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沟通、交流中最重要的工具。汉语在华夏子孙的口中、笔下流传千年,变换千种形态。与中华文明一样,汉语的发展,从未停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言的本质是工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唯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方能历久弥新、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是博大的,是包容的,中国的语言亦是。
“幽默”这个词我们打小就在说,印象中它是汉语中的一个固有表达,即使在学习“humor”这个单词时,明晃晃地看着如此相似的发音,我也不曾有过怀疑,只感叹巧合的奇妙。
直到最近刷到一篇文章,才猛然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幽默”这个词竟然原本就是从英语中的“humor”这个单词音译过来的!大感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原来巧合竟然不是巧合,而是顺理成章。
“幽默”一词的来源与发展“幽默”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章·怀沙》:“煦兮杳杳,孔静幽默。”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然而,“幽默”一词作为音译的外来词,与古汉语词语“幽默”并无关系。随着“幽默”一词新义的出现,“幽默”作为古汉语词语的本义逐渐被新义所取代。在现代汉语中,“幽默”用于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而"humour"的本义是体液,中世纪医学认为血液、黏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会影响人的性格,渐渐以humour指代某种心绪。
第一个将"humour"译成中文的是王国维,翻译为"欧穆亚",此后,"humour"出现多种译法,有李青崖意译为“语妙”,陈望道译为“油滑”,易培基译为“优骂”,唐桐侯译为“谐稽”。最终以林语堂的译法“幽默”普及开来,林语堂也算是"幽默"之父了。
林语堂在1924年的北京《晨报副刊》上第一次把幽默作为humor的音译字,来指使人感到好笑、滑稽、高兴的行为或语言,在意思上和“风趣”相近。他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语堂本身也是著名的幽默大师,始终秉持着“幽默”的人生态度,他说,“人生在世,无非是一边笑别人,一边被人笑。”“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
谈论婚姻时,他说“夫妻得吵架,不吵架就会失去人情味”“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要跟着她喜欢;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生气。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是啊,人生在世,无非重复,与其在枯燥中麻木,何妨多一份幽默,多给予自己,也给予身边人一点快乐呢。只要仔细观察,其实身边的幽默随处可见。生活也许很苦,但学会幽默以对,或许就会发现别样的风景。
素材来源|(文中图片和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英语吗?这个不发音h是法语的吧?英语应该译成休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