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必死的决心,他是中国轰炸日本第一人,最终结果如何?

冷知识总局 2021-02-07 13:37:15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诸多原因不管是国军的空军又或者是我军的空军,在历史上都少有提及。

其实也不难猜到,以当时中国薄弱的工业水平,空军的水准比起日本来可以说是弱上了一大截,而且少数的飞机也几乎全部来自于美国或苏联的援助以及进口。

但虽说二战时期我国空军比起日军的可以说是近乎于无,但这并不代表二战时期我国就没有“传奇飞行员”了。

二战末期,美国《生活》杂志就曾经将我国飞行员徐焕升给选入了“二战闻名于世的12名飞行员”中,而且徐焕升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飞行员。

徐焕升

1938年5月19日,徐焕升率领着两架B-10轰炸计,从宁波起飞直奔日本九州岛,而他要做的自然是“给日本人一个教训”。

他先后在长崎、福冈以及熊本等诸多日本城市撒下了轰炸计携带的小玩意,然后成功地返还携带着荣誉回到了中国。

《生活》杂志在给徐焕升的备注是:徐焕升是先于美国杜立特将军轰炸日本的第一人。

徐焕升轰炸日本要早美国3年多,但杜立特轰炸却被世界各国认可为是同盟国对日本的第一次空袭。

这又是为何呢?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老常就想要用飞机轰炸日本了,他将这个用空军轰炸敌国首都的想法称之为“暴击敌国的首都”。

36年底,果党参谋部曾指定过一份用重型轰炸机队,对日本东京、大阪等重要城市的轰炸计划,这也被写进了果党1937年的《国防作战计划》中。

老常的想法在当时确实称得上新颖,既然中国的陆军还要海军都不行,那么利用空军的机动优势,通过出其不意的偷袭或许还真能取得不小的成果。

杜立特轰炸,也是美国第一次空袭日本

但老常的想法是不错,但却没有考虑到现实是日本的空军也比当时的中国强上不止一筹,特别是在1937年后全面抗战开始后,本就不算强的中国空军基本就这样被打光了。

37年时,果党手里掌握的各类能用来作战的飞机大概有300架不到的样子,在37年的各大战役中确实牵制了日本空军很长一段时间。

最起码在37年这个节点上,日本的飞机还不敢横行霸道的到处轰炸中国城市,还得顾及一下可能出现的中国飞机。

但随着37年爆发淞沪会战、长城会战、太原会战等几场大战役后,中国本就不强的空军有生力量算是被彻底打没了,而后续中国既缺少精英飞行员,飞机也没能再剩下多少了。

实际上,即使在37年中国空军被日本打得半残之前,这三百架飞机中能从中国飞到日本的轰炸计也仅仅有12架,分别为6架美式B-10以及6架萨弗亚S-72。

可以说老常想要用这十来架轰炸计就获取日军制空权的想法,无疑是在做白日梦。

但即使如此,老常依旧打算和日本“硬刚”一次,用这仅剩的几架重型轰炸计给“日本”一个教训。

打完37年几场败仗后,这个时候老常的飞机仓库中能直接从中国飞到日本的,仅仅剩下4架了。

不仅如此,这4架中的其中2架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反正是不能继续飞了,而以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反正是没那本事自己修飞机的。

最后只能拆拆补补,将那两架即将报废的飞机给拆了,凑成了零件给最后仅剩的两架B-10轰炸机当补充。

B-10轰炸机

虽说原本“宏伟”的轰炸日本的计划现在就剩下了大猫三两只了,但再咋滴也算凑够了飞机。

但飞机有了,谁能有这个实力来将他从中国开到日本,并且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最开始的人选是这两架B-10完全由外籍志愿者驾驶,当然说是志愿者但老常还是得给钱的,而且因为死亡率高的问题,对方给老常的报价是一人10万美元,而两架B-10至少需要8个机组成员才能操作,也就是合计80万美元的报价。

除了价格高昂外,更令老常犹豫的是——花了大价钱请了飞行员,要是遇到啥问题对方直接跑了,或者碰到日本飞机就折返,那要怎么办?

毕竟外籍飞行员只是拿钱办事,你总不能指望对方给你卖命不是?

最终经过几番深思,这次远征日本的轰炸行动还是用回了自己人。

而领头的远征队队长的名字,叫做徐焕升。

空军远征计划算是基本定下了,但这个时候却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B-10的航程限制问题。

美国的B-10轰炸机能从中国直接飞到日本那不假,但如果算上返回所需的燃油,那么绝对会是不够的。

B-10的航程最大也就是1900公里,而从宁波飞到日本八幡,那也得至少花费980公里的航程,就算一路顺风顺水路上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这一来一回的也不够油,总不能让这些爱国的空军精锐就因为油不够而坠机吧?那不就成了国际笑话了。

除此外,B-10的弹舱最多也只能装1.25吨炸弹,这点重量够干什么呢?甚至就连迫击炮的炮弹估计都装不了多少个,而要是再炸偏了那就真成了日军嘴中的笑料了。

这两个严重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远征飞行队的机组。

经过几番沟通和调整,最终国民政府将原定的佐世保军港和八幡市这两个轰炸目标改成长崎、福冈和北九州。

并且为了让这些罕见的空军精锐不至于因油箱耗尽而殉国,原本B-10的两个弹药舱也拆掉一个改成油箱。

但原本一架飞机就仅仅有1.25吨的弹舱载重,现在还还拆掉了一个,如果投掷标准的航空炸弹估计就只够一枚。

那么,两架B-10轰炸机耗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就得为在日本扔两枚炸弹吗?

两枚炸弹,就算真炸中了日本的城市也只能算不痛不痒,就算日本用意外事故来解释估计也没有人会怀疑。

而再加上这群远征空军对于日本的天气状况、气流走向,甚至就连精确的地图都没有,别真炸中了也起不到大作用,甚至它们更大的概率是可能会炸空。

这个时候,作为远征队的领袖徐焕升提了一个建议——我们不投炸弹了,我们改投“纸片”吧。

这条建议确实十分现实,如果两架飞机大老远的飞到日本就为了扔两颗炸弹,还大概率对日本不痛不痒,那这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但改投“纸片”就不同了啊,两架B-10轰炸计共计能携带超过1吨的纸张,这算下来最起码也得超过百万张了。

而这所谓的“纸片”自然也不会是普通的白纸,而是一封“告日本国民书”。

百万的告日本反战书,起到的作用不管怎么看也比两颗不痛不痒的炸弹要强。

当然,这也是经过几番权衡利弊过后,当时的果党高层被迫要接受的现实。

在困扰远征队最后的几个问题解决后,1938年5月19日23点48分,由徐焕升亲自驾驶1403号轰炸机,副队长佟彦博驾驶1404号轰炸计,并且配上其余六位机组成员,这支中国空军远征军正式朝着日本出发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远征队早已做好了殉国的准备,远征队队长徐焕升也早已将自己的遗书写好了。

远征军的机组成员

20日凌晨2点48分,两架B-10顺利地抵达了长崎市上空。

并且更让徐焕升惊喜的是,长崎晚上竟然没有灯火管治,在漆黑的夜空下长崎偶尔亮起的灯光显得额外突出。

“目标马路路灯,投弹”,徐焕升如此对机组成员下令道。

就这样,数十万封告日本的“宣传单”就这样洒落在了长崎市中。

3时45分,远征军到达了福冈上空,并且再次撒下传单,但可能是其它是长崎市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福冈,所以无数的探照灯对着它们,还有许多高射炮也开始对两架B-10发射,不过好在两人也算有惊无险的离开了福冈。

4时32分,两架B-10终于飞越了九州上空,这两架本来已经做好了死亡准备的机组成员终于算初步安全了。

而在长崎、福冈以及佐贺等多座日本城市中,两架B-10机组共投放了超过100万张“宣传单”。

早上8时48分,机组成功抵达南昌机场,并且在简单补给后于11点13日回到了汉口机场。

至此,这次对日本投放百万张“纸炸弹”的远征计划终于圆满完成。

而当这次远征计划的机长,徐焕升穿着戎装走出飞机时,脸上充满了笑意。

这次携带着“战书”轰炸日本的远征计划也被称为人道远征。

英国《新闻记事报》对此宣传:中国空军日前飞往日本散发传单,唤醒日本人推翻军阀,此事意义重大,亦饶有趣味。

美国《华盛顿邮报》则认为:中国空军报复日机之轰炸为散布传单,与日本文明相较令其无置身之地。

日本描述这次轰炸的漫画

尽管同盟国对中国的一次行动称赞不已,认为他们的对日本的“轰炸“十分人道主义,但其实谁都知道这是迫于现实的无奈。

如果老常当时手里真的有几十架能直飞日本的轰炸机,你猜猜上面会是炸弹还是宣传单?

这都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现实啊,当时所有中国人都气的日本人牙痒痒,谁都想能有个几十上百架中国轰炸机飞到日本狠狠出一口恶气,但现实就是当时的中国空军就真没有这个实力。

要说这段轰炸日本的行动有没有真实意义?

周为远征军英雄颁发锦旗

有但说实话真不算大,更多的还是宣传上的意义,以及给当时面临日军袭击节节败退的前线将士的“打鸡血“的作用。

但不管是纸片也好,实弹也好,这次的中国空军远征日本都象征着我国人民的一种信念——不管条件再如何艰苦,也坚决抵制侵略者的必胜信念。

0 阅读:82
冷知识总局

冷知识总局

来,偷偷告诉你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