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成真】眼睛有了“紧箍咒”,高度近视治疗有了新希望

小暑的备忘录 2024-03-19 05:44:16

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2022年5月,我参加了一个儿童近视手术治疗新技术的进展研讨会,给大家发布过一个预告:未来有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有望一劳永逸地阻止甚至逆转高度近视的发展,成人也有可能获益。

手术风险很小,几乎可以完全阻止近视的进展,未来两三年可能就到临床(前期)了。

近视的进展机制可以概括为:脉络膜缺血→后巩膜缺氧变薄→眼压顶压→眼轴增长,如果我们能够加固后巩膜,增强其抵抗眼压的能力,便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目前广泛推行的4L疗法(红光治疗、远像屏、离焦镜、照明改造)就是旨在通过行为干预恢复脉络膜的厚度,丰富后巩膜的营养。但这些方法属于细水长流,需要在孩子成年之前长期坚持,还是会有些繁琐。特别是对于早发性高度近视的儿童,家长们更期望能有一种简便、彻底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果能给眼球勒上一个“紧箍咒”,直接拦住眼轴的增长,那将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医学界一直在探索这个方向,其中后巩膜加固术(PSR)经过国内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为患有高度近视的儿童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这一技术距离完美仍有相当的距离。与此同时,后巩膜交联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近期该项技术进一步升级,在动物模型实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于高度近视的危害,我做过很多科普。把眼睛比作一个气球,高度近视就是不断在把这个气球越吹越大,越吹越薄,进而引发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的病变,以及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严重者可能失明。

高度近视患者须警惕其潜在的风险,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预防病情恶化。在无法有效控制眼轴增长的情况下,后巩膜加固术(PSR)成为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案。然而,该手术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较大的手术暴露区域,并且手术成果高度依赖于医生的专业技能,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另一种技术,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后巩膜交联技术:使用药物和光来强化后巩膜以控制眼轴的生长。有望取代现在的后巩膜加固术,效率和安全性都大大提升,还能作为后巩膜贴片提供长期的支撑,具有预防和治疗功效,可用于控制进行性和病理性近视的发展。

目前,该项技术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试验设计了一种无线无电池眼部调节贴片,贴片的安装位置如图 1a所示。为了将补片固定在平行于眼球赤道的后巩膜上,中间有一个凹面,以防止与视神经接触。该贴片位于视神经附近,对应于黄斑,并使用缝合到位的三个腿尖固定在巩膜上。

贴片由压电换能器、电化学微执行器、药物微针阵列、μ-LED、柔性电路和生物相容性封装组成。药物微针阵列输送核黄素;压电换能器用作超声能量转换器和无线控制单元;μ-LED 用于手术过程中的光学定位;电化学微执行器指示贴片的工作状态;……

如此精细的工作系统,重量却仅有0.41克。试验使用的贴片尺寸(厚度为4毫米,两腿之间为19毫米)是专门为便于植入兔眼后极巩膜区域而设计的。紧凑轻巧的设计可以实现在很小的手术切口下完成植入,即使是在兔子等小动物中也是如此。

该系统使用外部超声波进行无线供电和控制,无需电池即可在体内有效运行。电化学微驱动器通过向内驱动后巩膜,在精确缩短眼轴长度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药物微针阵列可以快速均匀地将核黄素输送到后巩膜,μ-LED 的蓝光诱导胶原蛋白交联,增强巩膜强度。

检测表明,该技术成功地将兔眼的眼轴长度缩短了 1.217 mm(这甚至超过了目前儿童眼轴缩短的国内纪录),并将巩膜强度增加了 387%。

近视防控的奇迹:眼轴缩短1.12mm,近视下降300度。你还在认为近视不可治疗吗?

手术副作用如何?

高度近视与青光眼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方面存在密切关联。因此,维持正常的术后眼压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手术当天,记录的最高眼压约为 23.6 mmHg,最低为 16.6 mmHg(眼压短暂升高可归因于玻璃体腔缩小或术后炎症等因素)。到术后第三天,眼压基本恢复到术前值 10.3 ± 2 mmHg。在接下来的 20 天里,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为了评估神经退行性变化的存在,试验检查了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发现电极和交联程序不会对组织产生有害影响。

试验检查了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没有观察到结构降解或损失,这表明植入的贴片在治疗后不会导致并发症。此外,没有检测到明显的炎症反应或损伤。

眼底照相结果表明眼底保持透明度,没有出现水肿或混浊等并发症,接受治疗的眼睛没有脉络膜出血、视网膜出血或视网膜脱离的迹象,表明手术不会损害眼底结构。

血管造影未发现病理性荧光素渗漏、新血管形成、动脉瘤或毛细血管无灌注。

手术后22天,伤口基本愈合。

结论:这项研究表明该项技术有效地缩短了眼轴长度并支撑了后巩膜。并证明了贴片植入 22 天后的安全性,显示没有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或眼内炎的风险。此外,视网膜的形态和解剖结构没有明显的微观病理变化。“在这里,我们表明该贴片为临床治疗高度近视提供了一条很有前途的方向。”

作者也补充道:“该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术后22天观察期相对较短,长期结果和潜在并发症尚未完全了解。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长期观察来全面评估治疗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这依然是个振奋人心的结果。在兔眼实验中取得的初步结果,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再过几年,我们就能在临床中听到好消息。

我 是 赵 小 刀

我 是 一 名 眼 科 医 生

0 阅读:1

小暑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