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曾泽生率部在长春起义,长春解放的步伐加快,60军也因此改编为解放军50军,曾泽生担任军长一职。
而后开始整训工作,曾泽生却因病倒下,群龙不能无首,可50军连副军长都没有,眼下面临部队无人主持局面,那接下来的工作应该如何安排呢?

为此,罗帅询问毛主席意见,应由谁担任副军长一职?
毛主席没有多想,便提及一人:“曾给红军送重礼的那位国军排长呢?”
罗帅恍然大悟,那么这位 “国军排长”又是谁呢?

抗日战争时期,60军为与敌军战斗,损伤无数。根据老蒋安排,开战前60军兵力尚且还有四万多人,可最后活着回来的不过一万多,损伤大半的情况下,部队众人难免不往多了想。

60军实际为滇军,并不是老蒋的嫡系部队。如此在老蒋这里,对于他们恐怕没有多么的信任,相反在滇军看来,老蒋此举就是为了排除异己,以更多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既然有了这一想法,那滇军对老蒋的不满只会越来越多,而后老蒋一系列限制,此情况将更加严重。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本应该是国民党用人之际,但在老蒋那,还得是嫡系部队更胜一筹。
这时60军被派往东北参战,然而其下三个师却没有被统一指挥,而是将指挥重任分别交给了新一军、新六军还有东北长官部。

军长的指挥重任被分配,曾泽生也不过是名义上的军长罢了。能够指挥的人员尚且有限,更何况是在国民党的地位和处境。
作为部队一重要将领,都得不到重视,60军的将士只能是更甚。而且前线战场凶险万分,稍微不注意,恐怕后果就不容乐观。
然而在184师分配给新一军指挥后,不等他们稍作休整,随即就给其下达了出击任务,最后缴获了战利品,还得进行上交。

可能很多人看来,这也没有什么,但等184师身处险境,新一军可未必会记得他们此前的好,甚至是见死不救。一次又一次,这样的事情多了,184师将士怎能不多想。
然后还有在与我军的斗争中,184师无疑为国民党付出不少,艰难的战斗他们上,等到我军被184师消耗的差不多,本该一鼓作气的时候,新一军上级却要他们休整。

不用多说,新一军这是想将功劳收入囊中,给老蒋看。他们的意图184师怎会不清楚,于此184师师长潘朔端来了主意。
他当即找到了副师长和参谋长商量对策,就当时国民党的处境,还有他们在国民党的位置而言,都情况不佳,无奈之下,他们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起义。

当时起义的将领不少,当然也有不认可起义的,但潘朔端下定了决心,那便大胆一试,最后终是在海城成功起义。
60军有了其一,那就会影响更多的人。不可否认,对于曾泽生的影响恐怕是最大的,因为他作为军长,一旦他有了念头,那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为此国民党一方面没少进行安抚,最后还将另外两个师的指挥权归还到曾泽生的手中。甚至老蒋专门派出卢汉,前去慰问,60军上下这才被安抚住。
只是到1948年,同样的情况似乎再次上演。当时60军被安排到长春,前去的一路上状况复杂,环境恶劣,60军因此没少丢东西,如重武器装备等,甚至还有随身携带的行李也没了。

好不容易到达长春,他们将要面临的却是我军的重重围困。好的是他们还能与新七军一起应对,不好的是新七军并不能帮上什么忙,事情不仅都丢给了他们,就连基础的生活物资都得不到保障。
尽管后来有所妥协,可他们的处境依旧受限。如此受气的60军,又能忍受得了几时呢。

最后曾泽生果断起义,终是脱离了国民党部队,为我军解放工作添砖加瓦。
国军排长是谁?60军改编为解放军后,为四野50军。而曾泽生也因此成为我党将领,继续带领50军参与此后作战行动。

然而不久曾泽生就因病休养,没有副军长的50军而后面临无人主持的处境。这时我党自然安排、调整,并选择一个合适的副军长上任,只是50军作为起义部队,由谁上任更合适呢?
毛主席给出答案,他就是曾经在红军时期带着两挺重机枪投奔红军的国军排长叶长庚。

要知道50军的战斗力并不弱,但作为起义部队,其部队内部肯定有很多的问题,此前还有曾泽生坐镇,但他前去休养,此后情况发展如何,可就不好说了。
这时副军长一职无疑责任重大,但交给作战经验丰富的叶长庚,毛主席等人还是放心的。

要知道当时叶长庚刚刚加入红军部队后,就担任了大队长一职,而且还是在刚刚成立的机枪大队,其责任重大,但既然对其委以重任,那足以见得我党对他的重视程度。
而后叶长庚用实力说话,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在我军也便名声大震。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时,叶长庚已经是我军团长。长征途中,处处都是危险,国民党的炮火也随处袭来。
当时他需要率部掩护大部队战略转移,他为革命而战,哪怕这一任务艰难,他都会率领部队坚持到最后。叶长庚将生死置之度外,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终是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命令。

因此,叶长庚的能力逐渐被看重,他的勇猛更是我军难得的一位战将,他曾得到毛主席夸赞,当然这个曾经的国军排长也被毛主席牢牢的记在心里,必要之时,自然再次被委以重任。

50军改编完成后,大部分为60军原有的将士,为了全军素质等因素考虑,我军还加入不少解放军将士,可以说还有很多我军战斗骨干,那么战斗力也将更加牢固一些。
随后在鄂西战斗中,50军发挥出彩,自然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还有在成都战役中,50军冲锋陷阵,最后敌军八千多名将士终是落入我军之手,甚至还缴获不少装备物资。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50军的贡献也是比比皆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始,50军是第一批入朝志愿军。

在陌生的战场上,他们无疑从不熟悉到熟悉,一步步摸索和战斗而来的。在前三次战役中,我军取得不小胜利,当然50军也是我军表现出色的一支队伍。

他们歼敌众多,尽管敌军有坦克等的加持,他们依然能应付得来。同时朝鲜战场上的艰险随处可见,第四次战役中,50军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最终还是完成了上级交代的阻击任务。
总之,50军此前虽是起义部队,但在全新的阶段,他们依旧战绩辉煌。

1955年,曾泽生被授予中将军衔,叶长庚被授予少将。他们是我军做出重要贡献的将领,无论怎样,他们的贡献也是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