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可贵的也是脆弱的,然而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少部分人选择漠视甚至是伤害他人的生命,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黑暗,确实如此。这些人由于法律和道德观念淡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乃至视人命如草芥,随意地残害他人生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杀人犯”。
王立华是我国国内近五十年来的一大悍匪,以阴毒至极而出名。他小的时候经常偷家里的钱,12岁因犯错被父亲教训后离家出走,后逼迫母亲和父亲离婚。成人后的王立华喜欢做些鸡鸣狗盗之事,多次被捕却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02年的时候刚刚出狱的他,为了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他竟然开始预谋杀母,但他并没有下手。
04年2月,王立华因绑架罪被捕,一年后被执行死刑。如果说王立华的结局是他自己的虚荣心作祟所造成的话,那么同样有着世纪悍匪之称的白宝山就要悲惨的多了。为何如此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1958年11月6日,白宝山出生在北京的石景山区,其祖上是河北人,在他19岁的时候,他成为了当地电碳厂的一名工人。在工友的印象中白宝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也很少与他人有所交集,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然而,“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一个无足轻重人却在射击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
不久以后,白宝山结婚了,于他而言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而是走向毁灭的导火索。生活的重压,非但没有激起白宝山奋斗的动力,反而让他走上了盗窃的道路,只是为了钱。不久之后,白宝山因盗窃罪被捕入狱,妻子也带着孩子改嫁他人。
接踵而来的打击让我们在唾弃他的所作所为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同情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挣钱确实不易,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要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应该选择正当的手段,而不是偷盗,得知儿女们在继父家过得不好,白宝山心急如焚,但他又因为被举报抢过劫被加判十年。
气愤的他扬言出狱后要报复社会。似乎在他的潜意识里,要想改善家人的生活,就只能靠偷、抢、杀这样的非法手段,完全不考虑犯罪的严重后果,因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自己漠视法律造成的。
96年刚出狱后不久的白宝山在北京等多地展开了一系列报复行为,他袭击军警,先后抢劫枪支3支,还打死无辜群众15人,抢劫人民币140多万元,一年后,白宝山在北京家中落网。第二年,白宝山在新疆被执行枪决,在执行枪决前提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要求,那就是想要和陪着他一起杀人的女友合影的要求,并在法庭上作了一番深刻的忏悔,只可惜一切太晚了。
白宝山临刑前的悔悟引人深思,若他好好做人,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他的生活固然不幸,但这一切都归咎于他内心的邪念。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遇不幸,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痛苦加注到别人的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况且他的悲惨命运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与他人无关,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否则只会像白宝山一样沦为一个斩断自己和他人幸福的刽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