄烟”为由,将她杖责一顿,然后丢进大牢反省。傅善祥心灰意冷,料想东王必定死于非命,便想办法逃走。

傅善祥给东王写信,承认错误,还假装生病,博取同情。杨秀清心软了,不但下令释放傅善祥,还派太医去治病,并继续让她负责“女馆”,傅善祥则借此机会逃离南京。

《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载:“病愈,善祥得随意往各女馆,无所禁,不知所终,或曰逃去。”

傅善祥离开没多久,韦昌辉率兵“勤王”,突袭东王府,杨秀清被处死,2万余精兵死于内讧。此时,关于傅善祥的下落,版本就多了。

有些说,洪宣娇痛恨傅善祥跟她争宠,便联合韦昌辉处死她,扔到长江,佳人香消玉殒。另一说法是,傅善祥去找谭绍光寻求保护,并结为夫妻。还有一说:“傅善祥与东王亲信何震川去上海隐居,繁衍后代,不问世事。”

那么,傅善祥的结局究竟如何呢?笔者认为,她隐居起来的可能性最大,傅善祥是南京本地人,熟悉当地的情况,找一个避难之处问题不大。再则,傅善祥为人精明,也能巧妙躲过搜捕。

参考书目:《金陵癸甲纪事略》

0 阅读:42
聊聊历史

聊聊历史

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