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文章主角是:史上最强落榜生、门阀世家的终结者、李唐王朝送葬队伍的带头人
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条条大路通长安。考不进去,咱们就换个思路——打进去!
他就是黄巢,由他引起的黄巢之乱,这场改写了华夏历史走向的著名灾难已经有太多人写过,所以今天德叔扩展一些内容,讲得细一点,给大家增加新鲜感的同时,也让大家对这场大灾难的前因后果都能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咱们先来看看这场黄巢之乱是怎么爆发的。
先从大唐那一抹白色黄金聊起。现代我们习惯把石油称作黑色黄金,那大家知道大唐的白色黄金指的是什么吗?没错,盐。
油是精神,盐是气力,谁能不吃盐啊?
盐的价值,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就深有感触。管仲对齐桓公说了:
十口之家有十个人吃盐,那百口之家不得有一百个人吃盐吗?如果盐由朝廷统管统销,每升盐哪怕只长两钱,那这一年得多多少钱呀!
盐铁专营就此开始,成为历朝历代帝国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把利剑。汉武帝时期正是因为有这把利剑,成功地化解了汉武帝执政中期的财政危机,助力汉武帝成就了一代霸业。
不过在大唐建立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却选择了与民休息,宣布大唐不搞盐铁专卖,山泽陂湖与众共之,大山大河咱和百姓共同拥有。
可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一度穷到连官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如此一来,山河也不共之了,大唐也只好掏出食盐专卖这把利剑。榷盐制开始执行了。
刚开始和汉武帝时期一样,盐由民制、官收、官运、官销。朝廷按十钱一斗从产盐户手中收盐,然后涨价十倍,以一百一十钱的统一价格卖给老百姓。
不过因为朝廷在这个过程中要承担收盐、运盐、卖盐的工作,所以就需要任命大量的盐吏。为了精简人员,盐铁使刘晏想了个办法,把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稍作变动,改为了民制、官收、商运、商销。
大家看到区别没?在中间加了个商,简称中间商。盐还是由朝廷出面收,然后给到拿到了官方授权,具备食盐销售资格的盐商进行统一运输和销售。
可随着大唐吏治逐渐走向腐败,这些有官方授权的盐商也逐渐失控了。他们私自涨价,把盐价暴增到三百一十钱每斗。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大量盐利流入了盐商们的腰包。
白居易在《盐商妇》一诗中就有过描写:
盐商妇,有幸嫁盐商。
说如果小姑娘有幸嫁给了盐商,那她可太幸福了。结婚以后可以穿金戴银,从此什么活都不用干。
大家都知道,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盐商的暴富那必然是由贫苦百姓买单的。暴涨的盐价让百姓们苦不堪言,甚至有人干脆吃起了淡食。
于是在盐食十钱到三百一十钱的巨大价差之间,一股势力勇敢地冲破夹缝崛起了。他们就是私盐贩子。
私盐,因为其远低于官盐的价格,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百姓的热烈追捧。当然也受到了朝廷的强烈打击。史书记载,贩私盐超过一石就要被处死。街坊邻居如果没有举报,需要陪着一起死。
面对朝廷的高压政策,这些私盐贩子们只好拿起刀剑、修炼武艺、广交豪杰、组成帮派,踏上了对抗朝廷武装贩盐的道路。
五代十国时期的几位重要枭雄都是私盐贩子出身的。元末和朱元璋同台竞技的张士诚也是私盐圈的重要代表人物。
而咱们文章的主角黄巢和那些私盐贩子不一样,人家是私盐贩子世家。从爷爷那代开始就在贩私盐了。到了黄巢这代,他们家已经积累下了大量的财富,在当地有一定的实力。
原本黄巢应该继承祖业,安安稳稳地当个私盐贩子。可老黄家对黄巢另有安排,他们希望黄巢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万一黄巢官做大了,给他们家搞个食盐特许经销商资格,从此转私为官,那可太美了。
可惜黄巢不争气,屡试屡败。最后一次考完试后,黄巢仔仔细细地把榜单读了好几遍,上面又没我黄巢的名字。不让我中是吧?行,我还就不考了!
离开长安城时,黄巢恶狠狠地写下了那首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考进长安确实有点难,不然换个思路——杀进去吧!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回来的!
这一等就等了近三十年,黄巢已经快50岁了。再不杀回去可就老了。、
公元873年,机会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