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变迁,在这个国家你能遇到属猫的人

闲蛋黄 2023-01-07 18:56:24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

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有“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便是对其形象化的简称,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古代劳动人民少有识字,难以理解和记忆干支符号,便用了十二种熟悉的动物与十二地支搭配,方便民间百姓记忆和推算自己与他人的年龄)。

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天干的符号有十个,即“十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成“六十甲子”一个轮回,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当时已经用于纪日(十二时辰),此外还曾用来纪月(十二个月或二十四节气)、纪年、纪时等。

地支与生肖

中国历来有天改命则帝改历的传统,秦统一六国后,遂改历以建亥之月为岁首,立冬日为一年的开始。亥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孟冬之月,节气为立冬和小雪。中国人历来最重视过年,年终岁首要杀年猪,要用猪肉来祭祖和制作年节美食。古代把祭祀用过的酒肉称为“福”,祭祀完毕后要把祭肉分给参加祭祀的人,称为“赐福”,象征得到先祖或君长的认可和福荫,这是很神圣的礼仪。

子时代表一年当中的仲冬之月,节气为大雪和冬至。这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阴气达到极盛,大地冰封,万物闭藏。善闭藏者莫如鼠,鼠类喜阴,掘洞深藏,日间难见其面,故把鼠和子时对应起来。

丑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季冬之月,节气为小寒,大寒。丑时虽然天气寒极,但太阳直射点已经向北回归,阳气已经开始生发,勤劳的劳动人民已经开始为来春的耕作做起了准备。官方会举行送寒气的活动和仪式,在城邑的四方之门,披磔其性,宰牲禳祭,还要用土为主要材料塑造牛的形象,然后送出城门,并举行鞭春牛的活动,以激发阳气,促其奋发。

寅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孟春之月,节气为立春和雨水。孟春之月,五行属木,其性生发,虽然还不到“蛰虫咸动,启户始出”的时候,但万物已是生机勃勃的状态,地中的草木蛰虫状如伏虎,早已鼓足了劲而呼之欲出。虎之为猎,伏而静处,等待时机,时机一到,猛然跃出,雄霸之气,不可敌也。

卯时对应一年当中的仲春之月,节气为惊蛰和春分。仲春之月,万物始出,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田野变得绿了起来,这可馋坏了吃了一冬天干草的兔子,早早就出来尝鲜了。草很底,兔子无处遁形,时常可见。

辰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季春之月,节气为清明和谷雨。季春之月,是阳气发泄最为旺盛的时候,万物变化剧烈,日新而月异。用哪种动物来代表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状况呢?善变者莫如龙。龙是我国古人创造的一种善于变化的神物,《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这样描述龙,他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巳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孟夏之月,节气为立夏和小满。孟夏之月,气温快速升高,已没有了微冷的春气。蛇是蛰虫中的迟出者,春天气温较低,蛇迟迟不肯结束冬眠出来活动,只有到了孟夏之月,才常见蛇游出洞来活动。

午时代表一年当中的仲夏之月,节气为芒种和夏至。仲夏之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阳气盛极,草木茂盛,万物兴旺。良马健行,千里奔腾,其热烈、奔放的气质和仲夏之月的气候很相符,故把马和午时对应起来。

未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季夏之月,节气为小暑和大暑。季夏之月,草木已成,高大茂盛,草原上正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时候。再没有比羊群更有代表性的了,故把羊和未时对应了起来。

申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孟秋之月,节气为立秋和处暑。孟秋之月,正是万物养育下一代的时候,草木结果,禽兽育雏。一般而言,仲秋之月是果实的成熟期,而孟秋之月时,大部分果实还不太成熟,这时候,淘气的猴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活跃在林木间,干起了偷桃摘李的勾当。

酉时代表一年当中的仲秋之月,节气为白露和秋分。仲秋是收获的季节,打谷场上,到处是粮堆,地上也到处是遗落的粮粒。收获的季节也是家鸡最快活的时候,打谷场上,常见三五成群的家鸡在游荡。

戌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季秋之月,节气为寒露和霜降。季秋之月,田事已毕,禽兽肥硕,正是狩猎的好时候。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鹰与犬是贵族出猎的标配,然而普通人则多有犬而无鹰。季秋之月,人们常领着狗去打猎。

各国十二生肖文化

十二生肖不止中华文明所独享,十二生肖(兽历)文化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日本生肖的名称和排序和中国的一致。唯一不同的是,“亥猪”在中国是温顺柔和的家养猪,但在日本却是“豚( ブタ )”,即“野猪”。

猫在中国算是舶来品,在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一同从印度传入中国。那个时候中国的十二生肖体系早已定型,所以十二生肖中并没有猫。而就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汉字以及十二生肖文化传到越南。有一种说法,因为“卯”与“猫”同音,所以越南人将“卯年”误当做“猫年”。不过,猫在越南人的传统生活中确实比兔重要,越南人每年吃掉400万只猫咪。

缅甸是八大生肖,不标志年,而是以星期几为依据。如果是星期一出生的,属虎(东方),星期二出生者属狮子(东北方),星期三上午出生者属双牙象(南方),星期三下午出生者属无牙象(西北),星期四出生者属老鼠(西方),星期五出生者属天竺鼠(北方),星期六出生者属龙(西南),星期日出生者属妙翅鸟(东南)。八个生肖与八个方位相联系,缅甸的八个生肖折射了中国《易经》中的八卦方位。

柬埔寨、泰国的十二生肖与中国的种类相同,但柬埔寨的十二生肖是从牛开始的,而泰国的是从蛇开始,玩的是大周纪年法。六十年中,每种生肖轮五次,就有了蛇一年、马二年、羊三年……

西方的十二生肖上承古巴比伦,后传入古埃及,至公元前1世纪由希腊人传入古印度。

古巴比伦的十二生肖:猫、犬、蛇、蜣螂(即屎壳郎)、驴、狮、羊、牛、鹰隼、猴、鳄鱼、红鹤;

古埃及的十二生肖:牡牛、山羊、狮、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而古希腊的和古埃及的类似,区别是古希腊的有“鼠”无“猫”。

印度神话《阿婆缚纱》记载,十二生肖动物原为十二个神的坐骑,它们分别是: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摩呼罗迦,安底罗神的纳加、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印度的十二生肖中,除了狮替代了老虎、金翅鸟替代了鸡,其余都和中国的十二生肖无异。

此外,墨西哥的十二兽历也有生肖观念,其中虎、兔、龙、猴、狗、猪六种与中国的相同,其余六种则为当地所常见的动物。美洲玛雅人有黄道十三宫之说,其中有响尾蛇、海龟、蝎子、蝙蝠等动物。

纵览各国的十二生肖,让我们清楚意识到生肖文化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一旦这个民俗文化元素被民俗主体的人们广泛运用到物质与精神的重要层面时,它就渗透到所有民俗领域并产生最有效的文化功能,在人类生命、时间、记忆的习惯中,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消费参数,关系到人们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抉择,甚至影响到精神层面的信仰和个人的运程趋势。

0 阅读:122
闲蛋黄

闲蛋黄

奇闻异事名人传记,传播正能量,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