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在饮食起居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其养生之道的核心在于生活有序、有节、有度,通俗而言,就是要有规律地生活。他认为,依靠所谓的长生不老神药来延续生命只是一种传说,缺乏可靠性。
在烟酒方面,康熙帝能够适度饮酒,但他只在“平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饮小杯一杯”。他并不反对饮酒,但厌恶贪杯之人,尤其是对于酗酒闹事的人更是深恶痛绝。此外,康熙帝也反感吸烟,他认为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有害,因此告诫群臣要远离烟酒。
在个人心态方面,康熙帝认为,若想保持神清气爽,必须时刻保持冷静,避免意气用事。平和的心态能够使人不受外界干扰而生杂念,杂念不起则心中清明,自然可以理性判断,感情和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此外,康熙帝还劝诫后人要心怀宽广,他在《庭训格言》中提到:“惟宽坦从容,以自颐养而已。”
康熙的日常生活十分简朴。在康熙三十九年,他对大学士们表示:“自朕听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而在四十七年秋,他在斥责皇太子胤礽时提到:“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尽管此言中含有炫耀之意,但也反映了他为群臣树立节俭榜样的决心。
康熙帝的节俭之举在朝野间产生了广泛影响,王公大臣们纷纷效仿,减少或不使用金银器皿和金马镫等奢侈品,日常开支也“较从前十分之内,已减九分矣”。在康熙初年,高官贵族们为亲属祭葬时仍以焚化皮衣为时尚,而至康熙朝中叶,这一风尚已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