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苏东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也是一位令人啧啧称奇的美食大家。那广为人知、家喻户晓的“东坡肉”,毫无疑问是其美食篇章中最为璀璨夺目、熠熠生辉的一笔。
东坡在谪居黄州期间,对猪肉可谓是情有独钟,并且还自行不懈地摸索探究出了独特非凡的烹饪之法。在其《食猪肉》一诗中,他写道:“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或许便是最初“东坡肉”的烹制关键要诀所在。
后来,他前往杭州担任官职,因其清正廉洁而深受当地百姓的衷心爱戴,每逢节日之时,百姓们赠予他诸多的猪肉。他将那五花肉切成大块,辅以葱、姜、酱油、料酒等调料,用慢火细细焖煮,煨制出了酥香四溢、味美可口、肥而不腻的红烧肉,然后分发给每户人家,由此声名远扬、传颂四方。自此以后,民间便将此道红烧肉命名为“东坡肉”,这道传统的名菜与苏氏的诗词佳作、高尚品格一同流传千秋万代。
在东坡流传于世的众多诗文中,不单是猪肉的烹制独具匠心,对于各类蔬菜的做法亦多有详细的记载。“地碓舂糠光如玉,沙瓶煮豆软如酥”,生动地描绘出了豆粥的美妙绝伦;“蔓菁缩根已生叶,韭菜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在这里提及了蔓菁、荠菜、青蒿三种蔬菜,或是盐腌,或是蒸鱼,或是制饼,各自别具一番风味;“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盛赞芥蓝有着如同香蕈一般的鲜美滋味。
还有那“东坡羹”,其诗云:“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服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嗜膻腥”;“东坡豆苗”,“豆荚圆而少,槐芽细而丰,点酒下盐酸,缕橙莛姜葱”,豆苗的嫩叶经过香油的炒熟,再佐以各种调料,便是一道绝佳的下酒佳肴。此外,更有“东坡豆腐”“东坡玉糁羹”等诸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东坡的美味佳肴,显著的特点在于其用料平凡普通,制作工序并不繁杂,却能够在这粗朴之中见其精细之处,将世俗常见的食材化为雅致非凡的美食。再佐以东坡那精妙绝伦的诗文记述,更是充满了情趣,令人心驰神往、陶醉其中。
在这美食与诗文相互交织的奇妙世界里,我们深切地领略到了苏东坡对生活那炽热深沉的热爱以及对平凡之美的独特敏锐洞察,他不仅用笔墨书写出了华丽的篇章,更是用厨艺烹饪出了生活的醇厚滋味。
解读郭沫若与清真菜缘分背后的故事!
解析易中天品火锅中的文化滋味!
鲁迅理发记,幽默中的深长意味!
挖掘老舍自传、广告与 “瞎凑诗” 的精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