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这四种情况下可以“杀人不偿命”,第一种受众群体较多

小虾米趣闻 2022-09-13 14:16:35

在许多古代的影视剧中,“死刑”仿佛非常的普遍,显得特别的随意,动不动就是杀头。事实上在古代的和平时代里,对于“死刑”还是很慎重的,甚至在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杀人是可以不偿命的。

第一种:拥有特殊身份的人,即可免死

(1)特殊人群:例如在唐朝80岁以上、10岁以下、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残疾人基本都不会被判死刑。

(2)独生子,古代皆以孝为先,很注重香火的延续,因此如果是家中唯一的男丁犯了死罪是可以免死的,以便日后来赡养他的父母及祖父母。

(3)贵族和高官,从唐朝开始有八种犯人可以商议免死,这八种犯人包括皇室宗亲、前朝皇帝后代、三品以上的官员,以及有重大功绩之人。这些人即使犯了死罪也是不会被判死刑的,除非是谋反罪。然而到清朝雍正皇帝时,此法作废,他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种:与受害者有特殊关系的人,即可免死

(1)亲属关系,明清律法规定,有子孙关系辱骂殴打长辈等一系列不孝的行为,长辈将不孝子孙打死,长辈最多也只会被判仗刑或者是徒刑。还有一种丈夫将妻子杀死,丈夫只要能证明不是故意杀害妻子,或者妻子有过错,如不守妇道出轨等等的,丈夫是不会判死刑的。

(2)主仆关系,主人不会被判死刑。在古代奴仆的命真实“低到了尘埃里”,主人打死奴仆是不会被判死刑的,只是会被处以仗刑而已。

第三种:有特殊原因的人可以免死(正当防卫)

在古代就有了“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致他人死亡的是不会被判死刑的,比如女人在反方施暴时失手杀死对方的,只会被判50下仗刑。还有一种是因为复仇而杀人也是不会被判死刑的,特别是父母报仇的情况下。

第四种:“大赦天下”可以免死

在古代遇到新皇登基,年号更换,立后,立储等情况,或者是遇到天灾,统治者都会下令“大赦天下”。这时,被判死刑的犯人都会被赦免死刑。

0 阅读:12
小虾米趣闻

小虾米趣闻

分享哪些你不知道的奇闻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