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也就是清咸丰二年,大清第九位皇帝、也是大清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帝——咸丰帝,为了充实后宫而举行登基后的第一次外八旗选秀。此次选秀,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的女儿、17岁的叶赫那拉氏经过层层遴选,被咸丰帝选中,以兰贵人的位份入宫。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贵人之上还有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贵人在妃嫔等级中属于第五级。对于颇有野心的慈禧叶赫那拉氏来说,又怎么甘心只居于贵人之位呢?
慈禧确实长得美丽动人,到了晚年的时候还时常炫耀说:年轻的时候宫里人都夸她长得漂亮,大家都很嫉妒她。曾经在慈禧身边侍奉两年的女官德龄曾在自己的书中这样描述慈禧:
太后妙龄时,当真风姿绰约、明媚动人,这是宫中人时常称道的;即便是渐入老境,也仍旧保留着几分动人的姿色。
然而后宫从不缺长相美丽的女子,慈禧被封兰贵人入宫后,并没有得到咸丰帝的独宠。
因为慈禧的劲敌实在是太多了:
直接以嫔位入宫的英嫔伊尔根觉罗氏
直接以嫔位入宫,入宫仅40天便册封为中宫皇后的钮祜禄氏
咸丰帝的潜邸旧人(非正式侧福晋)、与咸丰情谊深厚的云嫔武佳氏
与慈禧同日入宫的丽贵人他他拉氏
宫女出身,但是颇有心机的玫常在徐佳氏
......
除了后宫佳丽外,咸丰帝还将十位年轻貌美的汉女安置在了圆明园。而最让咸丰帝动心的便是“四春”,以及山西来的一位“曹寡妇”。
正因为如此,慈禧想要从中脱颖而出,独得恩宠确实很难。尽管慈禧打扮得再俏丽动人,也等不到咸丰帝,而且慈禧也很清楚自己并非是宫中最美的。所以想要“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于一身,慈禧必须要改变策略:
首先慈禧每日饮“驻香露”,让自己的身上有香味;并且以鸡蛋清敷面、用人奶沐浴....正因为慈禧保养有方,所以慢慢地多了一份成熟女人的妩媚与风韵。为了能够取悦咸丰帝,慈禧学习书法绘画,所以到后来咸丰帝倦怠时,便是慈禧代阅或者代批奏章。
而让慈禧能够稳居后宫第二位的,还是皇长子载淳的出生,慈禧仅此而被晋封为唯一的贵妃。
当然,慈禧能够成为咸丰帝众多宠妃中最后的赢家,也在于她宫斗的手段。那么,在咸丰帝后宫中,在与慈禧“宫斗”的过程中,谁的结局最惨呢?
第一位淘汰出局的,却是与皇后同日入宫的伊尔根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能够直接以英嫔的位份、与预备皇后同日入宫,便可想而知咸丰帝在挑选皇后时不仅考虑了出身勋旧家族的钮祜禄氏,还考虑了出身新贵家族的伊尔根觉罗氏。
伊尔根觉罗氏的曾祖父成格位至东阁大学士
伊尔根觉罗氏叔祖父英桂是举人出身,娶大学士穆彰阿的女儿郭佳氏为妻
其大伯父位至监察御史
其二伯父是进士出身
其叔叔绍昌是举人出身,绍昌的一个女儿在选秀中被选中嫁给了端郡王载漪为端郡王嫡福晋
正因为伊尔根觉罗氏出身如此高贵,所以直接以嫔位入宫。
在伊尔根觉罗氏入宫十二天后慈禧以“兰贵人”的位份入宫,与伊尔根觉罗氏同住储秀宫。因贵人的位份在嫔之下,所以此时的慈禧见到伊尔根觉罗氏自然需要行礼。
然而最终被册封为皇后的,还是出身勋贵家族—额亦都家族的钮祜禄氏,伊尔根觉罗氏仍旧位居嫔位,没有跟随钮祜禄氏的进封而得到进封。可见咸丰帝并不怎么喜欢入宫后的英嫔,而英嫔在咸丰三年时还被降低了位份,降为了伊贵人。
而这仅是伊尔根觉罗氏降低位份的开始,咸丰五年二月伊尔根觉罗氏再次被降低位份,被降为了伊常在。这年十二月伊尔根觉罗氏再次被降低位份,被降为伊答应。
在咸丰六年伊尔根觉罗氏病重时,咸丰帝为了冲喜才将其晋封为坪常在。而最终,伊尔根觉罗氏便在常在的位份上去世了。
其实自伊尔根觉罗氏在咸丰三年第一次降低位份开始,便已经彻底失宠了。
就这样伊尔根觉罗氏成为咸丰帝后宫诸妃中,第一个“宫斗失败”、最终抑郁而终的。这便是或许便是“看到了开头,但是却没猜中结局”,这对于初入宫时仅为贵人的慈禧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虽然伊尔根觉罗氏不是很得宠,但毕竟一开始的位份便是嫔,若来日有机会怀孕生下皇子公主的话,对于慈禧而言便很难“除掉了”。
《甄嬛传》中有这样一段:惠贵人沈眉庄被华妃陷害假孕争宠,雍正一气之下便将沈眉庄褫夺封号、降为答应。与沈眉庄交好的甄嬛与安陵容也都受到了牵连,内务府首领太监黄规全见风使舵便开始怠慢甄嬛与安陵容;甄嬛有雍正的宠爱在,在宫里的日子还是可以的;但是不得宠的安陵容,日子确实不好过。
可想而知,在后宫中若是妃嫔因事而降了位份,与之交好的妃嫔很容易便受到牵连。
而明安氏,便是一个例子。
明安氏,出身满洲镶黄旗,是总兵官德明的女儿,被指定为春贵人入宫。
入宫后的明安氏同直接以嫔位入宫的伊尔根觉罗氏十分要好,也正因为如此明安氏在伊尔根觉罗氏降低位份时便也会受到牵连。
咸丰三年受好姐妹的牵连被褫夺封号,降为明常在;
咸丰五年,同好姐妹一起再次被降低位份,被降为明安答应;
咸丰六年伊尔根觉罗氏去世后,明安氏被重新晋封为春常在。
咸丰九年,明安氏病逝。
第三位,是咸丰帝唯一的潜邸旧人—云嫔武佳氏,武佳氏出身低微,其父武德仅为镶黄旗包衣兵丁。而武佳氏通过内务府主持的选秀入宫位官女子,被道光帝分到了还是皇子的咸丰帝身边侍奉。
武佳氏到咸丰帝身边的时候,咸丰帝的发妻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已经卧病在床许久,而美貌超群的武佳氏能够得到咸丰帝的宠爱便不足为奇。在咸丰帝登基前一个月左右,萨克达氏便病逝了,作为咸丰帝唯一的潜府旧人,武佳氏便被视为非正式侧福晋。
待道光帝丧期满后,咸丰二年,武佳氏便被诏封为云嫔。
若武佳氏,在潜邸时便已经被正式册封为侧福晋,而且出身还不错的话,被直接册封为妃都不在话下。毕竟乾隆皇帝潜邸时的两位侧福晋,一位直接册封为贵妃,一位册封为妃。
奈何武佳氏出身低微,从未正式被册封为侧福晋。
不过难得的是武佳氏同咸丰帝的情谊深厚,所以即便是后宫新人辈出,武佳氏仍旧十分得宠。
在贞嫔钮祜禄氏晋封为皇后居住在钟粹宫的时候,武佳氏便搬到了承乾宫,同婉常在索绰罗氏、春贵人明安氏同住。
慈禧为了独得恩宠,便设计以蛊惑罪陷害武佳氏,咸丰帝盛怒之下将武佳氏打入了冷宫。
武佳氏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夫君会如此不信任自己,既生气又恼怒,没多久便悬梁自尽了。
徐佳氏出身包衣,其父仅为领催;徐佳氏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家资富有,徐佳氏从小便过着大家闺秀的的生活;咸丰三年十一月之前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咸丰三年十一月被咸丰帝诏封为玫常在。其实在玫常在之前,咸丰帝还将一位宫女册封为常在,此人便是鑫常在戴氏,戴氏的父亲只是一个披甲人,出身低微;
而且戴氏并不得宠,咸丰九年便去世了。
戴氏的出现,对于慈禧而言压根构不成任何威胁,所以慈禧也不需要在戴氏身上浪费精力与时间。而同样是包衣出身的徐佳氏,便不同了。
徐佳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十分善于讨咸丰帝的欢心;所以徐佳氏仅在常在的位份上一年的时间便被晋封为了贵人。为了除掉徐佳氏这位劲敌,慈禧便收买了太监宫女,让他们来陷害徐佳氏在慈禧的点心中下毒。
咸丰帝信以为真,一气之下便将徐佳氏降为了玫常在;
后有因为徐佳氏虐待宫女、同太监谈笑风生而在此被咸丰帝降低位份,直接降为了官女子。
原本以为徐佳氏已经彻底失宠,没想到仅一年的时间徐佳氏便被恢复了玫常在的位份,又不久又晋升为了玫贵人,甚至还身怀有孕。在咸丰八年生下了皇次子悯郡王,悯郡王之前,慈禧已经生下了皇长子载淳,若是皇次子也长大成人的话,不仅徐佳氏成为慈禧后宫最大的劲敌,而且皇次子也会跟慈禧所生的皇长子争夺储君之位。
然而皇次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虽然皇次子夭折但咸丰帝还是将徐佳氏晋封为玫嫔。
而此时的慈禧,早已母凭子贵被晋封为懿贵妃,在后宫仅次于皇后。
皇次子夭折后,徐佳氏一蹶不振,不仅没有再怀孕生子而且也慢慢地失宠,对慈禧再也形成不了威胁。正因为已经对慈禧构不成任何威胁,徐佳氏得以善终,最终被尊封为了玫贵妃。
第五位是直接由母家送入宫的佟佳氏其实徐佳氏失宠,跟佟佳氏也有关系。皇次子是在咸丰八年二月初五夭折,而佟佳氏参加了这年三月由母家直接送入宫中,而且是直接指定为褀嫔。
而佟佳氏之所以得此厚爱,是因为她的出身十分显赫,丝毫不亚于皇后钮祜禄氏:
其姑母为道光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慎成皇后
其六世祖为康熙的大舅舅佟国纲
其祖父为一等公舒明阿
其堂兄、堂姐大多娶宗室女、嫁宗室子弟为妻
佟佳氏不仅出身显赫,而且长相出众,刚入宫便得到咸丰帝的宠爱。只是佟佳氏并不懂得如何讨咸丰帝的欢心,而咸丰帝已经习惯了后妃们的阿谀奉承,所以佟佳氏也只是得宠了一段时间便慢慢地失宠了。
对于慈禧而言,出身高贵的佟佳氏虽然是一个威胁,但是只要佟佳氏跟皇后钮祜禄氏一样不怀孕生下皇子,便构不成真正的威胁,自然慈禧也不会费心与应对,得罪勋贵家族—佟佳氏一族。
也正因为从未对慈禧构成真正的威胁,佟佳氏得以善终,死后被追谥为端恪皇贵妃。
慈禧真正的情敌其实一直都是这两位,奈何除不掉不管是刚入宫便被封为英嫔的伊尔根觉罗氏、十分得宠包衣出身的徐佳氏,还是直接由母家送入宫的褀嫔佟佳氏,其实对慈禧的威胁都是短暂的。真正一直在跟慈禧“争宠”的是这两位:
一位是大清晋升速度最快的继后——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
一位是咸丰帝自始至终都宠爱的宠妃——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
他他拉氏跟慈禧同日入宫,被封为丽贵人。他他拉氏虽然出身不高,其父仅为主事,但单从其封号便可以看得出他他拉氏长相十分出众,面如西施,再加上他他拉氏会撒娇,咸丰帝对其十分宠爱。即便是皇长子载淳的生母慈禧,也不能跟他他拉氏相比。
正因为如此得宠,他他拉氏是咸丰帝诸位后妃中第一个身怀有孕的,并且凭身孕而被晋封为了丽嫔。若是他他拉氏生下一位皇子的话,便会被晋封为丽妃,甚至是丽贵妃,将会成为慈禧在后宫中最大的劲敌。
然而他他拉氏生下的是一位公主,咸丰帝虽然也有些失望,但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子嗣,而且还是宠妃他他拉氏所生。所以咸丰帝不仅仍旧十分宠爱、厚待他他拉氏,而且对皇长女荣安公主也是十分宠爱。荣安公主从小得到的赏赐,都跟皇长子载淳的一样多。
他他拉氏则是母凭女贵,被晋封为丽妃,成为后宫第二位的存在。
他他拉氏比慈禧早一年的时间,进封为妃。
慈禧紧随其后在咸丰七年生下皇长子,晋封为懿妃,次年晋封为懿贵妃。
如此一来,他他拉氏便成为后宫第三位的存在。
他他拉氏本就是一个十分聪慧的女子,慈禧的伎俩在她面前都无用,再加上有咸丰帝的盛宠在,所以即便是慈禧想要除掉他他拉氏,也需要等待时机。
而生下皇长子后,慈禧的地位已经稳固,便已经不需要再除掉他他拉氏了。
正因为如此,在咸丰帝病逝后,他他拉氏也得以善终。最终被尊为皇贵妃,其女荣安公主更是被直接册封为固伦公主出嫁。
那么皇后钮祜禄氏呢?
钮祜禄氏出身十分显赫,出身勋贵家族——弘毅公家族第三房(额亦都第三子彻尔格的后代),与康熙皇帝的孝昭仁皇后、温僖贵妃,乾隆皇帝的诚嫔、顺贵人,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道光帝的孝穆成皇后等同出一族。
而且钮祜禄氏还跟咸丰帝的发妻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孝德显皇后的母亲是和硕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的女儿,而钮祜禄氏的姑姑嫁给了乌尔恭阿的儿子端华。
正因为如此,钮祜禄氏很快便被晋封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仅出身这一点,便是慈禧无法与之相抗衡的原因之一。
而钮祜禄氏在后宫前朝的威望极高,即便是从未身怀有孕,也是深得咸丰帝的敬重。
所以,慈禧想要取代钮祜禄氏成为皇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慈禧是同治帝的生母,在后宫的地位也要低于钮祜禄氏这位母后皇太后。所以在钮祜禄氏去世之前,慈禧便只能屈居人下。
世人皆知慈禧掌握大清实权三十余年的时间,却不知慈安才是让慈禧真正忌惮的人。
至于咸丰帝其他的后妃,实在是不值得慈禧费心思费精力:
婉贵妃索绰罗氏,包衣出身,因出身科举世家而得咸丰帝看中,得以在咸丰一朝时位至婉嫔。其实咸丰帝从未宠爱过索绰罗氏,索绰罗氏因长寿活到了光绪二十五年而最终被尊为婉贵妃。
璷妃那拉氏,咸丰五年以贵人的位份入宫,曾短暂得宠被晋封为嫔,但是很快便被革去;同治十三年被尊为妃,光绪二十一年去世,去世后按照贵妃的规格下葬;
禧妃察哈喇氏,包衣出身,原本在长春宫做宫女,号“海棠春”,得宠后在咸丰九年被封为贵人,同治十三年被尊为妃,光绪三年去世。
吉妃王氏,包衣出身,原本是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身边的宫女,得宠后被封为贵人,同治十三年被尊为妃,光绪三十一年去世。
庆妃张氏,包衣出身,原本在长春宫做宫女,得宠后被封为贵人,同治十三年被尊为妃,光绪十一年病逝。
容嫔伊尔根觉罗氏,包衣出身,咸丰二年被封为容常在,后仅为容贵人;同治帝登基后被尊为容嫔,同治八年病逝。
璹嫔与玉嫔,是亲姐妹,是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虽然与慈禧同姓,但并非堂姐妹的关系。姐姐咸丰五年入宫,妹妹咸丰八年入宫,都不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