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揭露的中国教育真相,小学生家长越早知道越好

予锐课程 2025-02-18 15:08:46

原创 逃妈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逃妈。

今天再来和大家聊聊deepseek。

咱们平台很多家长第一次听到它,应该是在我和小半爸年前和大家聊“AI”的那场直播里。当时我们就给大家强烈推荐过它。不过那时它还不怎么火,没多少人知道。

结果,就在紧跟我们直播过后的那个周末,deepseek的消息开始在全世界传播,震惊了科技圈。再后来,凭一己之力干翻了整个美股......关于deepseek如何让全世界震撼于中国科技的实力,大家最近应该看的很多了。

今天想聊的,是另一个角度:

deepseek让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包括咱们中国家长,开始重新思考中国教育。

要知道,deepseek是一个纯中国本土人员开发出来的产品,年轻化、本土化,是核心团队最鲜明的特点。

它的创始人,梁文峰对团队的描述是,“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奇才,都是一些国内top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毕业的博四、博五实习生,还有一些毕业才几年的年轻人。”

(平均年龄小于35,没有一个留学生)常来我们直播间的朋友应该有印象,每次谈到AI,我们都会和大家分析一个数据:目前全球有一半的AI人才,都来自中国教育。以下是全球AI人才流动图,最左边是本科,中间是研究生,右边是毕业后从事AI工作的人才数量。

大家留意看中国China的部分。

本科后,大概有一半在国内读研,还有一半到海外留学,其中美国占了很大一部分,有些则到了其他国家。研究生后,在国内读研的,基本都会留在国内工作,只有少量出国;而在国外读研的,很多都留在了海外工作,只有少量回国。大概观察一下总数,你就会发现,拉平来看,中国教育起码贡献了全球一半左右的AI人才。这是为什么?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的教育优势,尤其是STEM理工科方面的教育优势。这一点,诺奖得主、AI教父辛顿,早就在公开采访时表示:中国理工科教育比美国扎实,他们有更多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东西儿童教育

,赞13

而这次deepseek横空出世,更是给西方,尤其是美国,当头一棒。连特朗普都坐不住了,最近一连串地炮轰美国教育部。一会儿抱怨美国学生成绩差能力低,在一项行政令里称“70%的八年级中学生阅读能力差,72%的八年级中学生数学能力差”。

一会儿闹着要撤销美国教育部,称美国教育体系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正在损害美国的竞争力......要说没被中国教育刺激到,那肯定是假的。

但等等,中国教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几十年都是这么教这么学的,为什么近几年才优势凸显?

咱们就拿deepseek来看,deepseek的成功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方向——通过算法优化而非单纯依赖堆积算力来提升性能。

如果说OpenAI是“大力出奇迹”,deepseek则是“小力创神话”。

而算法优化的背后,是数学。

中国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首先,学生基数大,而且每个学校都重视数学,每位家长都盯娃的数学,每个娃也在努力学数学,单从比例看,就肯定能出一些优秀人才。

相比之下,这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

就拿美国来说,首先人口基数要小很多,而这里面还充斥着各种矫情的“快乐教育”理念,“不适合就不学”,“不喜欢就不学”......

所以最后分化非常大。差的到了中学连加减乘除都算不清楚;能学好学明白的,要不是来自精英家庭,上顶级私校,有很好的师资;要不是来自传统文化里就很重视数学的亚裔、尤其是华人家庭,从小抓得紧,走的几乎也是咱们学数学的那一套,重基础重练习,该学学该补补,课外班补习班一个不拉。

聊到这大家是不是觉得还有点好笑,一边是外媒拼命点赞我们的教育;而另一边,是国内一直有这样的声音:

中国式刷题,正在扼杀创造力......

只重视数理化,缺乏人文素养......

教育需要改革,孩子需要"快乐教育"......

听多了,有些家长真就被绕进去了。这里我想说什么呢,咱抓到的可是一手好牌啊,别被“教育砖家”们把节奏带乱了!尤其对小学生家长来说,有几点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

1. AI时代,数学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前阵子南风窗一篇《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的文章冲上热搜,绝不是空穴来风。

现在全世界的文科毕业生都难找工作,几乎所有大学都在削减文科相关专业。

有用过deepseek的朋友应该能感受得到,理科生正在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一切文科的问题,文字、图画、视频...甚至情绪感受,都是数据,都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对数学的重视,其实现在已经体现在升学里了。小升初的择校小考,数学权重最高;初中,理化加了上来,数理化三门,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成绩走向;高考,强基占比越来越大,某些学校的重点专业,在计分时单独增加了数学和物理的权重......不管我们赞同也好不赞同也罢,AI时代,数学越来越重要,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对小学生来说,数学不但不能拉垮,而且还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学。

2. 要对我们的教育有自信,人生没有白刷的题,每一题都算数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被诟病最多的,是刷题。但这里我得给刷题正个名。大家想想刷题是什么?就是刻意练习。无论学习什么知识,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学习、练习和复习这三步。每一步做到了,做扎实了,知识才能真正进到孩子的脑袋里。否则只是“学了”,而不是“学会”。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看,做练习,就是为了从“学了”走到“学会”。

当然,刷题的“质”也很重要,量是需要的,但这个量的背后一定要有“质”,才能提高效率,找到突破。周五的直播里,小半爸和学而思的王明阳老师,也会和大家讲到,该刷什么样的题,才能帮孩子真正把数学学明白,考高分。

3. 我们的教育正在以“中国速度”进步着,大家一定得跟得上这两年的AI发展还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件事,中国速度。

原本中国速度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建筑业,现在可是体现在所有地方,包括创新能力。这一轮的AI发展,最先是美国走在前面,2022年11月底,chatgpt就已经出来了,才两年多一点儿时间,deepseek已迎头赶上,快得让chatgpt瑟瑟发抖。同样的中国速度,还体现在教育上。我们的教育,也以惊人的速度,跟AI时代的需求相匹配。新课纲,新教材,新考法,已经全面铺开。

落到数学这一科,重场景、重算理、重开放式思考,已经出现在很多地区的教学和考核方式里。

年前引起极大争议的深圳南山区四年级数学期末考的题型,很可能就会出现孩子的下一场考试中。

这一点,是对大多数孩子最直接,最急需去应对的影响。

这一代孩子会和AI一起成长。

中国孩子努力、聪明,而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优化和创新,当这两股力量合在一起,他们不仅是AI技术的使用者,更有可能成为推动AI发展的创新者。

未来很值得期待!

0 阅读:0
予锐课程

予锐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