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打工小伙猝死在宿舍,每天工作超10小时,法律能否认定工伤?

大彭聊社会 2023-08-31 16:20:42

2023年8月24日,小刘(化名)的弟弟在某工厂就职期间因过度劳累不幸猝死在员工宿舍。

因为意外发生时并不是在工作岗位上,也不在弟弟的工作时间,工厂不予认定为工伤,迫于无奈小刘只好通过媒体寻求帮助。

【案件分析】

在接收到头条帮忙的求助信息以后,官方便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前去与小刘联系进行调查与援助。

经采访和调查了解到,小刘和弟弟从小便是孤儿,父母在自己和弟弟还没有记忆的时候便已经过世了,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

由于家庭条件等现实因素影响,家里只能够支撑以一个孩子的上学费用并且还要节衣缩食。为了支持哥哥的学业,弟弟早早的就辍学外出打工了,有着非常多的务工经验。

早在今年七月份,弟弟就与出事的这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有效期从2023年7月1日一直持续到2024年6月30日,为期一共一年。

公司的名字中有网络科技字样,弟弟就职以后在工厂里从事组装电子产品的工作,作为男生弟弟每月的夜班会比白班多一些。

轮到弟弟休息时他便回到了宿舍,一直到第二天上班人不在岗位才被发现在宿舍出了意外。在小刘接到警方的电话时,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

由于当事人哥哥小刘不能及时赶往现场,警方便只对弟弟进行了一些常规的检测和勘察,得出的结果为弟弟身上并没有任何外伤,宿舍内也没有任何打斗痕迹,血液检测结果也是一切正常,因此排除了有关自杀、他杀等可能性。

哥哥抵达现场后也向警方表示接受结果,同时因为自己也刚刚工作不久,手上没什么存款暂时承担不起弟弟的尸检费用,便不再申请尸检。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哥哥便从工厂里要了一份弟弟考勤记录和工资条,结果发现弟弟每天出勤和结束的时间都是相隔了12个小时,有时还要多于这个结果。

最近一个月的考勤记录中哥哥发现弟弟竟然有一次连着上了半个月的夜班,便对工厂提出了异议,表明弟弟的猝死或许就是因为过高的工作强度和连续个夜班导致的。

单位的负责人却表示,弟弟猝死在宿舍这件事情纯属偶然和意外,在劳务合同中并不满足工伤的标准,因此无法获得赔偿。但考虑到弟弟现实家庭情况的因素,公司可以提供一笔5万元以内的人道主义补偿款。

哥哥在与单位取得联系后却张口就要到高达100万元的巨额补偿,多次协商共同无果后,公司再次做出让步可以将补偿金额提升至10万元以内,并在整个单位申请捐助也用于哥哥生活的补贴。

小刘还是感到不满意,一口咬定要50万元的赔偿。截至2023年8月29日,小刘仍未和弟弟公司达成一致。

对此您怎么看,小刘的索要是否合理?工厂过度加班是否得当?欢迎留言。

【以案释法】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工伤的认定标准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任意一个都可以算作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以内,因为工作原因而受到伤害

二:在工作时间开始或结束时间进行准备或收尾工作而收到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内因未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暴力伤害的

四:因为工作原因而患上职业性病症的

本案中由于哥哥并未有申请对弟弟进行尸检,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不进行尸检就无法确认弟弟的意外去世是否跟单位内的工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事情的真相如果不能够证明,那么用人单位就没有义务承担相关的责任。如果经过尸检确认,弟弟是在工作时间内或者开始结束时死亡,那么就符合工伤的判定标准。

就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付,如果弟弟的去世无任何外因仅仅是一场意外,那么用人单位将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但也应该处于人道主义对于弟弟家属提供相对应的补偿金额以缓解家属的生存压力。

该文本案例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认为本案是否合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0 阅读:18
大彭聊社会

大彭聊社会

带你领略精英人物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