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7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第3装甲集群在明斯克会师,这标志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个包围圈,比亚维斯托克——明斯克包围圈的形成。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大胆的行动使德军在白俄罗斯收获颇丰,不仅歼灭苏联西方面军大半的主力,更成功的将白俄罗斯变成了纳粹德国的战利品。从任何角度上来说,这应该都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但希特勒却对此高兴不起来,原因是他和他的将军们闹了矛盾。
现代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在胜利的情况下,希特勒反而和自己的将军们起了矛盾,而实际上他们起矛盾的原因就四个字——观念差异。德国人为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设计了非常宏伟的蓝图,但在具体执行上其内部却观念各异。以在白俄罗斯的行动来说,希特勒一直主张将明斯克定成合围的终点,因为这样步兵和装甲集群的脱节不会太严重,步兵集团军可以很轻易的支援装甲集群。按照希特勒的观念,德国中央集团集群以明斯克为目标,所承担的风险是最小的,而且成功概率也更大。
然而,希特勒的将军们却不是这么想的,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元帅,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和第3装甲集群司令霍特的观念来看,希特勒的胃口未免也太小了些。他们认为中央集团军群不应该把目标设为明斯克,而是应该以斯摩棱斯克作为第一阶段的攻击目标。按照他们的设想,以斯摩棱斯克为目标不仅可以吃掉整个西方面军,更可以设法歼灭西方面军可能的援军。
但希特勒对于这一设想是嗤之以鼻的,希特勒非常担心装甲集群和步兵集团军脱节的问题,因为一旦这个情况出现,那么德军的合围圈不仅不牢固,甚至可能导致两个装甲集群的侧翼完全暴露。如果这个可怕的设想成真,那么装甲集群就不得独自面对蜂拥而至的苏联反击部队。这个场面光想一下就让希特勒担忧不已,所以他坚决否定了这一方案,反复要求在明斯克形成合围,务必在白俄罗斯全歼西方面军,至少也要歼灭西方面军大半力量。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希特勒的判断其实是正确,因为即便是以明斯克作为目标,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包围圈都不是很牢固,在德国步兵集团军跟上并展开围剿之前,西方面军约有20万人左右通过化整为零和穿过森林的方式,成功跳出了德军的包围圈,最终在包围圈里被歼灭的苏军只有四十余万左右。换句话说,如果以斯摩棱斯克为目标的话,中央集团军群很难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弄不好还可能因为过于孤军深入而被苏军重创。
这个问题其实放在当时是摆在明面上的,只要对于装甲战术有所认知,那么都会知道让两个装甲集群孤军深入会有什么风险。何况,就算真的能在斯摩棱斯克构成合围圈,那么充其量也不过是再多填一两个苏联的集团军进包围圈。而作为代价,中央集团军群必须应对一个更加庞大的包围圈。其兵力也自然是更加分散。对于中央集团军群是否有足够的兵力完成如此巨大的包围圈,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商榷的问题。
有关于这一点,冯·博克知道,古德里安和霍特也都知道,那为什么他们还选择这样做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只要拿下了斯摩棱斯克,那么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也就打开了,中央集团军群就可以得到一个肆无忌惮的向莫斯科推进的机会。诚然,这是个风险非常巨大的选项,但相较于攻陷莫斯科的好处相比,这些风险似乎成了某种可接受的代价。也因此,冯·博克、古德里安和霍特都对这些风险视而不见,就连陆军总部的冯·勃劳希契和哈尔德都支持这种看法。
这种思维其实很容易理解,古德里安等人想要的是尽可能多的夺取战术和战略目标,比如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而对于如何消灭包围圈内的敌人则考虑的极少。可以认为这是机动作战理论的必然,其特点是收效快且显著,做出这类设想的依据则是基于“大胆行动总是划算”。很遗憾的是,在战术层面和战役层面上这或许是正确的,但在战略层面上却不一定总是正确的。比如说他们计划中对斯摩棱斯克,乃至是莫斯科的突击攻势就是例子。
相较之下希特勒的想法就更稳妥一些,他赞成应该向苏联纵深地带发动突击,但他不赞成发起过于冒险的攻势。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样的攻势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希特勒希望尽可能稳妥的取得胜利,一切以优先消灭苏联的有生力量为核心。这种策略在当时是更为符合实际需求的,原因是尽管在白俄罗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苏联人的增援部队仍旧源源不断抵达前线,甚至还出现了许多新的集团军,那在这样的前提下德军就不应该采取冒进策略,稳妥的进攻比什么都好用。
在战略角度上来说,希特勒的主张是有必要的,只不过这个主张很难被古德里安等人认同就是了。国防军将领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进攻斯摩棱斯克,乃至是向莫斯科发起突击,而希特勒则毫不犹豫的禁止了这些冒进行为。古德里安等人无法认同希特勒的看法,而希特勒也因为无法让古德里安等人放弃。也因此在一次次争吵中,希特勒和古德里安等人的矛盾就加深了,这对于未来德军的一连串作战都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看来疯子也有求稳的观念,当时的苏联确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