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男性,突发脑梗,提醒:打通血管有两招,4大因素与恢复有关

霜霜看健康 2023-06-11 12:12:00

上个月值班深夜,凌晨1点,宁静的病房被急促地“噔…噔…噔…”的电话铃声打破。

电话那头传来急迫的声音“急诊科刚送来一位重症病人,昏迷了,怀疑是大面积脑梗,快…,快…,赶紧来会诊”。

我接起电话说“速速送往CT室,我直接过去”。

5分钟后我赶到CT室,家属在门外乱作一团,不知所措,我安抚了家属,就进到屋内,CT正在扫描中,急诊科医生向我讲述患者的发病过程。

患者50岁,男性,在凌晨起床上厕所时,没走两步,就出现右侧手脚无力,摔倒在地,同时出现说话不清楚,症状逐渐加重,家属立即呼叫120救护车紧急送过来了。

做完CT排除了脑出血,诊断是“急性脑梗死”,发病只有1个小时,与家属沟通后,紧急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患者右侧手脚无明显变化,还是不能动弹。我们考虑是大血管病变,建议上手术台做血管内介入治疗,但有出血风险。

家属商量后同意上台搏一搏,对医生很信任。很快,患者被送到导管室,医生通过介入的方式找到了发病的大血管,发现血管已经堵死了,医生争分夺秒的将溶栓药物通过导管注入到堵塞的部位,幸好患者对药物反应性好,后来发现血管再通。第二天,患者醒来了,右侧手脚也可以抬起来,后续通过康复锻炼,基本没有遗留后遗症。

患者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患者发现有高血压,高血脂3年多了,医生早就建议他坚持吃药控制,但患者自认为没有症状,不愿意吃药,饮食也是我行我素,长期喜欢吃红烧肉,爆炒猪肝,烟酒也是不离身,久而久之就诱发了高血压、高血脂,而又不加以控制,最终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脑梗死。

所以,患者发病的原因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饮食不当。

治疗脑梗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有两种方式

一旦发生脑梗,必须抢时间就医。每耽误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坏死。在早期打通堵塞的血管,就能减少脑细胞受损的严重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后遗症。对脑梗有效的治疗方式有两种:

第一、 静脉溶栓治疗

这种治疗,必须在发病4.5小时内用药(国家指南规定),通过从静脉内注入药物将堵塞的血管打通,成功率30~40%,超过时间则效果会大打折扣。静脉溶栓治疗要注意脑出血的风险,愈慢给药或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较易增加出血风险,愈早给药,出血风险愈低。若患者症状太严重,则要审慎评价是否需要给药。

第二、动脉溶栓或者取栓治疗

这种治疗,是静脉溶栓效果不好或者患者病情严重时需要做的。绝大多数发病8小时内才能做,极少数通过影像学选择的病例可以在发病24小时内做。通过下肢血管股动脉穿刺,将导丝导管送入体内,找到发病的大血管,将溶栓的药物高选择性地注入或者通过抽吸将血栓取出来。这种治疗方法效果较好,但是需要在综合医院,有相关硬件设备及训练有素的专业医师操作,而且价格较高。

4大因素与脑梗恢复有关

一、脑梗的严重程度

脑血管的各部位都可能发生堵塞,如果发生的位置是大脑重要区域,例如语言、吞咽、记忆、运动等部位(比如脑干、基底节区),恢复情况与发病时堵塞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定。

二、治疗方式

是否接受适当的治疗是影响恢复的第二大因素。临床发现,患者给予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或取栓治疗后恢复比没有做以上治疗的要好。如果就医时发病已经超过时间窗,不能给予特异性治疗,就只能药物治疗,影响药物治疗最大的问题,一是给药太晚,二是堵塞严重程度。发病后愈早给药风险愈低,若患者已陷入昏迷,给药效果有限。给药前也要评价凝血功能,若抽血确定凝血功能、肾功能不佳,用药有风险,可能无法用药。

三、发病年龄及危险因素

发病年龄也与患者恢复的状况有关。研究发现,年龄>65岁恢复较慢。还有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心脏病,鼾症,熬夜,久坐不动等危险因素越多,恢复越慢。

四、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密切相关。脑梗后6个月以内是最重要的康复时机,越早康复,恢复越好,半年内神经功能修复或复原易有快速恢复的机会。若超过半年,就很难有较明显的恢复。要每天坚持康复锻炼,否则容易有关节挛缩、肢体僵硬,甚至连心肺功能都受影响,抵抗力降低而容易生病,也影响存活率。

结语

脑梗现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位疾病。对于脑梗,预防胜于治疗,平时一定要控制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心脏病,鼾症,熬夜,久坐不动等危险因素。一旦脑梗发病,请尽快呼叫120救护车送往医院,不要错过特异性治疗的时间窗。

【参考文献】

1、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 9

2、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9

3、卒中:回眸2021.中国卒中杂志,2022,1

0 阅读:143

霜霜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