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听播客,我对女性苦难和亲子关系都有了新的思考

丁是丁卯 2025-02-13 05:00:35

看到一位读物博主写的,她说自己:很讨厌“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句话。因为见过太奶奶被裹得畸形的脚,真实的女性苦难不容拿来玩梗开玩笑。我从没站在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看到这段话,立刻受到了启示,也感到了惭愧。她见过太奶奶被裹得畸形的脚,应该比我年轻很多。而我,也是见过姥姥的小脚的,却直到最近两年才思考“裹小脚”这件事,对一代代的女性是怎样的压迫和酷刑。多年前,我去乌镇还参观过一个“三寸金莲博物馆”。当时馆内只有我一个游客,忘了让不让拍照,但我一张也没拍。现在,每次听到谁骄傲“文明古国”啥的,就会想到“几千年文明怎么会有裹脚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发生?为什么?”能相信吗,中国女性裹小脚的历史约有1000年。“裹小脚始于五代,到了宋朝以后,女子才较普遍地有了 “三寸金莲”。南宋时,妇女缠足已经较为普遍。元代缠足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为一种全社会习俗。明清时期,缠足之风达到鼎盛。辛亥革命后,这一陋习才逐渐废绝。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才全面废止。”我这两天出去散步,每每走一万步,都会感慨:还好我们生在了新社会。不然呢?会不会仍然是裹小脚的一代?太可怕了。1000年女人裹小脚的历史上,竟然就没有人对这种习俗质疑过?反抗过。不论男女。可见,很多历来如此的事,不见得是对的。小时候在老家,我妈偶尔会做一种面食,俗称“老妈妈脚”。发酵的面团,揉成高桩馒头的形状,贴在大铁锅的锅壁上烘烤而成。铁锅底部有水,拉风箱烧火,把水烧开后,转小火,利用水蒸气和铁锅的温度将面胚烘制成熟。类似现在烤箱隔水烘焙面包的“水浴法”。面团贴在锅沿的一面会形成一层有点焦黄的面痂,很有嚼劲。大概因为形状看上去就像老妈妈(老太太)的小脚,因而得名。非常清楚地记得,有次我说想吃“老妈妈脚。”我妈很郑重其事地交待:以后别说“老妈妈脚”。那时我还没上学,也不识字,当然不知道郑重其事这个词。虽然我妈没说原因,但我猜可能是怕姥姥听到。姥姥听到了,会难过?还是会伤心?我还是个小孩,除了好奇,对裹小脚的姥姥还没有共情能力。但我妈,肯定已经感受到了小脚女人的不容易。从那以后,我家几乎就没再做过那种面食。读到那位读物博主的话,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这件事。不论是读一本书,还是碎片化地读到一段文字,抑或是看影视剧,刷视频、听播客,只要能引发思考,发现可以有另外的视角看待问题,甚至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偏见和狭隘,都是于心智成长、成熟有益的事。一边做饭,一边听播客“岩中花述”。最近终于把这档播客节目全部听完了。有位女嘉宾说她去看望在国外读书的儿子,会提前准备好要跟儿子交谈的话题内容。大意是:先肯定,先赞美,说好听的,若要批评指正,放在中间的时间段;最后离开的时候,再表扬、夸奖,表达爱意。类似“三明治批评法”。我一听,就想到:这也是“走时比来时好”的一种啊。孩子刚放假回家,各种欢迎,亲亲我的宝贝。过不了三天就开始嫌弃: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行李箱摊一地也不收拾,点外卖喝奶茶,不帮着干点家务,也不出门……等孩子要开学,又开始各种的父(母)慈子孝,“自己家的孩子别人的老婆(老公)”,疤拉麻子放光彩。这一期的播客给我的启发是:假期结束时,不论开学还是开工,孩子离开家之际,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让孩子“走时比来时好”,还愿意回家,非常重要。
0 阅读:0
丁是丁卯

丁是丁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