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根本不相信,红军会去大渡河,他认为毛泽东精通史书,一定不会走当年石达开走的路。
刚刚经历四渡赤水的红军,被蒋介石说成朱毛已经被我打懵,在一条河上来回跑了四趟。但事实上,薛岳堵截的10万大军,已经被红军甩出了天际。红军巧渡金沙江,来到了大渡河畔,历史在某个瞬间是何其惊人的相似,同样是这条河,同样是3万人,只不过太平军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老江再次叫嚣,要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彭德怀说过:懂得中国历史的第一人,就是毛泽东。
实际上毛主席的历史造诣,何止博大精深,毛主席不仅研究历史,而且创造历史,是敢写历史宿命的巨人。他当然知道石达开当年也是只剩下了3万人,被清军逼到了大渡河。石达开为什么没有过河,当时说他有个小老婆,刚刚跟他生了个儿子,大军普天同庆,摆宴三天,结果吃饱喝足,大渡河水暴涨,错失渡河良机。实际上这些都是野史学者的编八,石达开没有那么不堪,生死关头不可能拿三军将士的性命开玩笑。首先,他没有战斗到底的钢铁意志,其次,他不会统战。大渡河地处彝族地区,当地人不给他船,他就杀了两个彝族同胞,这下激起了民族矛盾,彝族人就是把船砸碎了也不给他,还偷袭了他的粮草,凭借地形优势伏击石达开的兵营。
毛主席早就研究明白了,他叫来了刘伯承说:石达开走不通的路,我们红军一定走得通。首先处理好民族关系,跟国民党要打,跟少数民族要谈,你去找当地彝族人的首领小叶丹,不但不打,还要送枪给他。最后,双方称兄道弟,歃血为盟。

上图:为金沙江的渡口皎平渡。下图:为毛泽东指挥红军巧渡金沙江时住过的穿洞。
^ 1935年4月,中央红军前锋威逼贵阳。正在督战的蒋介石急令各纵队驰援贵阳。当各路援军特别是滇军赶赴贵阳以后,毛泽东抓住云南境内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指挥中央红军向云南急进,直逼昆明,把几十万国民党军抛在金沙江以南。

图为:朱德关于强渡大渡河的命令。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进至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红一团的17名勇士,冒着敌人的猛烈火力,冲破激流骇浪,强渡大渡河,在天险大渡河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宁夏与强渡大渡河的勇士们合影。

安顺场

图为:泸定铁索桥
在安顺场虽然强渡成功,但由于水流温急,无法架桥,又缺少渡船,全军数万人马很难全部在此渡河。22名红军勇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军的火力,攀着悬空的铁索链,终于抢占了泸定桥,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
再说,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为执行在川西或川西北创建苏区的计划,于5月15日由会理附近地区继续北进。在北进的路上,既有冕宁以北大凉山的彝民区,又有天险大渡河。蒋介石以薛岳、刘湘等部南攻北堵,企图利用彝汉民族矛盾和大渡河障碍,围歼中大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20日,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迅速北进,顺利地通过彝民区,于24日晚攻占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歼灭守军两个连,控制了安顺场渡口。25日,红军第1团第2连的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冒着守军的猛烈火力,战胜大渡河的激流骇浪,乘船强渡成功,击溃左岸守军1个营,巩固了滩头阵地。但这里水流端急不能架桥,中央红军仅靠4只小船无法在短期内渡过河去,而此时尾追的国民党军已经迫近,情况十分紧急。为迅速渡过大渡河,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军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左右两路夹河而进,抢占泸定桥。沿右岸前进的先头部队红4团,多次击溃川军的拦阻,兼程急进,于29日晨夺占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的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由川军第38团主力防守。在红军到达之前,守军已将铁索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链悬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经过紧张的准备,红4团于当日16时发起夺取泸定桥的战斗,在该团的火力掩护下,由第2连的22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守军密集的火力,笨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头攻击,胜利占领大桥,并冲入泸定城内。红军后续部队紧跟过河,歼灭守军大部,占领泸定城。接着与由左岸北上的部队会合,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至此,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的企图彻底破产。
这是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胜者海阔天空,败者穷途末路。这就是地表最强陆军——中国工农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