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千名伤兵冲击岳阳县政府,四人惨遭枪毙

赤彦说历史 2025-02-25 18:27:32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军士兵

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3日,淞沪会战拉开战幕。由于战斗十分惨烈,国军死伤惨重。不久,大批伤兵从前线送往后方医治。地处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湖南省岳阳县(今湖南岳阳市),成了重要的伤兵接收地和中转地。伤兵源源不断经水陆两路运抵岳阳,或在岳阳治疗,或转送长沙、衡阳等地。

当年9月,设在岳阳的伤兵医院收治的伤兵已达四千余人。而当时的岳阳县城还不到两万人口,除了承担本地收治伤兵的后勤工作之外,每天还要出动大量担架迎送在岳阳中转的伤兵,以及为他们提供粥饭。伤兵越来越多,后勤保障能力捉襟见肘,甚至连吃饭、住宿和就医都很困难。由于安置不好,伤兵埋怨颇多。

很快,岳阳城内伤兵滋事现象日益频繁。城外五里牌等地方还不时发生伤兵抢劫事件,吓得乡民不敢轻易进城。由于是抗战伤兵所为,百姓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方官员也不敢追查。不法伤兵见百姓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

进入10月以后,岳阳的天气寒意加重,而许多伤兵们却领不到御寒物资。虽然岳阳县政府号召百姓捐献棉衣棉被,但杯水车薪,无法满足数千伤兵的需求。前方战事告急,后方伤兵医院出现物资短缺现象,本来也属正常。可一些伤兵认为自己为国负伤,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因而不满情绪日渐高涨。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

10月的一天下午,忽然有上千伤兵涌入岳阳县政府,要求见县长。当时的岳阳县长周仲衡不敢怠慢,赶紧出来接待。周仲衡问伤兵有何诉求。为首的伤兵要求政府给他们颁发荣誉证章。周仲衡说:“你们劳苦功高,应当授予荣誉证章。我马上派人向省政府汇报,替你们争取。”其他伤兵也提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周仲衡都尽量答应。但有些要求比较过分,并不是周仲衡这样一个小小的县长能够做主的,则只能拒绝。不料周仲衡的拒绝激起了一些伤兵的愤怒。僵持中,有人突然高声喊打,场面随即失控。周仲衡一看情形不对,赶紧从侧门溜之大吉。伤兵们依仗人多势众,将县府的门窗桌椅砸了个稀巴烂。在场的警察试图阻止伤兵滋事,反遭伤兵追打。伤兵还从警察手中夺走了步枪数支,然后在石柱上将枪托砸断,扔进了井里。

周仲衡从县府的侧门逃出后,马上向设在岳阳的湖南第一行政督察区保安司令部求援。保安司令部派来了宪兵,并调来两个连的兵力协助。伤兵们见宪兵和保安部队到来,随即作鸟兽散。

第二天,周仲衡再赴保安司令部,磋商如何维持岳阳县城秩序。当时,岳阳伤兵冲击县府的情况已电告省府,省政府复电称:“不法伤兵如再敢扰乱治安,先予严办后摘要报核。”也就是授予了保安司令部和岳阳县府先斩后奏的权力。周仲衡从保安司令部回县府途中,遇到四名伤兵。他们本来是到县府申请救助的,因周仲衡不在,未能如愿。他们从县府出来后,正好遇上了周仲衡,于是纠缠不息。因周仲衡一口回绝了他们的救助要求,令他们恼羞成怒,声称要跟周仲衡拼命。

周仲衡有了省府的尚方宝剑,对伤兵也就不再客气,立即命警卫人员逮捕了这四名伤兵。经审讯,他们都参与了前一天捣毁县府。周仲衡一气之下动了杀机,下令将他们就地正法。这四名倒楣的伤兵,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枪毙了。事后,周仲衡以县长兼军法官的名义,缮写罪状多张,在岳阳县城到处粘贴。这样一来,岳阳伤兵肇事及劫掠之风很快得到了遏制。

淞沪会战时张治中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不过,伤兵闹事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周仲衡一次枪毙四名伤兵,显然有滥杀之嫌。但由于事先得到了省府的授权,周仲衡未受到任何处罚。许多年后,周仲衡在回忆录中自吹自擂道:“此即治乱世用重典,惩一儆百之效验也。”

四名伤兵遭枪毙的消息传开后,伤兵的遭遇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10月26日,国民政府军政部电令湖南省府,要求立即组建伤兵管理处,负责管理在湘伤兵。当年11月,国军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将军接任湖南省主席一职后,将伤兵问题列为“十大要政”之一,并发表《告全省伤兵书》,要求伤兵守纪律、不扰民、安心调养。此后,湖南省伤兵管理处在全省各地陆续设置了伤兵收容所、兵站医院、陆军医院、后方医院、休养院等机构110个,伤兵生活和医疗条件逐步得到了一些改善。

不过,整个抗战期间,由于来湖南就医的伤兵数量巨大,高峰期多达10多万人,伤兵问题始终是个棘手的问题。为遏制伤兵闹事,湖南曾发生过多起枪杀伤兵事件。就在千名伤兵冲击岳阳县政府之后不久,湖南桃源县也发生了伤兵流血事件。1937年年关,在桃源养伤的一千二百多名伤兵,向桃源县府提出每人借饷五元,遭县府拒绝后聚众闹事,最终造成三名伤兵死亡。国民政府对于闹事伤兵,下手确实太狠。抗日战场上,国军士气低落,逃兵众多。究其根源,伤兵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也是原因之一。

0 阅读:0
赤彦说历史

赤彦说历史

专注经典历史剧解说,行走历史长河中,坐看风起云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