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来一份牛排。”
“好的先生,请问您要几分熟?”
“八分熟。”
听闻此言,伺者轻蔑地笑笑便应声离开了。
或许你并不知道,牛排分为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全熟,大多以奇数来衡量。
若是在欧美国家,一句“八分熟”便暴露了你的社会等级,甚至会因此而遭来冷眼。
这并不奇怪,美国虽然是一个号称“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家,实际上处处都能感受到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曾经有一段时期,国人受“自由思潮”的影响,拼命赚钱漂洋过海以拿到绿卡为目标。
结果,他们到了国外之后才发现,哪怕再有钱,还是会被排斥在上层社会的圈外,沦为“二等公民”。
在美国作家、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所著的《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一书中,就美国的社会等级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且将不同层级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可笑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部作品让许多美国人恨得牙痒痒,称之为“毒舌”之作。
确实,此书真实得让人不适,它不仅帮助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美国的窗,也让我们看清了一件事:决定你在哪个层级的,根本不是金钱,而是你的言行。
01 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2020年,一档介绍钟南山的专题报道中,采访了钟南山院士的学生、同事及其家人。
在节目中,我们看到朴实的钟南山坐在一间小小的接诊室里问诊,没有享受什么特殊的待遇;他家也一样,很小,各种奖杯都被夫人李少芬收了起来,只留了一个用来装水果,让人感觉既温馨又有趣。
当采访到钟南山的儿子钟帏德时,钟帏德腰间的一条爱马仕皮带却让网友们不淡定了:钟南山的儿子为什么如此不朴素?
那些批评钟帏德的人眼里只有“爱马仕”,认为那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而实际上真正的奢侈品并不是物,而是人。
钟帏德像他父亲一样优秀,是国家级的百千万人才,享受着国务院的特殊津贴,是他不配扎爱马仕吗?
对于钟家而言,无论是用奖杯装水果还是扎了一条爱马仕的皮带,都只是一件普通的物品而已,他们更在意的,是人的价值。
那些被“爱马仕”扎了心的人们,像极了保罗·福塞尔笔下的势利之辈,他们潜意识里存在着“西方崇拜”,根本不把“人”当回事,只通过“物品”标签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
因为英国曾经有过鼎盛时期,所以许多美国的中上层阶级也存在着“英国崇拜”,他们将许多英国元素视为“上层品味”。
如果你的衣柜里没有格子呢裙、巴宝莉风衣,吃的不是淡而无味的英式食物,谈论的不是英国王室,住的庄园没有取个英格兰风味的名字,不好意思,你在美国连中产都算不上。
作者讽刺地说道:“只要是英国的,就一定有档次——这种观念使一些人更名换姓,只为听起来带有英国味。”
国内前几年也刮起了一阵洋风,开车要开宝马奔驰,包包要提LV、GUCCI,甚至在商务场合不再用本名,换上一个“英文名”仿佛才显得高大上。
很多人拼命努力,用钱换来了这样的“装备”,却发现根本无法融入真正的上层社会,“装B”的生活让人更加焦虑了。
02 一张口,就暴露了你的层级作者将中产阶级归类为最喜欢对人评头品足,也最在意他人评价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占美国总人口的80%左右,他们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坚信只要自己奋力投入,就肯定会改变命运,所以,这个阶层培养了一种推销员式的风格。
这种不断“售卖”自己的背后,潜藏着期待被认可、迫切想让自己从属于更高更强圈层的欲望,他们永远都在念叨着“正确无误”和别做错事。
保罗·福塞尔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想发现势利之徒,就到中产阶级中去寻找。”
何为势利之徒?字典中对这一词的解释为:“把出身或财富当作检验价值的唯一标准的人。”
看到这里时,感觉小心脏被狠狠扎了一刀,你是否亦有同感呢?
曾以为自己一直在为“理想”而奋斗,曾经特别在意自己的穿着和言行,不断地表现着自己的“优秀”,期待哪一天能被“贵人”看中,然后平步青云。
这就是典型的中产阶级思维方式,总是为自己的品味,以及这些品味究竟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忧心忡忡,总是将自己与想象中的金钱、权力和品味拥有者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虚无飘渺,就算是联系上了,也相当脆弱。哪怕偶尔暴富一场,配上了“上层阶级”的行头,也脱离不了“推销者”的行为举止,永远在讨好或渴望赞美。
而上层阶级是不需要被人肯定的,他们从不置疑自己任何一件物品的价值。
一位青年艺术家去拜访一对祖上来自英国古老家族的夫妇,当他走进餐厅时,被一对赫伯怀特椅子吸引住了眼球,他忍不住赞叹道:“哇,这对椅子真是太精致了。”
结果,他被主人逐出了门。主人对别人解释道:“那个家伙居然夸奖我的椅子!无礼得可恶!”
在上层阶级看来,自己的东西毋庸置疑,它们本就如此。
03 跳出三界外,不在等级中给人以赞美竟然会是一种“无礼”行为,这可真是刷新了我的认知,细想却真是那么回事,“赞美”背后的潜台词是:“哇,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事,惊艳到我了。”
“上层阶级”听到的不是“赞美”,而是“质疑”!
天啊,怎么这么复杂?还让不让人愉快地玩耍了?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都有“人往高处走”的追求,越是往上,制度等级越森严,约束就越多,要想成为“人上人”,就得忍受这些繁文缛节,学会“为人处世”。
绝大多数人都逃不开这些条条框框,只有一小部分人,冲破了这种束缚,成为了“另类”。
他们有犀利的目光、嘲讽式的幽默,他们不像上层阶级那样,对贫民趾高气扬;他们也不像中产阶级那样,总是在讨好式地努力争取;他们更不可能是贫民,因为贫民说不出有深度的语言。
作者将这些人称之为“没钱的贵族”,他们有些是高级知识分子,有些是艺术工作者,还有一些是自由写作者。
总之,他们善于“自我培养”,他们努力的目的不像中产阶级那样,是为“活成别人眼中的优秀之人”,而是单纯地因为热爱那份工作,更是为了创造一份对社会有意义的价值。
这些人就如钟南山一样,他们没时间去在意他人的评说,他们每天都很忙,忙于专注自己的事情,忙于创造对社会更有用的价值。
前些天,有好事者在网上晒出了一张北大的“补贴工资表”,“韦神”韦东奕在补贴那一栏里写着:无房教职工。
不少网友对此冷嘲热讽道:“不是说他是数学天才嘛,怎么连房都买不起?”
言外之意是:读了这么多书,被夸上了天,还不是和我一样穷?
对于这些尖酸刻薄的话语,韦神根本没时间去在意,他将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研究数学课题上。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也并非金钱至上,而是将文化修养奉为“极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曾几何时,大多数国人也如同保罗·福塞尔笔下的那些“势利之徒”一样,将金钱当成衡量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了呢?
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04 写在最后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自己的文明,有着自己的文化标准。却在近几十年间,被全盘否定掉,大家都在一味地追求着西方的“自由和民主”。
《格调》一书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真实的另一面,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所学来的,真的适合我们吗?我们小心翼翼遵守的“等级标准”,真的能让我们获得“成功”吗?
(美国的等级划分)
若是你不小心“对号入座”,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地刺痛了,那真的要恭喜你!
因为人是叫不醒的,会痛醒!
现在,我只想去西餐厅叫一份“八分熟”的牛排,享受一下这些“势利眼”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