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抗战初期,129师可以比115师发挥更亮眼,战绩更优秀?

近代史江湖论 2024-05-20 07:40:41

115师和129师是八路军最精锐的两支部队,他们在抗战时期都有过突出的贡献和发挥。115师的前身是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129师的前身是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

抗战的第一个大胜仗是115师打的,这就是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他们在面对日军第五师团精锐的情况下,歼灭日军1000余人,同时115师独立团还在腰站阻击战中歼灭向平型关增援的日军300多人。此战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此后,115师又参加了两次广阳伏击战,毙伤日军千人以上。

这两次战役是115师在抗战初期最著名的两场战役,除此之外还有持续了一个月的反晋察冀八路围攻等。

相比之下,129师的表现不仅毫不逊色,反而还有更胜一筹的趋势。

平型关战役结束后不到一个月,129师769团就进行了著名的阳明堡夜袭战,击毁日军飞机24架,歼敌100余人。

接下来又有打破兵法“用兵不复”常规,被载入军事教材的七亘村伏击战;

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79辆的神头岭伏击战;击毙日军少佐以下400余人,烧毁汽车180辆的响堂铺伏击战;

还有长乐村战斗歼灭日军2200人,这也是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一次战斗歼灭日军最多的一仗,我军优秀的青年将领叶成焕团长就是在此战中壮烈牺牲的。

为什么129师比115师发挥更亮眼?总结原因不过以下3点:

第一,师长缺席VS两大元帅坐镇

林师长37年9月刚踏上抗日前线,就凭借一场平型关大捷成了全国人民熟知的抗日英雄。37年10月,他再次率领343旅在广阳设伏,再歼日军近千人。

38年初,他奉命率领师部和343旅到吕梁地区开辟根据地,却被阎锡山部哨兵开枪误伤,从此落下终身疾病。

从完美亮相到抱恨退场,满打满算不过半年的时间,师长的离开对115师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此后115师虽然还有聂荣臻、罗荣桓两位元帅坐镇,但这两位元帅都是政工型,不以军功著称。

相比之下,此时的129师却同时拥有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按照一般的说法,我军最能打的“五虎上将”是彭、林、刘、徐、粟,129师独占两位,一位是曾经的红军总参谋长,一位是赫赫有名的四方面军总指挥,论对大局的把控、战略战术的实施,恐怕没有人比能他们更优秀。

在彭林刘徐粟之后,最能打的莫过于陈赓大将,他是129师386旅旅长。论能力,他也要强过代理115师师长的陈光旅长。所以要论两个师的指挥班底,129师明显是更强的。

第二,指挥的统一性问题

129师有两大元帅坐镇,徐向前副师长还是原来四方面军总指挥,麾下的陈再道、陈锡联、王近山等战将都是四方面军的老部下,他们指挥调度起部队来自然得心应手,如臂使指。所以无论是战役制定还是实施,都非常方便,可以更快地适应变动频繁的战场,更好地抓住时机。

相比之下,115师的构成就复杂一些了,它下辖的343旅和344旅原本不是一个部队,343旅的前身是红一方面的一、三军团,344旅的前身是陕北部队加上原来的四方面军25军(即红15军团),也就是徐海东、刘志丹的部队,所以从编制结构上来看,115师更分散和多元,人事关系更复杂一些。

据《黄克诚自述》记载,他初到344旅担任政委时,344旅的干部队伍对他这位中央红军来的干部“不大欢迎”,“我刚到这支部队不久,由于关系不熟,开展工作困难很大,一些干部对我这个政治委员不大理会,不仅我讲话他们不怎么听,而且平日在生活上也有些故意为难的地方。”

344旅不乏名将,旅长徐海东和政委黄克诚都是大将,代理旅长杨得志、以及两个团长刘震和韩先楚也都是出了名的能打。但他们在抗战之初不适应游击战的打法,黄克诚一开始在军事上不多说话,后来见部队在作战中常常吃亏,就劝大家研究新战法,避免打被动仗和阵地战。但“这些话也不大起作用”。

从《黄克诚自述》中的这段记载管中窥豹,我们能看到115师存在着指挥统一性不足的问题,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和调整的。

中央之所以要把杨得志从343旅685团团长调到344旅担任代理旅长,很大一个原因也是为了解决指挥统一性的问题。

第三,115师分兵

115师在37年10月就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分兵,师政委聂荣臻率领2000多人留守五台山,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师部则率领343旅(陈光旅)南下开辟吕梁抗日根据地,林师长就是在南下吕梁途中受伤离任的。

一个是师长受伤,一个是部队一分为二,这就是广阳伏击战后,115师错过不少打仗机会最重要的原因。

38年3月,115师344旅(徐海东旅)又奉命南下进入晋东南,至此,115师已经一分为三。

115师分兵的大背景是山西和华北的沦陷,随着太原的失陷,华北的抗战从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过度到了以我党为主体的游击战。在这一时期,分兵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力量,建立抗日政权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毛主席说过:“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责任不能集中打仗,而这不能并举。”

太原沦陷后,129师创建了以太行山为中心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和冀南根据地,这便是日后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基础,晋冀鲁豫部队后来挺进大别山,解放山西,为解放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聂荣臻元帅和罗荣桓元帅则各率领115师一部,开创了晋察冀根据地和山东根据地,344旅在杨得志和陈光的率领下也开创了冀鲁豫根据地。包括后来的东北根据地,暨四野的组成,主要也都是从晋察冀根据地、山东根据地和新四军3师黄克诚部(新四军3师的前身正是原115师344旅的人马)中抽调的力量。

若论在后期成长的版图,115师无疑是全军最为突出,贡献最为巨大的。

(创作不易,感谢您的点赞!关注我,持续获取更多深度原创好文!)

2 阅读:227

近代史江湖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