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就是不作为?别搞笑了,这6个方面才是值的原因

北溟鹿鸣 2024-02-03 15:23:06

如果我说乡镇干部之所以选择“躺平”,是人的一种应激反应,你觉得对不对呢?我们都知道,夏天来了人们选择少穿衣服多洗澡;冬天来了,减少出门穿棉袄,这其实是对自然界的一种应激反应,本质上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外界的伤害。其实不管是人、动物或者是植物都是如此,面对外来环境的变化时,他们都会本能的选择一种最有利于自己生活的方式和状态,以求得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其实对于一些乡镇干部来说,不管是“躺平”,还是所谓的“侧卧”,本质上也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是为了应对当前机制体制的一种应激反应而已,表现出很多乡镇基层干部的无奈,一种对现状,这是一种被动选择。

        

知道了这个道理,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导致当前乡镇基层干部“躺平”的原因,其实总体归纳一下,不外乎以下6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是形式主义之风泛滥。

我可以负责任的人,大凡体制内的人,不管是工作积极的老黄牛,还是凡事拈轻怕重的老油条,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只是责任心的大小有差别,或者说对待工作认识的程度有区别而已。在当前形势之下,由于存在大量的形式主义之风,也可以说很多乡镇基层干部每天从事的工作,其实真正有用的,真正能够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另外的很多大量的繁重的工作,都是形式主义式的工作,说白了干和不干,对本地经济的发展,对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来说,毫无任何意义。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干部对这种现象非常反感,他们很多人明白的表示,哪怕要我为老百姓去收割二亩麦子,我也不想在这些的事情上浪费精力。但是上级的要求又是紧,即便是形式主义工作又不得不干,怎么办?于是一些干部灰心丧气,就很自然地选择了躺平。

        

二是问责机制不够合理。

毛主席说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问责机制的出现,初衷是好的,是为了鞭策鼓励一些干部能够提高责任心,减少一些人在其位不谋其政,甚至是忽略群众利益,刁难群众的不道德行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问责机制已经变形走样了,变成了某些人获取权力和利益的工具,变了某些人恶意打击别人的工具,或者变成了悬在一些基层干部头上的利剑,让你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于乡镇基层干部来说,由于当前任务的多样化,每一个基层干部往往会承担多项工作,任务量大,责任更重。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干得再多,但是很少能够体现出来,但是一旦有了一丝瑕疵,就会被立即无限放大,并会由此产生的严厉问责,所以这种情况让基层干部备受伤害。正是存在干得越多,错得越多的思想观念,所以才导致大量基层干部趋于选择躺平。

        

三是各种考核如影随形。

同样,对于考核来说,初衷是为了检验下级工作的开展情况。但是实际上,这个考核成为了某些上级机关挟制下级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而如此大量的工作和任务,几乎每项工作都要接受上级各个单位的考核和考评。最让人头疼的是,每一个考核的结果都会堂而皇之的加上一句话:此项工作纳入年底评先评优标准,作为年底单位或者个人提拔晋升的依据。其实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水份有多大,但尽管如此,这种频繁的大量的考核给基层干部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不仅是身体上的负担,还有大量精神上的压力。导致很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最后不得不选择躺平。

        

四是休息时间严重不足。

我们不要小看乡镇基层干部的休息,有不少地方乡镇点名次数过多过频,甚至有的达到了一天三点。早晨上班,下午上班,晚上下班前各点名一次,除此之外还有纪检监察相关人员不定期查岗。而有的基层干部家庭离单位较远,不得不起早贪黑,早早赶到单位。也许有的人会说,你可以住在单位啊?我们且不说乡镇有没有这个住宿的条件,有的基层干部孩子太小,家中父母妻儿都需要照顾,住在单位显然不合适。我身边就有不少体制内的朋友,他们不但要上班,下班之后还要负责做饭,辅导孩子作业等等。除此之外,在乡镇工作时间长的都知道,信访、矛盾纠纷、迎检,应急、安全、环保、卫生等大量工作都有没完没了的加班,几乎很少能够有正常的周六周日。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基层干部身心疲惫,时间久了,必须会产生躺平思想。

        

五是干部选拔机制问题。

随着干部年轻化政策的一声令下,很多中年干部辛辛苦苦奋斗了几十年,由于年龄上的劣势,一切都归于零。我们往往说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在工作疲劳及晋升无望的双重打击之下,很多干部灰心丧气,也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有的人会说,不是还有职级晋升之路么?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你还真不算了解体制之内的现状。我前面的文章写过,很多职级晋升,原本属于一些基层干部的路已经变成了某些领导的隐形福利。晋级之路并不是按时间论资排辈的,而是也像干部选拔一样需要通过层层把关和考核,这样一来非领导干部哪还有什么机会呢?职务提拔没有可能,职级晋升又受阻,如果基层干部不选择躺平,我都觉得有些奇怪了。

        

六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有的人也许会说,一些企业的员工同样没有机会提职和晋长,那别人不也照样认真工作?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企业员工努力工作是跟自己的工资挂钩的,体制内不一样。你即便一人担负了十个人的工作,你的工资福利待遇都不会有丝毫的变化,更可能由于你工作干多了,出现了问题,反而还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工作强度与待遇不匹配,工作数量与福利不挂钩,加之职务职级晋升无望,有哪一个基层干部还愿意多干呢?只要能够完成本职之内的工作已属不易。所以说,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是部分干部躺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形式主义泛滥,每天面对大量无用的工作,无休止的会议和考核,没有尽头的加班加点,不正常的休息时间。很多干部在如此态势下迷茫了,我应该如何干?我应该多干还是少干?干多了有什么后果?既不能提拔晋升,又不能增加工资福利待遇,还说不定因工作多而出错会受到处理,谁还会努力呢?从近些年的干部选拔情况来看,乡镇领导班子基本上由上级派任职,从乡镇本地内部提拔的机会相对较少。还有很多市直单位直接空降干部,成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的常态,而基层干部只能眼巴巴地观望,根本没有上升的机会。所以说,在缺乏激励机制、提拔与晋升困难、压力巨大以及生怕追责的情况下,乡镇干部躺平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0 阅读:3
北溟鹿鸣

北溟鹿鸣

社会评论者! 艺术行路人! 爱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