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坦克兵回忆:中国人的火力很强,为了活命我们抛弃了伙伴

冷知识总局 2021-02-04 19:20:49

1950年11月6日后,美国人几乎再也无法在前线找到中国军队了。

但尽管美国得到了暂时的和平,但美军高层仍然找不到中国军队从朝鲜战场上撤退的原因。

陆战队的高层起初认为,这群中国志愿军是因为“弹尽粮绝而退出战场”,他们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参加“第一场战役”的中国军人往往只携带有三到五天的补给,并且由于朝鲜方的交通枢纽以及物资仓库在“新义州”轰炸后,中国军队的物资补给也变得十分困难。

更何况,中国军队在此时更多的还是用传统的A字形背夹以人力运输物资,而不是使用卡车等交通工具。

这并非是中国军队中没有卡车,恰恰相反美军陆战队在长津水库的北边方向就曾发现了大量的中国卡车,但或许是因为卡车运输物资的动静声响过于引人注目,所以志愿军在第一场战役中几乎没有动用一辆卡车。

基于中国人撤退的如此干净利落来看,许多美国军官纷纷认为中国人是不会再来插手朝鲜战争了。

日复一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接近三周,在此期间前线的美国士兵还是没能找到任何中国士兵的迹象。

麦克阿瑟这个时候认为,中国人在此前的干预无非是“虚晃一枪”。

11月24日,《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则来自华盛顿记者的消息:3个美国师、4个南朝鲜师以及1个英联邦旅将在朝鲜展开“最后的攻势。”

1950年11月23日是感恩节。

前线的美国大头兵难得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有烤火鸡、水果沙拉、蛋糕以及鲜虾盅……

也在这天,麦克阿瑟对24师的师长约翰·丘奇少将说道:我已经对24师的小伙子和他们的妻子打了包票,小伙子们将在圣诞节前回国……赶到鸭绿江,我就放你们走。

这句话或许带有一定的玩笑性质,但毫无疑问的是麦克阿瑟对接下来的战争也是信心满满,不然也不会说出如此“猖狂”的一句话。

美国的军官高层们此刻自信无比,但一些基层军官却不这么看。

弗里曼上校作为第23团的团长,他十分确信自己早已和中国军队打过招呼。

在感恩节来临的大概十天前,谢尔曼·普拉特上尉曾带领着士兵在巡逻时发现地平线有人影晃动,虽然距离过远但根据军服的颜色判断,这绝对是中国的军队。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决定停止侦察,并且立即赶回营地向上头报告这个消息。

23团最高长官弗里曼听到这个消息后,当机立断地派出了一支巡逻队去确认前线是否真的存在大量的中国军队。

这支巡逻队真的看到了中国人,双方还交上了火。

有几名美国士兵被中国军队击中受伤了,而剩下的则是跑回了营地中汇报消息。

尽管确认了消息的准确性,但弗里曼仍然沮丧无比,因为他知道那些远在指挥部的军官高层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个消息的。

11月25日,当美国士兵们还沉浸在两日前的感恩节狂欢时,中国军队趁机发起了进攻。

实际上早在25日的前几日,第9团的情报科长阿兰·琼斯就曾对指挥部报告第9团已经在不断遭遇了小规模的阻击,甚至他还大胆的断定整个第8集团军已经处于中国人的包围圈内了。

当天夜里,琼斯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尽管第9团的团长斯隆上校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仅仅三个营的兵力,在庞大的中国军队对敌中,依旧显得十分的苍白无力。

战争的序幕,大概从中国人对9团1营发起进攻开始。

这个时候的琼斯刚好在团部坐镇,他陆续地接到了3个营被进攻的消息。

“他们正在攻击我们……”

“噢,我的天哪,到处都是中国人”

“我们还在坚守阵地,但中国人无处不在”

“这也许是我对您发出的最后报告……”

混乱的战报让琼斯压根无法判断前线的局势到底如何,他们唯一能知道的是战局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第9团也大概会在中国人的进攻下彻底覆灭。

而此刻的第9团,到底在经历着什么呢?

我想走在第9团最前面的L连指挥官基恩·高桥中尉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高桥中尉是一个日裔美国人,而高桥指挥的L连则是一支完全由黑人组成的军队。

那天夜里,高桥的内心十分的不安,因为就在不久前他和不远处的K连失去了联系,不仅如此他派出去的巡逻队也失去了消息。

当晚8点左右,两个侥幸逃出来的韩国人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英语告诉高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中国军队在往他们的方向杀来,并且劝阻高桥赶紧带着手下的士兵跑路。

得到了这个重要的情报后,高桥已经十分断定L连将会遭遇上中国军队。

他首先命令士兵提高警惕,并且在一些地方架好了机枪。

当晚11点,中国军队的进攻终于来了,进攻的位置则是在L连2排的阵地中。

尽管有着机枪等重火力的把守,但2排的阵地还是很快就被中国人给攻破了,当机枪手布莱对高桥大喊“我顶不住了”的时候,高桥就知道L连彻底完了。

高桥的L连仅仅坚持了一个小时,就失去了把守的营地成了一群散沙,而没几个小时曾经那个表现出众的L连就彻底被中国军队击溃了。

9团L连只是25日晚这场庞大的战役中的一小部分,或者说美军在前线不断溃败的缩影。

L连覆灭没多久,第9团和第38团就已经彻底消失了,再然后就是整个第2师也成了丧家之犬。

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此刻的美军再合适不过了,这个时候的形式就犹如几个相连的多米诺骨牌,美军在中国人的打击下不断的在倒下。

26日凌晨1点10分,坦克手梅斯脱下了夹克和靴子,正打算钻进军用毛毯裹成的“睡袋”好好休息一会。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颗白磷弹突然落在了他的身边。

梅斯凭借着老练的身手迅速跳进了自己的坦克车中侥幸躲过一劫,但他的队友就没那么幸运了,许多还在睡梦中的大兵就这样被中国人的炸弹弄死了。

梅斯在坦克车的炮塔中躲了一个小时左右,尽管只是一个小时,但营地中的轰炸声却几乎没有停过。

轰炸停止后,梅斯和炮手发现有大概50名身份不明的士兵在朝他们这辆坦克走来。

梅斯对这五十名士兵喊道:“如果是美国兵,就回答我。”

但对方没有回答梅斯,于是梅斯的炮手操作着76毫米的加农炮向士兵们射击,梅斯也在用另外50口径的机关枪对这群士兵扫射。

一阵枪响和炮弹声过后,这辆坦克中的梅斯和炮手成功杀死了这五十名士兵。

整个26日的凌晨,梅斯和炮手共打退了3波敌人,当太阳微微升起的时候,梅斯才跑出去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士兵的尸体。

这群已经倒在坦克炮弹和子弹下的士兵大概身高六英尺,手持着美式武器、背着一个用草绳捆在身上的行军包。

后来有人告诉梅斯,这是中国东北人。

由于梅斯所在的营地基本已经被摧毁,所以他必须得带着手下撤离这里了。

原本的3辆坦克也被毁了一辆,梅斯将伤员们安置在一辆吉普车上,这群幸存的美国人就开始朝着西边撤离了。

在撤离的过程中,梅斯又陆续遇到了其它被打散的美军士兵,总共有65人左右,而与此同时的是梅斯又“捡”到了两辆被遗弃的坦克。

为了照顾伤员,梅斯的坦克队伍走得很慢,平均下来一个小时最多也就能跑2英里那么远,并且更让梅斯感到糟心的是平均每辆坦克上都坐着15名士兵。

没有哪个坦克兵喜欢炮塔上坐着士兵,因为这会影响炮台和机枪的移动,一旦这玩意转动了上面坐着的士兵就得下去喂履带了。

第二天结束时,梅斯和部下终于到达了古姜洞村,有走散的士兵告诉他这里由38团控制。

但梅斯想不到的是,他以为的38团士兵变成了一大群中国人,这个时候梅斯才意识到这个村庄已经沦陷。

已经进入村庄的梅斯顿时陷入了火力包围圈内,每栋楼上面似乎都至少有一两名中国人在向坦克开火。

无奈之下,梅斯只能让坦克驾驶员以12英里的时速全速前进。

这个时候惨剧发生了——原本那些坐在坦克上的士兵,要么被摔了、又或者是被中国人的子弹给击中打了下去,而后这群生死不知的大兵就被后面跟上的坦克履带给压成了碎肉。

在次日早晨,坦克兵们检查坦克时发现,坦克上面还有履带充斥着红色的不明状物质,梅斯相信那绝对会是原本坐在坦克上方士兵的血肉。

从某个角度上来看,梅斯为了活命可以说将这些坦克顶上的士兵给亲手“杀死”了。

这段堪称惊悚的经历,哪怕到了梅斯的晚年依旧记得十分清晰。

但不管如何,在29日梅斯还是回到了师部,他算是暂时安全了。

梅斯在回到师部后,发现这里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师部的指挥官好似人间蒸发一样,看不到半点身影,而此时的温度足足有零下20度,在这样的天气下士兵们缺少保暖衣物、睡袋,梅斯在师部的这几日中每晚都是在挨饿受冻的日子中度过的。

但同样是在师部,梅斯却看到第38团的团长乔治·派普罗却躺安然地躺在行军床上,并且不用为食物而担忧,这让梅斯对此感到十分失望。

这个时候的梅斯意识到,看似安全的师部绝对不会是安全的庇护所,缺少高层指挥官就不提了,甚至梅斯的辛顿曾直言2师师长凯泽完全被中国人给吓得似乎跟个女人一样,从来就没出来指挥局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凯泽死在了中国人的冷枪下呢。

但尽管师长凯泽似乎已经被中国人吓得失去了理智,但他还是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他通过无线电告诉第9军的军部,他们的师的已经危在旦夕。

但估计凯泽不会想到的是,他是胆小鬼不假,但第9军的长官们甚至还不如他呢。

第9军的军长库尔特在接到凯泽的电报后,也完全不知所措,直到过了很久才下令让军部撤回平壤。

约翰·库尔特

至于第2师的生死如何,估计库尔特是顾及不到了。

实际上,库尔特还有一个十分应景的外号叫做“胆小鬼约翰”,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坐上少将位置的,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库尔特会做的大概是对东京中的麦克阿瑟唯唯诺诺,对下面的士兵瞎乱指挥。

在11月30日之前,整个第8集团军,大概只有库尔特手底下的第2师才有随时覆灭的危险,其它师或许情况不算很好,但好歹不至于随时被中国人打散。

但大概谁也想不到,后来因为第9军第2师的师长凯泽的愚蠢,第2师还是被中国人打得几乎全军覆灭。

7 阅读:3875

评论列表

永新蔬菜

永新蔬菜

11
2021-02-10 15:52

朝鲜战争 志愿军入朝前 志愿军:不就是美械师嘛。 美军:不就是中国军队嘛。 志愿军入朝后, 志愿军:卧槽! 美军:卧槽!

宁缺(长生)

宁缺(长生)

3
2021-02-07 16:48

很正常

冷知识总局

冷知识总局

来,偷偷告诉你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