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新冠疫苗开始大力生产,我国也开始迎来了全民接种新冠疫苗的时候,这也意味着我国即将摆脱新冠病毒的威胁。
说起疫苗,其实我国也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传奇女性,虽然她研发出来的不是新冠疫苗,而是乙肝疫苗,但依旧是拯救了我国数千万民众的一个“英雄”。
她叫做陶其敏,有一个称号叫做“中国乙肝疫苗之母”。
▲陶其敏
在过去的1970年至1992年间,中国曾因为医疗条件落后,买卖血液、针头共用等混乱现象频发,导致了民间乙肝病毒传播广泛,仅仅在这20多年间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高达了1.2亿,占据全球乙肝病毒的三分之一,几乎比当时国民人口数量的10%还要多,而乙肝频发导致的就是每年至少有40万人死于肝炎以及相关并发症。
毫不客气地说,当时的乙肝病毒已经成为了国民健康的“头号大敌”,乙肝一日不除,祖国后代连健康成长都是一件奢望。
但也在这时,陶其敏研发出来的乙肝疫苗,发挥了大作用。
研究肝病,一研究就是一辈子1931年,陶其敏出生于浙江苏州,家就住在苏州狮子林旁。
陶其敏自小家境富裕,祖父开办了当时苏州最大的丝绸厂,家底丰厚自小也就让陶其敏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当陶其敏到了上学的年纪后,祖父便把她安排进了当时在全国都排得上号女校——振华女中就读。
1951年,年仅20岁的陶其敏考入了山东医学院,这家医学院的前身也是著名的白求恩医院。
1956年陶其敏在大学毕业后,由于学习成绩优越被分配到了北京人民医院中担任住院医生一职,住院医生对于陶其敏来说只是医学生涯中的过度,在北京人民医院她逐渐显露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高超的实验技能,很快她就被调出来单独成立生物实验室。
1960年,陶其敏开始研究酶学以及蛋白质的临床工作;1963年,陶其敏再次升任北京人民医院检验科生化研究室主任以及检验科主任的职位。
在这个岗位上,陶其敏主要的研究工作还是肝病,而这一研究,那就是一辈子。
国产乙肝试剂的诞生在六十年代时,我国已经在转氨酶测定的基础上改良研发出了超微量血清谷丙转氨酶目力测定法,我国也开始展开了肝炎普查工作。
虽说肝炎普查的结果几乎是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此时民间感染肝炎的病例已经不少了,但因为此时大多数人都只是将肝炎看作甲肝,所以并没有太受重视。虽说都是肝炎,但甲肝的传播性也不低,但只要度过了急性症状时期后,甲肝患者大多数都恢复得不错。
但到了七十年代开始,另外一种名为乙肝的肝炎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并逐渐向全国各地蔓延。和甲肝不同的是,乙肝几乎没有被治愈的可能,并且乙肝患者还往往伴随着肝硬化、肝癌以及肝衰竭等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外国肝病研究室研发出的乙肝试剂
而在那个时间点中,由于医疗条件落后许多农村地区以及欠发达城市的医院都存在共用针头的情况,甚至有的用完了针头还不消毒的,这样也就导致了乙肝病毒开始在中国迅速蔓延。
陶其敏作为当时国内对肝炎最了解的少数人之一,自然是心里着急,但对此却也无能为力,因为此时距离乙肝被发现还不满十年,加上国内医学界信息阻塞,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医生对于乙肝病毒的了解几乎都是一片空白。
幸好此时北京医学院里面有一个“洋医生”的帮助,中国才开始得以对乙肝病毒有所了解。这个洋医生的名字叫做汉斯·米勒,原来是个德国医生,后来因为喜欢中国就加入了中国国籍,他也是当时北京医学院的副院长。
▲汉斯·米勒
1972年,汉斯米勒前往日本,考察了日本刚研发出来的乙肝病毒检测试剂,并且还带回来了少数几个样品供给北京医学院的几个附属医院一块进行研究。
陶其敏作为北京人民医院的检验科主任也拿到了一份乙肝病毒试剂的样品,她的研究团队欣然接受了乙肝病毒研究工作。
想要研发出乙肝病毒试剂其实并不简单,因为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和甲肝几乎完全不相同,此前陶其敏了然于胸的转氨酶检测法的机理也和从日本拿到的乙肝病毒试剂完全不同,在当时那个信息阻塞的年代,这对于陶其敏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难题。
直到1973年,在米勒副院长的推荐下,陶其敏得到了前往日本学习血凝法检测的机会,乙肝病毒的研究工作才得到了突破。
▲陶其敏(中)和米勒一块展开研究工作
1973年5月,日本京都综合研究所癌肝病专家西冈久寿弥教授来到中国北京,打算用他最新研发出来的乙型肝炎敏感测定方法在人民医院展开实验,并且还希望中国派出代表前往日本参加西太平洋肝炎实验室工作会议。
“我们一定要参加会议,还要拿出我们自己的试剂,给中国人民争一口气”,陶其敏在听到日本的邀请后如此说道,与此同时陶其敏团队也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展开了乙肝试剂研究工作。
但研究工作刚开始不久,陶其敏团队就碰到了第一个钉子。疫苗试剂研究有一个步骤叫做纯化表面抗原,但想要完成这个步骤需要无菌条件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这是当时中国都不具备的,而假设进口已经完成了纯化步骤的抗原也不是不行,但这样一来研究团队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并且进口量也完全不能满足中国所需的消耗量。
陶其敏想了很多法子,最终她决定用葡聚糖凝胶进行层析分离,经过四个月的苦战,陶其敏终于弄出了一套国产分子筛曾析表面抗原的完整过程,也顺利的提纯了合格的表面抗原。
▲陶其敏在进行研究工作
将提纯后的表面抗原进行动物实验后,陶其敏很快便得到了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并且制出了羊红细胞膜,最终得到了带有表面抗原的敏感血球,乙肝试剂的研发工作也终于算圆满完结。
1973年10月,在参加西太平洋乙肝实验室工作会议的八个学习国家中,只有中国人弄出了自己的血凝试剂。
就连之前来到中国参加实验的西冈教授也不得不佩服道:“我们用了三年制造出来的东西,你们在没有设备的前提下竟然只用了三个多月就弄出来了,真是了不起啊!”
现代版神农试药,陶其敏不顾生命危险拿自己试验疫苗陶其敏从日本归来后,和同事们一块在全国各地推广起了乙肝病毒血清检测培训班,使得乙肝试剂开始得以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规模不一的检测。
▲陶其敏(一排右)在湘潭卫生防疫站指导工作
但检测结果出来后让陶其敏感到触目惊心,根据当时全国各地收上来的抽检数据,陶其敏估算出全国感染乙肝的人数至少有10%,也就是说大概在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乙肝患者,如果抽样数据没问题的话,那么中国绝对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乙肝国家。
陶其敏开始想起了办法:乙肝到底有没有相应的预防手段,能否像脑炎、小儿麻痹等症状制成疫苗,以提前做出预防工作呢?
直到1975年4月,在一本外文杂志上刊登了一则让陶其敏感到兴奋的消息:美国科学家采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成功制取了血源性乙肝疫苗。
虽然这则消息十分不长,里面也没有提到相关的技术应用,但这已经足以让陶其敏感到振奋了,因为她早在制取乙肝试剂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高速离心技术,所以她明白血源性乙肝疫苗的原理,只要用密度梯度离心提纯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后,再将乙肝病毒给灭活,就可以得到血源性乙肝疫苗。
陶其敏团队很快又有了新的目标——研制血源性乙肝疫苗,让健康的青少年以及新生儿尽早接种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
▲乙肝疫苗研究团队,陶其敏为右三
虽说已经有了研究试剂的经验,但制造疫苗依旧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作为研究团队的领头人,陶其敏几乎每天五点多就得出家门,六点就得到医院看书学习新知识,直到八点钟工作开始,陶其敏利用自己所有的零碎时间学习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以及遗传工程学等新的领域,甚至在某次因为车祸让陶其敏四根肋骨骨折都没能让她停下来。
也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下,1975年7月1日,陶其敏成功研究出了我国第一代血源性疫苗,为了纪念这一天,这种疫苗也被称为“7571疫苗”。
但疫苗研究出来了并不代表就完事了,陶其敏还需要对“7571疫苗”进行严谨的安全性实验后,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以及应用。
当时世界各国实验乙肝疫苗大多数都是在黑猩猩身上,黑猩猩也是目前已知能够感染乙肝的动物。
但奈何我国的本土物种并没有黑猩猩,甚至当时连进口购买都没有那个条件,疫苗的推广工作一下子就卡住了。
陶其敏看着已经研制出来的疫苗被锁在冰箱里,这是自己的心血,她看着也心疼。
经过几番思考后,最终陶其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既然疫苗是自己做的,那么就在她身上做实验吧。
1975年8月29日下午,陶其敏从冰箱中取出了一瓶乙肝疫苗,并且请注射室的护士帮助自己打疫苗。
在当时在场的护士看清了陶其敏要注射的东西后,她们也为此感到震惊,并且劝说陶其敏安全为上,但最终还是拗不过陶其敏的坚持。这针没有经过安全性实验,安全性未知的疫苗就这样缓缓地被打进了陶其敏的身体内。
▲陶其敏在护士的帮助下注射疫苗
次日,陶其敏主动向领导汇报了自己注射疫苗后的前后情况,并且在经过三个月的观察后,陶其敏以及其它医生一致认为血源性乙肝疫苗是安全可靠的。
而也在陶其敏的带动下,许多医院的领导干部还有医生护士都纷纷主动请缨,要求在自己身上也注射乙肝疫苗,这样下来血源性乙肝疫苗的实验样本再次不断扩大,陶其敏也终于可以确定健康人体注射疫苗后没有危害,并且大部分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当老年的陶其敏在谈起这一段经历的时候,她对此解释道:“其实当时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想法,我只是想尽快得到结果,以推广疫苗应用。毕竟迟一日研发,祖国就会多上一些乙肝病人。当时想到的最坏结果是自己会感染乙肝,但跟更多的人患上乙肝相比,这不算什么。”
▲陶其敏在看望病人
正是陶其敏这个伟大的举动,成了中国和乙肝斗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乙肝病毒也开始慢慢在中国得到了遏制,我国预防乙肝病毒的先河也由陶其敏一手创立。
笔者认为,陶其敏的行为完全就是现代版的“神农尝百草”,敢不顾自己的身体安危当时安全性未知的乙肝疫苗,陶其敏的举动值得令人尊敬。
陶其敏和她研发出来的乙肝疫苗改变了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的状态,让更多的年轻人还有新生儿能不受乙肝威胁健康成长,陶其敏绝对是功不可没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婴儿正在注射乙肝疫苗
也在2019年中国“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展会中,陶其敏研发出来的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的照片和实物作为“新中国第一”的150个重要标志进行展出。
▲老年时期依旧在工作的陶其敏
如果陶其敏教授依旧在世的话,相信她看到今天祖国的年轻人早已不再需要担心乙肝的威胁,她一定会开心吧!
鲁靖一
平凡而伟大的人,是千千万万中国老一代优秀 医务工作者的代表
陈伦
乙肝那么恐怖,国家为何不通知没有抗体都去打疫苗?年年要那么多人和病魔感染斗争,感染半年折磨生不如死,后遗症一堆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斗输成为携带者继续害人害已,生不如死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