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30多年后,全球海军界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某国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海军总吨位就从30万吨出头成长为300万吨以上,并且还有很大的可能会在10年之后再增量到四五百万吨的级别。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曾经说过N次了:人类历史上按照国别,海军吨位曾经达到或者超过300万吨的其实一共只有3家。因此具备300万吨的存量是成为世界级大海军的一个基本门槛。那么再进一步增加到四五百万吨,就能够确立世界超一流海军的最终地位。于是全球都看到一个原本是飞潜快的沿海防御力量,马上就要成长为真正的世界海上超强。于是不少也有海上雄心的国家马上集体性的恍然大悟!原来过去的几百年,一直被英美苏骗了,说什么只有超级帝国才能有百年海军。到今天才明白,
原来从基本为零一直发展到300万吨以上,只需要15到20年就足够了!于是不少沿海强国都有了自己的大海军计划。其中最突出的自然是南亚某超级大国。这家也提出最快到2030年,最晚到2033年,也就是7到10年之内,就要把自家海军舰队的总规模,也扩张到180到200万吨左右。其中3000吨级以上的主战舰艇至少250艘,4万吨以上的航母最少6艘的庞大阵容。以完全符合自家已经是21世纪超级大国的基本定位。不过提出宏伟计划是一回事;真正实行起来则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最近3年,该国平均每年只能增加2万吨的新服役舰艇吨位,这其中还包括新服役了1艘4万吨级的中型航母。因此3年下来,其海军总吨位只从过去的33万吨扩张到了39万吨上下。当然在纸面吨位上已超过法国海军,
处于全球第六或者第七的位置。这显然是不能让该国上上下下满意的。因为如果今后十年平均每年只增加2万吨的舰艇吨位,那么10年之后总吨位也不过刚刚接近60万吨;还不到宏伟计划的三分之一。如果要实现既定战略目标,那么今后每年必须新增15万吨的舰艇服役量。要落实这个目标,当前的掣肘问题还真不少。如果要快速增加吨位,最快的捷径自然是直接从外部采购。比如该国的超日王号航母与部分新型护卫舰与常规潜艇都是从外国购买的。但是该国目前的海军预算相当有限;而且买舰船的同时还必须采购配套的飞机。更大的问题是原本的主要舰船采购来源方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今后即使有预算,也已经很难再从这个来源购买到大批的新式舰艇。而西方的主战舰艇更是天价;
再想通过直接采购快速增加吨位的办法显然是越来越难。既然无法批量外购,那么剩下的只能是自己造。而自造问题也不少!目前主力海军造船厂太少,大部分还要兼职造民船;因为造民船的实际利润要超过造军舰,因此难免再出现维克兰特号下水3次的现象。除了造舰位置不够外,造舰的基本材料,也就是特种钢材自家只能提供不到所有品种的三分之一。至于舰船的发动机、火炮导弹等基本武备、雷达传感器与指挥通讯系统等等,基本都需要从外界原装进口。即使能够按时进口到位;还有内部无处不在的偷盗问题。比如维克兰特号的电脑硬盘就被偷盗一空,被迫进口第二遍。看来家贼不除,250艘的大舰梦依旧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