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晚餐,大家围坐一桌,共享家乡特产生蚝。
李小萌一边剥壳一边给母亲递了一只,然而母亲却颤巍巍地把生蚝推回给她:“你吃,妈不吃。
”李小萌当时火了:“咱家是不是只买得起这一个生蚝?
”本以为这件小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深夜,李小萌收到了一条母亲发来的信息。
看完信息的她,泪水瞬间决堤。
为什么一向要强的母亲,现在在自己面前如此卑微?
从生蚝事件看中国父母的“谨小慎微”李小萌的母亲在家里向来是个强势的角色,年轻时她能干活、能持家、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扛在自己肩上。
随着年龄增大,她的身体不再如从前那样利索了,连吃个生蚝都要小心翼翼。
更多的时候,她不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只是一味地迁就女儿。
这种“谨小慎微”,让李小萌陷入了深思。
我们常常会在家里见到父母小心翼翼的一面,他们不敢奢望得到更多关心,甚至还要为自己的需求感到愧疚。
这种情形,很多中国家庭都能感同身受。
父母年纪大了,却越来越怕麻烦子女,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想给孩子带来一丝一毫的麻烦。
当父母开始“看子女脸色行事”可能你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曾经在我们心目中如山般伟岸的父母,逐渐变得小心翼翼。
一天,一个朋友向我展示了他和母亲的对话记录。
母亲想给在工地干活的父亲买辆新电动车,却因为手头紧张问儿子借钱。
儿子转了钱后,母亲还特意发了一句:“谢谢儿子,等有钱了还你。”那语气,让人心里酸楚不已。
过去的父母何尝不是我们心中的山脉,他们挺拔伟岸,不容冒犯。
而造化弄人,随着他们的背逐渐弯曲、步伐逐渐蹒跚,这两座山峰也变得不再那么伟岸。
他们愈发无奈、卑微,只能看着子女的脸色行事。
这样的小事儿,看似平常,却透着生活的无奈和心酸。
为什么父母不愿给子女添麻烦?
在很多传统家庭中,父母总是尽量不打扰子女,哪怕是自己再辛苦也忍着。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不再有资格“麻烦”子女。
朋友大江的故事更是让我深有感触。
他从偏远的山区考到大城市工作,为了在上海扎根,日夜忙碌。
有一次他回家才发现,母亲一个月前在山里采药时摔断了腿。
质问母亲为什么不早告诉他时,母亲只低头说:“你工作这么忙,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这些父母心中始终记挂着子女,一切都以孩子的幸福为重,即便因此要忍受再大的痛苦也毫不犹豫。
这种不愿麻烦子女的心理,究其原因,是一种深沉的爱,一种无法言表的爱的表达。
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从理解他们开始记得看过一个短片《妈妈的理发店》,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片中的母亲靠一家小小的理发店维持全家的生计,为了讨好客人,她不断鞠躬,甚至连女儿在学校犯错也是她低头赔礼。
这让女儿非常反感,觉得母亲太过卑微。
当女儿自己成了母亲,面对怀孕时的危机,同样低头向医生求助,她才真正理解了母亲一直以来的付出。
我们的父母或许就是这么平凡,他们默默无闻却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一切,只为了孩子能够生活得好一些。
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正是我们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当我们渐渐长大,父母也在逐渐老去。
理解、接纳并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才是对子女最大的考验和责任。
让我们学会爱他们,感恩他们的不完美,正如他们曾毫无保留地爱我们一样。
每一个子女都应明白,只有懂得护理与父母之间的那份亲情,才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踏实,从容面对属于自己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