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蒋委员长,能不能放下恩怨,共同抗日!日军都打到眼前了。”

此话是冯玉祥来到老蒋的办公室对他说的,可老蒋对这件事却满不在乎道:“焕章兄别着急,国共合作其实就是共产党的一个借口,他们想借此扩大自身的一种手段,他们想名正言顺朝我们讨要军费。”

此时的老蒋在拖延时间,不想给我党发展壮大的机会,可随着日军侵略的脚步越来越快,威胁越来越大,老蒋被迫妥协,但他依旧心怀恶意,为了压制我军发展,老蒋只给了我党两个军的建制。

当时红军总兵力达到近八万人的规模,而八路军这一建制只能容纳最多4.5万人,那多出来3.5万红军又该何去何从呢?

国军对我军多次进行围剿,誓要剿灭我军,最后一次跟敌人作战时,我军遭遇重创,为了自保远离苏区,之后开始长征,这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飞机和国军各部、各地的地方军层出不穷。

敌人的围剿和伏击让我军损失惨重,这一路上伤亡最严重的莫过于湘江战役,当时我军人数高达8.6万人,面对敌人近在咫尺的追击,一战伤亡三万多人,是我军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长征路我军九死一生,也在磨练战士们的意志和对敌能力,面对敌人的围剿和追击,很多人牺牲在路上。更多人坚持下来,老蒋以为红军到达延安,人数锐减到无法威胁自己的势力,但还要斩草除根。

红军并非一味赶路,沿途经过乡村城镇时会吸纳一些有志青年加入队伍。此时,陕北地区还有刘志丹同志领导的红军部队与我军顺利会合,壮大了队伍。陕北地区无数有志青年也纷纷加入其中。

红军抵达陕北后开始扩编队伍,仅红一方面军一支队伍就转战山西多地50多个县,累计扩充兵力8000多人。部队到陕北没多久,东北军这个无根浮萍被派来跟我军打消耗战,哪一方削减实力都对老蒋有利。

少帅深入了解红军之后,作出改变,这才有了之后的西安事变。红军借助此事的影响力再次完成新一轮的扩编,人数恢复到巅峰时期的八万多人,当时实际人数达到7.45万人。

当时我军麾下总共有五支部队和其他独立师组成,红一方面军兵力最多,巅峰时期2.4万人,红四方面军略次之,人数也达到1.5万人之多,红二方面军略少于其他两方面军,但也达到1.2万人,此时总兵力五万多人。

再加上陕北地区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这支部队由红27军、红28军、红29军、红30军四支部队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散地方武装,加上独1师、独2师和独74师三支部队,兵力达到1.5万人。

还有一万人来自前敌指挥部,负责保护中央,还有抗日军政大学内部接受训练的学生和战士共计一万人,里外里加起来达到近万人。
这些信息来源是从一些记录我党领导人的电报和一些珍贵的回忆录中搜集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信度非常高。

叶帅曾接受一位外国记者的采访是这样说道:“红军部队接受改编成了之后的八路军,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联合陕北红军能达到近八万人的规模,可抗战爆发之后,老蒋为了打压我军,只承认其中4.5万人”。

林伯渠同志曾在国军召开的参政会议上公开控诉老蒋,当时红军兵力共计达到八万人,可政府(国民党政府)当时只承认三个师的建制,是在害怕什么吗?

随着抗战彻底打响,国军按照老蒋的命令对我军队伍进行改建,但老蒋十分抠门,另一方面则是怕我军就此发展壮大,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极力打压我军。

当时,我党开会后决定争取4个师外带两个直属工兵师的建制,让六万红军战士有八路军编制,可老蒋闻言却撒泼耍赖,就是不同意,多次缩减压榨,我军最后只剩下3个师的建制。

他以为就此能够压制我军发展,但此时的红军战士个个都是身经百战之辈,丰富的斗争经验和顽强的意志力对部队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

而在老蒋眼中,兵强马壮、将帅齐备的红军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威胁,为此才会压缩我军的建制,他以为断掉我军的经济来源之后,这剩下的三万红军会离开部队,无法对他产生威胁。

可部队中很多战士宁愿不要军饷,也要跟着队伍打敌人,老蒋妄想兵不血刃的削减掉我军3万主力,而剩下的4.5万八路军战士,自己手握国民党的几十万大军,根本不足为据,并做着美梦妄想暗中将我军“消灭掉”。

上有对策,下有对策,这些红军战士自然也要编入到队伍中,中央开会决定给每个师扩编一个团的兵力,一下子解决好几千人的编制问题。

老蒋得知此事后,表示只给每个师十二团调拨军费,剩下那一个团不给军费,面对这个问题,我党决定将国民政府提供的军费稍微压缩一下,分配给其他多出来的团,大家紧紧裤腰带都有了。

三个团也不够安排这三万人,之后毛主席又想出其他办法,每个师级单位都有直属队,工兵营、骑兵营、炮兵营等特殊部队,可一个营才几百人,完全不够,但我们为了安置,直接把工兵营扩充至三个营。

其他的辎重营和特务营也进行扩编,虽然是营级单位,却又团级编制,一下子融进去上万人,只解决了无法安置剩余红军的问题。

部队中还有一些老兵经历过无数战斗,身负重伤,严重到无法参加战斗,只好发放军费,让他们回到地方,也有留在根据地工作的老兵,还有的战士被派往抗大辅助学校运转,组建教导大队,教导学生。

三万红军战士妥善安排到其他队伍中,抗战彻底爆发,红军战士们更是身经百战,利用游击战术打得日军节节败退,为抗战胜利立下大功。

除了八路军之外,我军还有其他队伍也在为革命努力,正是陈老总搭档粟裕指挥的南方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红军踏上长征路,留下几支队伍在南方地区打游击战。

山里的生活更加艰苦,吃野草、树皮是常事,战士们被在山里生活,来应对敌人的围剿,他们不放弃心底的革命理想,努力坚持着,最终等到国共合作。

南方游击队大多数都游荡在山里,接受国军整编之后,进入国军序列,被编入新四军队伍中,总人数达到一万,红军时期,老蒋就费尽心力,想要剿灭这支部队,屡次无果。

长时间的高强度战斗让这支部队蜕变成百战雄狮,这支部队经受过国军的围剿,很多队伍无法接受被国军领导这件事,非常生气,拒绝接受整编,我党多次派人去做工作。

但有几支游击队不服从党中央的安排,最后依旧选择“占山为王”,最后酿下惨剧,遭到国军围剿,落得一个全军覆灭的下场,可此时老蒋依旧不愿放过我军,四处搞摩擦。

陈老总和粟裕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来到河南地区,扎根苏中地区,却遇到不积极抗日却一心表现自己的韩德勤,新四军面对国军的挑衅狠狠还击后,成功在当地立足,开始发展新四军。

新四军蓬勃发展的时候,却因为老蒋的不安,随后集结大军制造皖南伏击我军主力,无数我军高级干部遇难,叶挺将军也被抓,国共谈判期间叶挺被放回,却还是遭到国军内部的黑手,飞机失控撞山坠机。

之后陈老总扛起新四军的大旗,跟粟裕等老部下共同领导新四军跟日军作战,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改编成华野纵横战场,掩护中野完成转战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每一场战争都能看到华野的身影。

纵览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发展史,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够占据主动权,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结果,致敬革命先烈,感谢他们的英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