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就知道今天会收到“酥锅”快递。淄博发青岛,京东快递箱上写着“最快早上8点到”,“8点”两个字硕大无比,占据了包装箱半壁江山。虽然事先知道会收到装有酥锅的砂锅,但当打开层层包裹的快递箱时,看到里面的精心包装,感觉还是相当惊艳。京东的快递箱里套着泡泡垫,保温袋,里面还放了四个冰袋,那是冷链运输标配。快递箱里是商家的专用纸箱,居然还用一条布系着,像生日蛋糕盒上的丝带。云纹织物底色是深沉的藏蓝,其上的金色云纹线条流畅灵动,有一种古雅的韵味。我比量了一下,跟丝巾长度差不多,简直可以当围巾围在脖子上了。后来又想,也许当桌旗和茶席更恰当。



看到这个砂锅,我想到了两件事:第一,淄博是中国的 “陶瓷之都” 之一,有 “当代国窑”“北方瓷都” 等美誉,也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除了山东淄博,另四大瓷都是: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福建德化,湖南醴陵。)使用陶瓷砂锅,也算地方特色,就地取材。第二,临沂炒鸡也很有名,我见过的快递要么不锈钢盆包装,要么抽真空塑料包装,假如也搞这种砂锅包装,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砂锅成本估计十几二十块钱。还可以重复利用。去除砂锅上的保鲜膜,满满的一锅。

三十多年前我在学校食堂吃过的酥锅,基本上只能看到海带和白菜,属偷工减料版。这才是正宗淄博酥锅啊。仔细辨认了一下,鸡肉,猪蹄,排骨,炸豆腐……肉眼可见。我找了两个保鲜盒,用勺子挖出来分装了两份送给朋友,又看到了带鱼段。作为淄博人,铁鱼对家乡的酥锅情有独钟。我找到铁鱼的那本《红尘万丈》,发现他在书中提到“酥锅”九次。到底是淄博人啊。关于酥锅制作的一段文字,直接上截图。

网上找了几张做酥锅的图片

铁鱼说“与其他地方的一些家乡菜一样,酥锅也出不来市。”现在,得益于强大的互联网和快捷便利的物流体系,别说出市,就是出省也完全有可能了。前两天我留意到一个上了热搜的话题,“内蒙牧民吃上了包邮的榴莲”。所以,即便不去其他地方,也能吃到其他地方的家乡菜和美食。今年春节,我就网购了南京桂花鸭和柏邦妮推荐的四川香肠。我上网搜了一下,酥锅某宝有售。有这种砂锅装,也有袋装。酥锅是道凉菜。我送去朋友家的时候,特别叮嘱:如果不习惯吃凉的,可以加热再食用。晚餐,我特意盛在盘子里一份隔水加热,另一份直接装盘冷食,对比一下哪样更符合自己现在的口味。各有千秋。

冷酥锅,特别是吃到海带,让我的味蕾找寻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味道;热酥锅,可能更符合中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一冷,一热,这两盘酥锅我俩都吃了。之前,我以为“酥”只用来形容面食,酥皮,起酥,酥脆。再次吃到酥锅,对“酥”字有了新的认知,原来用在食物上也可以是酥软。酥锅里的海带啊,莲藕啊,猪蹄啊,都已绵软可口,而白菜,几乎见不到它的踪影,这道菜不加水,白菜在酥锅里,似乎代替了水,经过七八个小时的炖煮,白菜早已变成了另一种风味的存在。拍照发给小曦,让她谢谢李FY同学。再次,谢谢小李同学,也谢谢代小李同学发快递的淄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