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恒信律师|李婉婷律师:一文了解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

中恒信律师事务所 2025-03-26 13:46:50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被混淆,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呢?达到退休年龄后,还继续劳动的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呢?关与这一问题,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李婉婷律师一句司法考量及举证分配,一文梳理提炼了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供大家参考。

一、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认定

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劳务合同: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

二、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核心区别

在职场中,理解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对于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以下是这两种合同的主要区别:

1.法律性质与主体资格

劳动合同:基于《劳动合同法》,涉及用人单位(如企业、事业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具有人身和财产上的从属性。

劳务合同:基于《民法典》,适用于平等民事主体(如个人、法人),提供劳务者不隶属于用工方,双方地位平等,主要基于劳务的完成。

2.权利与义务

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支付工资、提供劳动保护等,劳动者享有最低工资、加班费、带薪休假、工伤赔偿等法定权益。

劳务合同:用工方无需为提供劳务者缴纳社保,一般按约定支付劳务报酬,提供劳务者不享受劳动法规定的福利待遇。

3.救济途径不同

劳动争议需要仲裁前置程序,争议一方应先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不服劳动仲裁在法定期间内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纠纷出现后,争议双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须“仲裁前置”。

4.合同解除与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解除需符合法定条件,违法解除可能面临赔偿。劳动争议需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方可起诉。

劳务合同:双方可依约定或协商解除合同,一般无需特殊程序。纠纷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按合同约定或《民法典》处理。

5.风险承担

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承担用工风险(如工伤、职业病等),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可申请工伤认定。

劳务合同:风险由提供劳务者自行承担,用工方仅在存在过错时承担赔偿责任。

6.报酬性质

劳动合同:工资按月支付,受最低工资标准保护。

劳务合同:劳务费按约定支付(如一次性、按项目结算),无最低标准限制。

律师观点

选择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应根据个人的职业目标和需求决定。劳动合同适合寻求长期稳定和全面福利保障的劳动者,而劳务合同则适合需要灵活工作时间和较低风险承担的专业人士。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并在签订任何合同前咨询法律专家。

0 阅读:7
中恒信律师事务所

中恒信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