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刑法“站笼”:两个月死了370人,与十大酷刑有过之而无不及

野路说历史 2023-11-01 14:15:47

满清十大酷刑包括: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活埋,鸩毒,棍刑,锯割,断椎,灌铅,弹琵琶,抽肠,骑木驴!

而“站笼”对比与满清十大酷刑毫不逊色,更是令人闻风丧胆,忘却而推至,令人心灰意冷。

◑ 起源

在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曹州县一夜之间发生一起惊人的抢劫案,朝廷损失了数万两饷银,引起了朝廷的大怒。为了严厉打击犯罪,朝廷特批任命了一位英武严酷的知府,毓贤,来担任曹州的治安掌控者。

当时的曹州县治安恶劣混乱,为了整治这个地区,毓贤采取了一种独特而严厉的手段。他命令木匠们制作了四个巨大的木笼子,高度齐肩,这些笼子被用来关押犯罪分子。被囚禁的人们的脖颈被木环锁住,笼子内竖着木板,并在脚下放置砖块,然后逐渐逐块地将砖头抽走。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仅仅半天的时间就足以让他们生命垂危;而对于身体较好的人来说,经过一整天的折磨,也难以幸免。实质上,他们被挂在空中,就如同遭受绞刑一般。

这种刑罚不仅让犯罪分子感受到了极度的痛苦和恐惧,也引起了广大百姓的好奇心。人们纷纷围观,想要了解这种刁钻的惩罚方式,为的是见识一下这位英武严酷的知府是如何治理曹州的。这个古老的县城被这种独特而残酷的刑罚方式所笼罩,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 用于打击强盗

毓贤是一个早年炽热为民的官员,他一直心系百姓。他时常巡查自己负责的地界,因此在当地享有盛名,甚至传为佳话延至曹州。无论是盗贼还是强盗,只要他们打算犯罪,一旦得知毓贤负责抓捕,都会立刻打退堂鼓。这一幕,如今在一个旅店前上演着——十多个威风凛凛的卫兵气势汹汹地搜查,最终抓住了十多个面黄肌瘦的犯罪分子,将他们绑在一起牵着穿过街道。

群众围观着,纷纷议论纷纷:“这十几个人恐怕没过一天一夜就要气数已尽了。”这些被押送的人终于来到州衙,只见毓贤高坐在堂上,威风凛凛的样子不容质疑。他并没有花太多时间询问这些人的姓名和履历,而是以严厉的口吻喝令:“站!”看门口放置着五个宽大的木笼,恰好能容纳这些囚犯。第二天,这些人便像猫狗野兽一样被拖出木笼,此时他们已经奄奄一息,经历了生死边缘的绝望,山东境内的盗贼明显减少了。

这段故事,不仅仅只是一位清官毓贤巡查地界的日常故事。它更是一幕充满血雨腥风、颠扑不破的正义场景。毓贤身上散发出的威严和力量,让那些罪恶之徒不敢逃脱法网。他并没有做过多的评判和调查,而是以一个直截了当的方式将恶人们置于木笼之中,让他们自食恶果。这样的惩罚,远非一时的痛苦和羞辱,更是一种众人共同期待的公平与正义。因此,这个故事成为了一个信仰的象征,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拥有如此不可动摇的决心和力量,让这些罪犯无法逃脱?

◑毓贤之死

毓贤在担任巡抚期间,不仅仅是一位官员,更是一个极具战略头脑和创新思维的强者。他精心设计了一种名为“站笼”的特殊设施,得到太后的特许。这一设施不仅能惩治民众,更能提升治安水平,使得毓贤在短短三年内便被晋升为山东巡抚,并后调至山西巡抚一职,官运之路可谓一帆风顺。

然而,毓贤的思想政治在后期发生了转变。他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政治成就,但也逐渐意识到了朝廷的弊端和社会的不公与苦难。在这个转折点上,他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极力向朝廷推荐义和团的首要人物,成为了义和团从“地下”转向“地上”的关键人物。这个转向,让他显露出了思想的开放性和追求公正的决心,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然而,就在毓贤追求公正与正义的道路上,清廷与八国联军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在八国联军议和时,毓贤却成为了联军指认的罪魁祸首。正当清廷下令加重对“首祸诸臣”的惩处之际,诏书追上了毓贤,在甘肃的兰州,毓贤终于面临了行正法的命运,沦为了牺牲品。

岁月荏苒,毓贤的一生注定被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引人深思:一个曾是朝廷器重的官员,在追求公正的道路上,却成为了历史洪流中的牺牲品。他的悲剧激起了人们对权力与正义的深思,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只有真正的改革和公正才能让社会得到持续进步。毓贤的命运虽然令人唏嘘,但他的故事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1 阅读:1458

野路说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上精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