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读过苏联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波列伏依的名著《无脚飞行员》就会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飞行员曾经给德三空军的容克-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取了一个叫“穿草鞋的”的绰号。
其实容克-87获得“穿草鞋的”这个绰号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在飞行的时候起落架并不收回,而是拖着两个硕大并且显眼的起落架在天空飞行。
由于当时作战飞机采用可收放式起落架的情况并不罕见,那么容克-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采用了固定器起落架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可以排除是出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因为当时不仅仅是其他国家的作战飞机已经大范围的采用了收放式起落架,即使在德三空军的装备里采用可收放式起落架的作战飞机也很多,所容克-87斯图卡”没有采用可收放式起落架肯定不是由于技术问题而是别有原因。
首其次我们可以肯定任何技术上的进步都或多或少的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不可能都是好处,在作战飞机上收放式起落架取代固定式起落架也同样存在这方面问题,具体的说固定式起落架虽然会增加作战飞机在飞行时的空气阻力,但收放式起落架同时也会带来造价增加和飞机的构造更加复杂和容易出故障,而对于容克-87“斯图卡”这种战损率颇高和经常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飞机来说,降低造价制造更多的同类型飞机和让它少出故障、保障它的出勤率是它采用固定器起落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当然,这里说的少出故障的意思是包括飞机在起飞或者降落的时候不出故障,毕竟飞机在起飞或者降落的时候起落架出故障那可真是太不幸了,相比之下,固定器起落架带存在的小小缺点也就算不得什么并且完全可以接受了,这就是容量-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坚持使用固定器起落架另外一个原因!
当然,采用可收放式起落架对容克-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来说带来的缺点并不仅仅是造价增加和飞机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一旦采用回收式起落架,这种起落架的折叠机构不但会增加飞机的重量,而且还会和油箱的布置产生冲突,导致油箱的容积下降并直接导致容克-87“斯图卡”的作战性能(航程和载弹量)下降,而飞机性能的下降显然完全抵消了这种飞机采用收放式起落架带来的好处。
另外,容克-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一旦采用收放式起落架带来的不仅仅是飞机机构变得更加复杂和造价变高的问题,因为飞机结构变得复杂还会让飞机在场外维修变得更加困难,而经常在作战当中伤痕累累的容克-87“斯图卡”一旦变得难以维修,肯定不会被德三空军所接受,这就是容量-87“斯图卡”一直坚持使用落后的固定器起落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在那场战争当中坚持使用落后固定器起落架的并非只有容克-87“斯图卡”,实际上,当时(大致同一时期)和它类似用途的其他型号飞机在起落架上也做出了和它差不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