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人体分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三焦如同身体里的高速公路,负责输送气血津液。若道路堵塞,气血运行受阻,就会引发各种问题。
多动症的孩子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情绪急躁,就与三焦气机不畅密切相关。
上焦不通:心肺火旺,孩子易烦躁、多动
中焦壅滞:脾胃运化差,营养难吸收,出现注意力涣散
下焦不足:肝肾阴虚,导致多动、睡眠不安
如何疏通三焦,帮助孩子恢复专注力呢?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一个8岁男孩,从上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上课频繁离座的情况,服用西药一年后,孩子多动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孩子食欲越来越差,整个人变得消瘦。
父母惧怕副作用,私自给孩子孩子停药,结果症状加重:上课离座,在学校打架,脾气暴躁,不写作业。
刻诊:夜间盗汗,遗尿,舌红苔黄腻。
《黄帝内经》有云: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三焦不通,导致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受损,引发了多动症。
开方: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石菖蒲、远志、生龙骨、生牡蛎、知母、黄柏、焦三仙、益智仁、炙甘草。
作用是健脾补肾、养心平肝、清热泻火,疏通三焦,恢复五脏神志功能。
2周后孩子出汗减少,食欲好转,脾气急躁有很大改善。三个月后,夜间尿床消失,老师反馈未再出现课堂破坏纪律的情况,能够和同学友好相处。

中医不是简单镇静止动,而是通过疏通三焦恢复身体自愈力,孩子的专注力会像小树苗一样慢慢茁壮成长。
方解:
柴胡+黄芩:疏解少阳枢机
姜半夏+茯苓:化痰宁心
石菖蒲+远志:开窍益智
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
知母+黄柏:清热泻火
焦三仙:健脾开胃、行气消食
益智仁:温补脾肾
炙甘草: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