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白中透黄,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石上无字,因此人们称之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
有关此碑,有多种推测。有不少人认为它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对这方巨碑明代王在晋曾有吟咏,“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乾隆皇帝更断言:“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从这些诗句看来,泰山无字碑似乎是秦始皇所立,且立碑意在焚书。
泰山无字碑果真是秦始皇所立吗?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开始第二次出巡,与原鲁国的儒生讨论封禅望祭山川的事情,于是“上泰山,封,祠祀。”
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可见,秦始皇在泰山上所立之碑是刻有文字的,并不是无字碑。再说,焚书之举是秦始皇在三十四年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后施行,秦始皇不可能在6年前就有焚书的计划,可见,无字碑与焚书之举并不相干。
秦始皇的泰山碑早已不存。现存岱庙的秦碑,是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胡亥诏书,丞相李斯篆书镌刻的。该碑原立于玉女池旁,高不过四五尺,有220字。宋代刘跂曾摹其文,当时尚可辨认146字。明嘉靖年间将碑移至碧霞祠时,仅剩29字。这方石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石刻之一,也是保存李斯手迹的珍品。元代郝经在《太平顶读秦碑》诗中盛赞李斯的书法“拳如钗股直如箸,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有人推测,汉武帝很有可能是立碑之人,汉武帝即位不久,就有封禅泰山的念头。据《西汉会要·封禅》记载,汉武帝即位之初其所以未能如愿封掸,一是巡狩、封禅的仪式未制定好,二是窦太后暗中所阻,迫使鼓吹封禅的儒生赵绾、王臧自杀,以惩一儆百。这样,封掸之事便暂时搁下了。
著名文臣司马相如死后留有一封遗书,力劝武帝上泰山封禅,司马相如的死,使汉武帝有了旧话重提的机会。于是,汉武帝召集50余名儒生,讨论、起草封禅仪式。然而,数年拿不出好的方案来,因此,封禅之事又暂搁下。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自公元前141年即位,30余年后,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前往泰山封禅。汉武帝到泰山是在公元前109年初,当时“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颠。上遂东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封”。可见,汉武帝确实曾在泰山顶上立过石碑,而且,史书上没有说他曾“刻石”,因此说“无字碑”为汉武帝所立,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方无字碑与现存的无字碑位置相似,是在泰山极顶,极有可能泰山无字碑就是汉武帝所立。
清代顾炎武即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中,否定无字碑为秦碑的说法,力主无字碑系汉武帝所立。他说,《史记》记载秦始皇刻石,无不先言立石,后言刻石,“立”和“刻”都作了明确记载。如果秦始皇在泰山别立一座不刻文辞的无字碑,《史记》不可能不加记载。同样,如果汉武帝在泰山立石后,又刻上文辞,《史记》《汉书》也不可能不记载。
顾炎武的设问是很有力的,但人们对此说还是存有一些疑问。《泰山志》载《阮氏封泰山论》中记载,不是开国皇帝,是没有资格在泰山刻石纪号的。因此,汉武帝只能立石而不能刻字。但是,汉武帝可以援引秦二世的方式大颂他的文治武功,不致于仅是为封禅而封禅,而放弃在泰山碑上留下文字的机会的。
封禅是封建帝王祭天地的大典,“自古受命帝王局尝不封禅”(《封禅书》),传说从上古至周成王时,有72王到泰山封禅,《封禅书》只记下无怀氏、尧、舜、周成王等十二君王。可以断言,泰山无字碑绝不是72王中的某王所立。
也有人认为,此碑原本是有字碑,后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原有的文字被风化剥落殆尽,以致成了无字碑。风化说未必可信。现存无字碑石的风化并不严重,而且它在宋代已被称为无字碑,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在宋代尚能辨认出一百四十六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若是汉碑,更不会剥蚀得那么严重。
显然,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前,无字碑之谜还无法真正解开。还需专家学者去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