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暂缓电动化,深耕内燃机

智驾研习说 2025-02-15 06:42:52

在经历了一年的销量“失意”后,保时捷重整旗鼓,重新押注内燃机。

2015年,保时捷集团CEO奥博穆(Oliver Blume)在首次董事会上拍板通过了Taycan电动车项目。他后来回忆道:“我们讨论的是数十亿欧元的投资,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到了2019年,Taycan横空出世,打破了“电动车不能运动化”的偏见,一度被誉为“能跑赛道的特斯拉杀手”。随后,保时捷又宣布到2030年实现“80%电动化”,并开始推进纯电Macan、718 EV等项目。保时捷一直是欧洲车企中最坚定的电动化拥护者之一。

然而,现实远比梦想残酷:2024年,Taycan销量同比大跌49%,即便在电动车普及率极高的中国市场,需求也下滑28%。股价较2023年高点狂泻53%。当初的电动化豪赌,如今成了一道必须修正的选择题。

近日,据多家外媒爆料,保时捷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当整个行业都在“去油”的高速公路上狂飙,保时捷却一个急刹车,挂挡回冲,油门到底。这个,曾经立志在2030年实现80%纯电动车销量的保时捷,在经历了惨淡的一年后不得不放弃其电动化雄心。他们选择扩大内燃机和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并暂缓其激进的电动化目标。消息一出,外界哗然,也让保时捷的电动化路线增添了一丝戏剧性的反转。

Taycan失速,电动化战略受挫

这一决定的直接导火索,是保时捷2024年业绩的急剧下滑。数据显示,全球销量下降3%,其中中国市场更是重挫28%。而作为保时捷电动化先锋的Taycan,销量更是断崖式暴跌49%。

市场反应迅速而残酷。保时捷股价自2023年高点以来已下跌53%,最新的财报更是让投资者愈发忧心。面对这样的困境,保时捷必须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而短期来看,依赖多年积累的内燃机技术,或许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内燃机“复辟”,商业考量何在?

面对电动车销量下滑、股价大跌,保时捷意识到,“豪赌电动化”的风险正在侵蚀品牌价值。他们决定在2025年追加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重新加码燃油与插混产品,并对原定的电动化路线做出修正。

这一决策包含多个层面:

V8发动机“续命”:去年,保时捷已宣布Cayenne和Panamera的V8发动机将在2030年之后继续生产。这不仅是对经典动力的延续,更是为了满足依然偏爱大排量燃油车的用户群。混合动力占比提升:保时捷将为更多车型增加插电混动(PHEV)版本,使其兼顾性能与环保,以应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重新评估纯电动车计划:原定于2026年发布的纯电动Cayenne可能推迟,而纯电Macan也在讨论是否需要内燃机版本。

事实上,保时捷并非唯一调整电动化步伐的车企。在全球新能源市场降温的背景下,德国政府削减电动车补贴,市场需求缩水,豪华品牌纷纷调整战略,保时捷的转向并非孤例。

未来走向:电动化与燃油并行

虽然保时捷的电动化步伐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彻底放弃新能源战略。

投资混动与eFuel:奥博穆(Oliver Blume)表示,公司将继续推动eFuel(合成燃料)研发,未来或能实现“零碳燃油车”。财务挑战与产品优化:由于内燃机与电动车并行开发,保时捷预计2025年利润率将降至10%-12%,低于其长期20%的盈利目标。但从长期来看,这一调整能帮助品牌在不同市场间灵活应对。品牌核心仍在驾驶体验:无论动力形式如何,保时捷始终坚持以驾驶乐趣为核心,这也是其拥趸愿意买单的根本原因。

结语:保时捷的豪赌,这次能赢吗?

从坚定电动化到回归燃油,保时捷的转向并非简单的“倒车”,而是一种顺应市场现实的灵活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一次,保时捷的豪赌能赢吗?

无论如何,属于保时捷的传奇,仍在继续书写。

- END -

版权所有 智駕未來DriveNEXT,转载请注明来源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0 阅读:9
智驾研习说

智驾研习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