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蛋白质”排行榜!豆腐、普通牛奶均未上榜,建议了解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8-23 19:30:56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齐阿姨是公认的“养生达人”,亲友邻居有啥不舒服的,都爱跟她聊两句,她也能给出适当的饮食建议,因此很受大家欢迎。

发现自己养生方面的兴趣和优势后,齐阿姨立马开始自学营养学,精进自己的能力。

结果学了没几天,齐阿姨就开始自我怀疑,原来营养学书籍中,许多知识与我们的常识有出入,比方一个优质“蛋白质”的排名,她最推荐的豆腐、牛奶都没上榜。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一、优质“蛋白质”排行榜!豆腐、普通牛奶均未上榜

为啥我们平时追捧的蛋白质大户,却遗憾落榜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概念——生物价。

介绍生物价之前,我们先理解一个概念,身体自身的蛋白质叫做内源性蛋白质,相当于“体制内”的员工,有自己的岗位和特性。当内源性蛋白质消耗后,需要食物提供外源性蛋白质补充空缺。

但不同来源的外源性蛋白质,对内源性蛋白质的替代率不同,而生物价就是用来衡量替代率的。

生物价越高,说明外源性蛋白质,可以更加轻松的转化为内源性蛋白质,参与人体的各种工作,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优质蛋白质。

那哪些食物,可以提供真正的优质蛋白呢?

鸡蛋,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全蛋的蛋白质生物价达到94,其中鸡蛋黄达到96,鸡蛋白只有83。国民膳食指南中也提到,健康饮食需要吃全蛋,没有特殊情况不用去蛋黄。

排老二的是脱脂牛奶,生物价85,我们平时喝的普通牛奶、酸奶、全脂牛奶、鲜打的牛羊奶都未上榜,实际对内源性蛋白的替代率,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第三到第五以肉类为主,鱼肉的生物价为83、牛肉76、猪肉74,禽肉和其他海鲜并未上榜。

第五以后基本都是主食,包括大米、小麦、大豆、白鸟豆、蚕豆等等,其中生物价超过75的有大米和白菜。

看到这大家就挠头了,白菜里面蛋白质那么少,怎么还能上榜呢?

如果跟其他肉类相比,蔬菜的蛋白质确实少得可怜,但架不住它利用率高啊,1g蛋白质能替代0.7g的内源性蛋白,而替代率较低的食物,利用率很可能不足50%。

二、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哪个对身体更好?

说起蛋白质,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争论,关于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哪个对身体更好。

在表明观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的区别。

单从命名来看,植物蛋白质的来源是植物,动物蛋白质的来源是禽畜、海鲜等肉类。

两者成分上确实有很大区别,动物蛋白质包含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完全满足了人体需要,因此也称为完全蛋白质。

而除了大豆(唯一称为完全蛋白质的植物蛋白质)外的其他植物蛋白质,几乎都缺少一种或几种氨基酸,因为不能完全满足人体需要,所以也称为不完全蛋白质,这也是植物蛋白质的劣势。

仅凭这一点,也不能说动物蛋白质就对人体更好。因为我们不会只吃单一的蔬菜,只要搭配得当,每天吃3-5种不同蔬菜,也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甚至不同蔬菜还能提供不同营养,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可无论是生物价数值,还是同等质量下提供给的蛋白质质量,动物蛋白质都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我们也不能说植物蛋白质就更优。

早年一项动物实验,测试维持单一蛋白质摄入后,小鼠的寿命变化,结果发现,蛋白质摄入量可能会影响小鼠的身体状况,但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并不会产生类似的影响。

也就是说,摄入过多或者摄入过少蛋白质,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状况。但如果只摄入植物蛋白质或者只摄入动物蛋白质,未见到影响寿命的因素。

而且在现实状况中,极少人只吃素或者只吃肉,只要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基本都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满足人体的基础需要。

三、拓展聊聊:蛋白质、脂质与碳水化合物,在人体都发挥什么作用?

人体有六大营养素,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矿物质,这些是人体必须的,缺少到一定程度就会生命,甚至死亡。

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都是提供能量的主要角色,可它们各自有啥作用?为啥不能相互替代?

1、蛋白质

蛋白质是酶的主要原料,身体里的各种酶可以帮助身体分解物质,催动化学反应,比如唾液淀粉酶就可以帮助口腔消化、分解食物,淀粉酶、蛋白质酶、脂肪酸等,都是分解营养物质的必要生物酶。

血红蛋白及血浆蛋白是两个特殊的蛋白质,其中血红蛋白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及二氧化碳,为每个细胞注入能量,是人体呼吸的基础角色。

血浆中有许多蛋白,其中白蛋白可以调节肢体渗透压,保持细胞间的水液流畅交互,避免细胞代谢异常、水液堆积引起浮肿。

肌肉细胞内也有肌纤维蛋白,它主要负责就收缩,让肌肉更加协调、灵活、有力,如果肌纤维蛋白确实,我们更容易肌肉酸痛。

2、脂质和碳水化合物

这两个的许多作用非常相似,所以放在一起说。

首先,脂质和碳水都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但不同的是,碳水的消化时间更短,还可以产生更多热量,属于短效能量,如果一定时间内没有消耗,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同等质量下,脂质产生的能量确实高于碳水,但需要肝脏再分解后才能变为葡萄糖利用,身体用起来不方便,所以属于后备力量,只有碳水摄入不足,或运动情况下才会启动。

这种相互配合、相互转化的关系,主要为了保护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布特别广泛,而且也能提供能量,可蛋白质属于“高精尖”,如果用来干“体力活”反而是种消耗。

所以,身体设置了两道防线,确保无论是正常还是特殊情况,蛋白质都能“安然无恙”。

除此之外,脂质还有御寒、保暖的作用,而且脂肪没有痛觉神经,是很好的物理屏障,许多女性有小肚子,其实是身体在利用脂肪保护子宫,是非常正常的生理调整。

另外,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的葡萄糖,可以分解成各种物质,比如细胞内必不可少的糖蛋白、糖脂、蛋白多糖等,参与细胞的代谢。而且糖类代谢可产生葡萄糖醛酸,它可以与身体毒素结合,达到解毒效果。

引用文献:

[1]熊祥玲. "漫话蛋白质." 云南科技管理 24.5(2011):1.

[2]王海洋.植物蛋白 动物蛋白 哪种更健康[J].健与美, 2022.

[3]王学东. "营养第一元素——蛋白质." 家庭医学:上半月 12(2006):2.

[4]侯婷婷.脂肪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的辩证分析[J].粮食流通技术, 2022(001):028.

[5]林楠. "何为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新世界 000.012(2012):50-51.

0 阅读:40
李可乐知识分享

李可乐知识分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