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冠病毒又开始流行,呼吁接种新冠疫苗,张文宏这样支招

每达洁 2024-03-27 08:49:34

昨天北京市卫建委发布2月份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报告,2024年2月(2月1日0时至2月29日24时),北京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88971例,死亡12例。报告病种主要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百日咳、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近期,北京流感病毒活动度已降至低流行水平,新冠病毒正处于流行期,JN.1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的重点人群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JN.1到底有何特点?致病性如何?该如何防治?

JN.1加速蔓延,可能导致国内再次大规模感染

JN.1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1],主要在其基础上增加了1个棘突蛋白突变,增强了其免疫逃逸能力,与之前的主流变异株EG.5在谱系上距离较远,即使之前感染过EG.5变异株,仍可能存在免疫逃逸,导致人群再次感染3。

截止2024年2月17日, 美国CDC数据显示JN.1变异株在美国流行变异株中约占96.4%[2]。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仍为EG.5及其亚分支,同时JN.1及其亚分支占比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通报,1月22日至28日,JN.1变异株及其亚分支占比已超50%[3],预计将成为我国本土优势流行株。

图1.美国和中国新冠感染变异株情况

感染JN.1变异株后,重症高风险人群要关注典型和不典型症状

有调研显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最常见的症状发生频率分别为咳嗽(89.7%)、发热(83.0%)、疲乏 (84.1%)、头痛头昏(75.7%)、肌肉酸痛(72.7%)、咽喉疼痛(62.1%)、鼻塞流涕(60.6%)、咳痰(71.6%)、食欲减退 (58.0%)和味觉异常(40.2%)[13]。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6]一旦出现以上典型症状,应及时进行抗原自测和筛查新冠,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10]。

同时随着近期JN.1感染病例的增多,发现了一些非典型的症状,如抽搐,不发烧或低烧,酸痛乏力,尤其是老年人需要注意,本身基础体温下降,对于炎症因素刺激反应迟钝,使得年老体弱的新冠感染患者可能出现“正常”体温、低体温或者延迟出现的发热。

感染新冠后的症状多样性提示我们,在面对最新变异株感染时,一定要留心各类患者的症状和表现,对于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无论存在典型或非典型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新冠抗原和核酸检测,尽早确诊新冠,以便在病程早期启动小分子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降低重症风险。

图2 感染JN.1后的典型与非典型症状

小分子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对最新的变异株仍有效,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新的病毒变异株如JN.1突变主要是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变异[5]。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异毒株,治疗靶点主要集中在病毒复制阶段过程中关键酶[6]——3CLpro,其中3CLpro在新冠病毒中高度保守,最新的WHO指南明确指出,3CLpro抑制剂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能对不同变异株同样有效[7]。

对于新冠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应以降低新冠住院和死亡风险为治疗目标,优先选择具有明确降低住院和死亡风险证据的抗病毒药物[7]。最新发布的WHO新冠指南进一步明确了COVID-19治疗的药物推荐,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仍是唯一强烈建议用于具有高度和中度住院风险人群的药物[7]。在确诊感染后尽早接受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治疗,不仅能加快病毒清除,降低病毒载量和重症风险[11],同时还能降低长新冠发生风险[12]。

近期,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提交了关于缓解秋冬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难题,探索呼吸道疾病医防融合新型健康管理模式的建议,并就公众所关注的“为何这个冬天总生病?”问题给出了答案!

各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节律出现紊乱

3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2月1日至2月29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358例、死亡病例22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0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2例)。

今年监测数据显示,支原体、衣原体、新冠、流感等疾病的流行节律出现了紊乱。张文宏解释道,2019年流感的发病是夏季一轮、冬季一轮,2019年是没有新冠病毒的,这一年支原体和衣原体也不那么严重,而且时间点也不在冬季。今年,流感的流行提前了一两个月;支原体、衣原体的流行在八九月份的时候到来,完美地有了交叉,所以就会感觉到支原体、衣原体这一波刚刚结束,马上来了一波流感。

针对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一直发生,张文宏表示:“现在的情况是,大流行以后会进入一个地方性流行。地方性流行的特征就是病毒开始常态化存在。随着免疫力的高或低,它也不断地起伏。关于新冠最终的走向,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无非两个方向,流感化或者是感冒化。”

高危人群重在做好防护,出现低烧等症状及时筛查

新冠常态化且最终可能会流感化或是感冒化。这也意味着,公众尤其是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应需提高对新冠的防治意识。那么,哪些是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事实上,新冠重症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都是新冠重症高危人群。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展为重症的风险分别是健康人群的2.29倍、2.47倍、5.97倍[13]。

具体而言,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具有以下特征或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新冠感染时住院和死亡风险更高,是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具体包括: ≥65岁老人;慢性疾病患者,包括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患者;肥胖者(BMI≥30);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重度吸烟者[14]。

一般感染新冠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及关节痛、咳嗽、咽痛、流鼻涕等,但也有一些非典型症状,如酸痛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低烧等。特别需要关注老年人,尤其是BMI较低的老年人,其基础温度和对感染的反应温度较低,对于炎症因素刺激反应迟钝,使得年老体弱的新冠感染患者可能出现“正常”体温、低体温或者延迟出现的发热。因此,一定要留心各类患者的症状和表现,对于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无论存在典型或非典型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新冠抗原和核酸检测。

此外,由于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免疫力相对较低,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倡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做好防护,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同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及时就诊、规范治疗、科学用药。

把握黄金救治时间,尽早使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复制。新冠病毒感染后不仅仅攻击呼吸系统,还可能引起血管皮内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研究显示,65-74岁新冠重症感染人群发生死亡的风险是18-29岁人群的60倍[15]。而且老年患者起病相对隐匿,早期临床表现并不典型[16]。

这也提示,对于新冠重症高危患者应“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使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尤其建议在出现症状后24-48小时内使用,可尽快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疾病进展[17],防止住院,降低死亡率,缓解症状,加速转阴。

当前,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新毒株JN.1去年底在世界范围内加速蔓延,我国也出现了本土病例。JN.1变异株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其免疫逃逸能力增加,即使之前感染过,仍可能存在免疫逃逸,导致再次感染。

新的病毒变异株如JN.1突变主要是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变异。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异毒株,治疗靶点主要集中在病毒复制阶段过程中关键酶——3CLpro,其中3CLpro在新冠病毒中高度保守,最新的WHO指南明确指出,3CLpro抑制剂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对不同变异株同样有效。对于新冠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应以降低新冠住院和死亡风险为治疗目标,优先选择具有明确降低住院和死亡风险证据的抗病毒药物。

参考文献:

1. WHO. Initial Risk Evaluation of BA.2.86 and its sublineages, 21 November 2023

2.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variant-proportions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nacdc.cn)

4. Lee JT, Yang Q, Gribenko A, et al. mBio. 2022;13(4):e0086922.

5. Viruses. 2022;14(3):640.

6. WHO Therapeutics and COVID-19: Living guideline, 10 Nov 2023

7. J Med Virol. 2020;92:2675–2683.

8. ACS Omega. 2020;5(42):27344-27358.

9. Cell. 2022;185(5):881-895.e20

10. Lancet. 2022;400(10359):1213-1222

11.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22 Dec 2;71(48):1531-1537.

12.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3, 22(1):7-12.

13.Wang et al. Aging (Albany NY). 2020 Apr 8;12(7):6049-6057.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15.Risk for COVID-19 Infection, Hospitalization, and Death By Age Group.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covid-data/investigations-discovery/houslitalization-death-by-age.html.

16.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学医师分会, 等.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医师杂志. 2020, 22(2):161-165.

17.张福杰,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03, 16(1): 10-20.

0 阅读:0

每达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