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1976年9月9日那天凌晨,徐静睡得正香,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把她紧急叫醒了。来接她的是我党卫生部的干部。
车子一进中南海,徐静突然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等看到毛主席静静地躺在床上时,徐静一下子瘫坐到地上,眼泪也不停地流了出来。毛主席逝世的当晚中央就找了徐静,这到底是为啥?
当然,主席的精神状态还算可以,甚至能把报纸听完。现在想想,这说不定就是回光返照。主席刚看完报纸没多久,就感觉身体不舒服了。当时在中南海毛主席的房间里,各种仪器都配备得很齐全,而且还有医护人员在旁边守着。
毛主席的心脏跳动出问题之后,医生立马就来到了毛主席的病床边。医生还没赶到,毛主席就已经昏迷了。紧接着就开始了紧张的急救,这简直就是在和时间拼速度。可惜的是,最后还是没能把毛主席从死神那儿救回来。
死亡记录拿来的时候,所有人眼睛里都噙着泪。他们哆哆嗦嗦地在那记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那会儿房间里静悄悄的,突然有一阵哭声传出来,其他人就再也忍不住了,都哇哇大哭起来。
现在,他们总算能在主席的房间里放声大哭了。以前,就怕主席发现他们伤心会影响主席的心情,所以大家都只能在走廊悄悄地哭。
这时候得有个人出来主持大局才行。按照毛主席生前的指示,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华国锋身上。像毛主席遗体的处理方式,葬礼,发丧之类的事情都得开始筹备了。别的问题还好处理,可在毛主席遗体的处理这个问题上,争议是最大的。
都知道,当年毛主席自己签了火葬同意书。可中央其他的领导同志们,都盼着能像苏联那样,把这位伟大的领袖遗体好好保存起来,最好能一直让后人瞻仰。
大家都有各自的说法。有人讲这是毛主席的遗愿,咱们可不能违背主席的遗愿;也有人觉得,就冲着主席对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应该把他的遗体保留下来。
瞧,大家都各有各的说法。华国锋最后拿定了主意,先把毛主席的遗体暂时保存起来。毕竟这时候主席还在床上躺着,得先安置好主席。等处理完毛主席的后事之后,再商量该怎么处理主席的遗体。
那时候在中国要是提到遗体保存技术,谁也比不上徐静。就这么着,按照汪东兴的指示,咱们党的工作人员大晚上的就去找徐静了。
两人一碰面,眼睛都是红红的。汪东兴和毛主席的关系那还用说嘛,主席逝世了,他心里悲痛得不行。看着徐静,汪东兴把这个沉重的消息告诉了她。
徐静来的路上就已经料到了,可真听到的时候,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眼泪吧嗒吧嗒地直往下掉。不过徐静心里明白,这个时候叫自己来,肯定是有任务要交给自己的。
二、特殊要求过了一小会儿,徐静擦了擦眼泪,问道:“中央是不是有任务要交给我?”汪东兴点头称是,说按照华主席的指示,得把毛主席的遗体保存15天。
这十五天的保护措施全都交给徐静负责。看到徐静点头之后,汪东兴又问道:“你还有啥要求不?”
徐静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有三个特殊的要求。”汪东兴点头示意徐静接着说。第一个要求就是马上回去找医科院的专家们一块儿商量,得拿出一个绝对不会出差错的方案。
其次,她得去看看毛主席的遗体。最后,得准备些器械和医疗药品,这些药品是必不可少的,要是医院没有,中央就得从全国调配。汪东兴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在汪东兴的带领下,徐静看到了躺在床上、已经没了呼吸的毛主席。
为了保存毛主席的遗体,屋里的冷风开到了最大档。毛主席身上盖着一块很大的白色毛巾。徐静来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真看到毛主席时,她的眼眶还是湿润了。她仔细查看了毛主席的皮肤和各个关节,最后带着得出的结论返回了医科院。
徐静坐在车上的时候也松了口气,为啥?就毛主席当时的状况来说,没出啥问题,这样的状况是有利于身体保持稳定的。徐静回到地方后,马上就找了两位专家,组成了一个医疗小组。这几个人研究了好多方案,最后弄出了一个最好的方案。
徐静差不多一整晚都没睡着觉。第二天上午,她和另外两个人一块儿回到了中南海,把他们琢磨出来的方案向中央领导做了汇报。中央领导这边,确实也有不少顾虑,徐静针对这些顾虑都一一给出了解答。等确定方案能行之后,华主席马上就批准了,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去干。
实际上,这几个人也特别紧张,每个细节都反复琢磨,只要有一丁点儿不确定,他们就脱不了干系。好不容易到第二天确定方案没问题了,这几个人刚松口气,中央的指示又下来了。
中央领导探讨之后,最终确定要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这就得有新的解决办法了。几个人得到消息就凑一块儿开会去了。
当时就世界上的遗体保存技术而言,要是想永久保存,那就只有一个法子,就是往血管里注射防腐药水,这也是徐静他们当时能想到的最佳方案。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他们也碰到了问题,大量注射药液之后,毛主席的遗体竟然肿起来了。
毛主席的面容都变样了,在场专家见了都惊出一身冷汗。就在这个时候,张炳常说,这肿胀一天之内就能消下去。嘿,还真就像他说的那样,第二天凌晨的时候,毛主席的遗体就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可这还不行,徐静他们几个人商量之后,打算给毛主席做一个有机玻璃的棺材罩。
把它和外界环境分隔开,这样就能保证棺材里的温度、湿度,还有氧气都是最适宜的。在他们的努力下,毛主席的遗体最终安放在毛主席纪念堂了。
结语毛主席向来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得不说,主席对生死的见解即便放到现在那也是相当超前的。而且,越到晚年身体状况越差的时候,毛主席就越是经常谈到这个事儿。他心里明白身边的人都在为这事儿担心,于是毛主席就主动把这个话题提出来,好让大家心里舒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