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华为电源硬件“单板王”的成长之路

菊厂基地打工仔 2024-08-05 00:53:50

板凳须坐十年冷

记得刚入职大队培训的时候,培训教室的墙上写的横幅“板凳须坐十年冷”,最舒服的还看了一下午电影《那人,那山,那狗》,当时还挺纳闷,为啥给我们这些血红血红的新鲜血液,第一针不是兴奋剂,而是让我们放平心态,当时也觉得“小胜靠智,大胜在德”好像也很有道理,反正囫囵吞枣地先装到脑子里。

到了部门,我才发现培训班主任课程设计的良苦用心,总之来说,如果一个硬件新员工,不是从领物料开始,那么恭喜你,你的起点已经非常高了。

试用期到项目组的时候,版本已经TR4A了,项目组当时只交给我两件事:1、把物料带到外协厂,跟踪小批量上量,直通率瞄着99%往上搞;2、变压器磁芯要降成本,转正前能批量供应拿到成本收益。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整板580个器件,一次小批量物料装一个货车一车,拉到产线加工好了单板,心惊胆战地测试,交流优化问题的表格有上百兆大,变压器在我试用期测了十几种方案,光测过的样品就装了好几箱。直到转正答辩的时候,主管问我,你知道你自己的贡献是什么吗,单一个变压器的替代成功降成本将近30%,一年发货量省下的钱够给咱们整个部门的人发奖金。那天我心里那个敞亮,敞亮得满面春光,其实我心里最开心的是,580个器件的规格我基本上都摸了一遍,聊到器件规格和生产制成,我自己门清,替代测试让我完全掌握了白盒测试的技能。

新员工结束,我也终于理解了《那人,那山,那狗》里面的一句旁白:背得动爹,儿子就成长了。硬件的兄弟姐妹,就是要脚踏实地地积累和磨练,磨刀不看刀刃白没白,先磨一身汗出来。硬件是一个知识域庞大且要求很高的岗位,不能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板凳不是要坐十年冷,而是在板凳上焐热了自己的屁股,起身跑的时候,才不会觉得自己的发动机供不上油。

做PL

责任与奉献,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我还在实验室做单板的基础实验验证时,主管找我聊理想,一个人毕竟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能带起来团队,带着大家结硬寨、打硬仗,创造性地做一些事情,这才是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也是在华为能有好发展的必经之路。最后主管拍拍我的肩膀,让我时刻做好准备,半年内转身成一个合格的PL。

PLDP(PL发展项目)是我在华为真正意义上接受的第一门专业培训课程,业务、技术、团队三个泡泡就是我要爬上去的三座大山,而PL在品质上就是要承担起责任并且为团队持续奉献。

五年PL,业务交付上,PM自己一身挑,技术上无论是交付还是后端问题都冲锋在前,为了团队能力的成长和培养又夜夜憔悴,蜕下身上多少层皮,PL绝对是最基层最累的岗位,就是那个“爹妈的心都要操,儿孙的罪都要受”的人。但后来有一次产品线领导交流,跟我们讲,PL岗位是个试金石,一个成熟的主管就是要经历这“十八铜人阵”的磨练,“PL干得好的人,给个PDU也能搞得不错。”这几句话,后来一直持续激励着我。

我一直给兄弟们说,每一个清晨我们都应该为了把这一天的工作做到极致完美而出门, PL压力这么大,华为的工作这么辛苦,既然来了,当然目标就是做到最好,干到让自己问心无愧。五年PL,我带了将近十个徒弟,好在他们都还发展得不错,一直也在身边,一直把好的工作方法和职业素养传承下去。

PL阶段感触最深的还是能力建设,能力建立在人身上从管理方面是不允许的,但是在人身上持续地构建能力,却是非常客观高效的。一伙儿有能力的人,组合搭建起来的就是技术平台,就是交付能力,就是团队的梯队。举个例子,最初搞开发,原理图和PCB(电路板)设计都有很多checklist,起初大家都是僵化地执行打钩,做自检,后来发现很多条目都找不到出处。为啥这么写,要解决什么问题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僵化的执行本身就是个风险,所以我们就把所有的checklist每人分十几条,能溯源的问专家,溯不到的就查书上网找答案,每周集中半天时间轮流串讲。半年下来,大家不仅对要求熟记在心,变形设计和判据上也更加收放自如,checklist也走下神坛成了我们的工具,半年做个刷新,原理图设计、PCB检视大家都更加游刃有余,能力自然而然就构建起来了。

PL岗位是个机会,也是个挑战,在这个岗位上需要学习和储备的知识非常多,我也干了非常长的时间,五年积累了很多,在提升交付能力、技术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上都受益匪浅,真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关于做技术专家

竞争力和问题的真相,都在灯火阑珊处

快到第八年的时候,我做了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自己的下一跳,希望是技术专家。

华为公司一直很重视技术投入,尤其对研发岗位,“技术立命”永远是第一位的,而能成为一个有多年交付和团队建设经验的技术专家,肯定是更具一格的存在,当然也非常感谢在我前面一任专家组长对我多年的培养,他甚至让我把座位搬到他旁边,耳濡目染或者耳提面命地让我持续在技术上成长。

我觉得技术专家要考虑的就两个方向:一是,在研的版本,质量不能出问题,交付不能被技术阻塞,更不能在网上遗留问题;二是时刻关注竞争力,想清楚下一步棋往哪儿走,把技术方向和技术梯队都往这个方向上去牵引。而要做好这两件事情,往往都是孤独的坚持和坚守,分享几点心得:

1、技术洁癖

这个其实很简单,目标就是零缺陷,搞技术的人就是要有这样的洁癖,不仅不允许流下去问题,而且不接受不精益求精。没有找到直接根因的问题单,不管规避得多完美,都不算解决;PCB走线串两层就能高质量走通的,决不允许多打一个过孔,信号噪声能调到50mV就坚决不接受60mV,技术语言上,也要精确描述,不打诳语。

2、坚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坚持从不同维度观察是很多人比较难做到的,我们开发的兄弟,都是习惯正向地去看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代价,最后可能就是用一个补丁方案搞定,往往不会从问题点上跳出来看系统设计和方案构架上是不是合理。坚持问,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对的,而不是思考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是我自己觉得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3、开放和坚持

竞争力的构建,尤其是硬件竞争力的构建,往往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器件、工程工艺、制造以及芯片、软件的匹配度,都会是制约的因素,所以当我们提出来一个方向的时候,狙击手也是遍布各个领域的,这个时候,首先要保持开放的环境,各个领域言无不尽地说清楚风险,一起讨论风险要怎么闭环,不接受风险说完就说NO。另外就是坚持,只要方向是对的,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是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能委曲求全地做打了折扣的产品,要知道时不我待,不是每一站我们都有黄色领骑衫。

做技术专家,就是要敢于走到黑森林里找答案,那些大家都熟悉的、放在探照灯下面的针都被大家拣完了,如何构筑自己领域在技术上的铜墙铁壁,唯有找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都走正确的路,才能发现新大陆,找到藏宝图。

关于业务连续性

困兽之斗和涅槃重生

业务连续性工作给了我新一轮的蜕变。“不抱任何幻想”这句话从公司层面被提出来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们真的成了“光脚丫子”的那些人了,那还怕啥?光脚丫子的人啥都不怕,就像大雨中没带伞的人一样,只管往前冲。

电源模块主控制芯片要替换,软件要重构,硬件底层BOM(物料清单)要换的电阻当时还没有国产厂家能做出成熟的产品,高端的模拟芯片更是完全被捏住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吗?当然不是的,在受限情况下仍要做出高质量的产品,这就像我们要打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一样让人渴望。

过程很艰辛,我看到过凌晨五点钟东方泛白的微光,也曾经在实验室里黯然神伤,大年初一也还在岗位坚守,但是一想到这场史诗般的战斗,谁不是激情澎湃?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逻辑很简单,因为我们是困兽,我们又那么渴望生存,所以我们必将突围。

我们从器件归一化开始,聚焦核心精力疏通最关键瓶颈,和厂家泡在一起做器件的定制,经过一轮一轮的尝试和升级,最终将电源率先做到供电绝对安全,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荣耀,从技术成熟走到心智和认知的成熟,让人变得更加强大和坚不可摧,这一切都是拜这次的战役所赐,我一下理解了为什么任总在最艰难的时候还在感谢美国,这个使我们更强大的对手,可不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感谢么?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十年时间白驹过隙,与其说我在电源领域把自己磨练成了“单板王”,还不如说是坚守和信念铺就了持续攀登的台阶,万事都没有捷径,尤其是电源硬件设计,更没有。技术金点子就是掉下来一根一根的头发,设计经验也就是日渐浑圆的小腹,希望各个硬件人吃得下这份苦,品得到这一口香。

0 阅读:0

菊厂基地打工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