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是当代著名散文家梁衡写的游记。
丫头没有亲眼见过壶口瀑布,只知道它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
读完文章,她觉得好奇,为何叫“壶口瀑布”,这名字实在有点小家子气,与文字所描述的震撼人心的瀑布的气势完全不在一个频道里。查了一下资料才知壶口瀑布所在地方西濒壶口乡,东临壶口镇,于是,她言之凿凿是因地名而得名。
但我翻给她看书中的一句话:黄河流至此处,两岸石壁峭立,常年冲击形成的砂岩河槽收束狭如壶口,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每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丫头对自己之前的确信又怀疑起来,难道得名不是因为某个地名,而是因为地形?
她又翻看了关于“壶口瀑布”的相关古籍记载,《尚书.禹贡》中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
她被吓了一跳,真没想到早在周朝古籍中就已有了“壶口瀑布”一说。
“壶口瀑布”名称莫非古来有之,且与这一记载有关?
她又找了几张“壶口瀑布”的图片,实在很难把这瀑布与壶联系在一起,然后,她又开始浮想联翩,不知周朝的“壶”是什么样的……
我告诉她:“据推算,壶口瀑布形成于6.5万前,周朝距今也有三千年,沧海桑田,不知此壶口瀑布是否仍是彼笔下的壶口瀑布。”
只是一个名称,细细追究起来,却也原来有讲究,有历史,有文化……
亲爱的孩子,这世间万物,还真没什么可以让我们轻视,忽视,藐视……
你若想博大,想厚重,想深刻,心中就要有“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的敬意,这或许就是“深入浅出”这词的源头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