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ANGELICA
编辑|ANGELICA
审核|烨 Lydia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日晞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你敢相信吗?曾经只可以在科幻电影中看见的“飞行汽车”要成为现实了。
随着无人飞行汽车试飞成功,低空经济持续出圈,成了资本市场的热词。
低空经济,新的万亿市场,也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紧接着,全国有20多个省份发布了低空经济行动方案,新增注册企业7000多家,产业基金规模达千亿元。
而每当一个新兴产业被写进工作报告,就意味着一个新的财富密码即将被破解。
比如山东济南平阴县,就把头顶上的天空卖出了9个多亿,一口气让出未来30年的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
那么,低空经济为何成为2024年万亿产业的新风口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低空经济到底是什么。“低空”具体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
而低空经济,指的是在1000米以下,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飞行的国家经济行为。
通俗点来说,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生活场景主要在地面上,也有少量在地下,而低空经济的发展,等于给我们新增了一个生活场景,意味着未来经济的发展多了一层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官方明确把低空经济定义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当前,各国都开足了马力在发展低空经济。
全球低空经济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早期应用探索阶段和规范化发展阶段。
早在18世纪末,西方国家就展开了对低空的探索。当时由于低空技术不成熟,低空产业主要以农业、工业的探索应用为主。
2010年以后,随着低空飞行技术的愈发成熟和应用的多元化,规范化监管成为这一时期各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6年,真正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第107号法规,规定商业用途的小型无人机运营规则。
2021年,美英等国开始普及应用,试行空中出租车,亚马逊在美国部分地区使用无人机送货。
当下,全球低空经济正处于进一步的应用普及阶段。
2022年,全球无人机投资规模达48.06亿美元,通用飞机交付量达2818架,通用航空飞机销售额达229亿美元。
其中,美国是工业级无人机最大的市场和投资最活跃的国家,拥有完整的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链,在全球通用航空器存量规模中,美国约占到了接近一半的比重。
而且,美国的低空经济起步较早,在2006年-2020年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2020年12月,NASA发布《美国航天局(NASA)城市空中交通运营方案》,旨在通过安全、高效、便捷、经济且可及的空中交通系统,彻底改变大都市区域的出行方式。
随后进入应用普及阶段,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型航空器技术逐渐成熟,如Joby Aviation、Archer等公司在eVTOL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计划实现商业化运营。
其中,eVTOL指的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主要是满足50-400公里的短途出行需求,这是低空经济的一部分。
2024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还发布了动力升降机的初始操作规则和空中eVTOL飞行员培训要求等法规,为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美国的低空经济起步较早,主要得益于其成熟的航空工业体系和完善的法规环境。
从私人飞机的普及到无人机技术的领先,美国在低空领域的探索和应用上一直处于全球前列。其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航空制造、航空服务等传统产业的升级,还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如空中出行、空中物流等。
欧洲航空发展起步也较早,航空需求增长迅速。西欧(德、英、法、意)是全球无人机三大主要制造市场之一,其中法国、德国的研发创新能力世界领先。
东亚也是全球无人机三大制造市场之一,主要以日韩为代表。日本在空中交通领域的布局较早,而且成效颇丰。韩国政府提出K-UAM概念,制定了一系列城市空中交通路线图及计划。
相比之下,中国的低空经济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应用探索阶段(18世纪至2006年)、规范化发展阶段(2006年至2020年)和普及应用阶段(2021年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2021年将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规划后,一直在穷追猛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低空领域的逐步开放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低空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无人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到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中国正逐步形成以低空旅游、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为主要内容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值得骄傲的是,目前全国取得实质性eVTOL的我企业近50家,仅有我国的亿航智能获全球首张适航证。
而且,我国也是全球无人机三大制造基地之一。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实名登记的无人机超126万架,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运营企业1.9万家。2023年无人机产值约300亿元,运营及服务收入1170亿元。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低空经济已逐渐从早期的技术试验阶段,过渡到规范化监管阶段,并最终步入广泛应用的普及阶段。
低空经济正悄然触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测绘、交通等领域,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今年,很多人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低空经济的魅力。
农村的一台植保无人机,效率可以比得上100个农民同时作业。
深圳往返珠海的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开通,每日往返一趟,单程20分钟;江阴外滩至无锡硕放机场,直升机“空中巴士”开航,仅18分钟。
未来,外卖小哥不可以叫骑手了,得叫飞手。
美团无人机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落地31条航线,累计完成超30万用户订单。
今年,美团又在深圳建起了50万平的无人机测试场地,还铺了249个无人机的配送起降点,打通了207条无人机的航线。
据网络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60亿元,同比增长33.8%。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也会不断拓展。
如果我们对比中美两国的低空经济,会发现美国低空空域政策经历了从严格管控到逐步开放与放松管控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空域管理则相对严格,实行空管、空防合一的管理体系。不过当前,我国低空空域还在持续改革中。2023年12月,国家发布的《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将低空G类(300米以下)、W类(120以下)划分为非管制空域,进一步简化了低空飞行活动审批手续,也为低空空域释放空间提供了相关依据。
此外,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通用航空机场,其中绝大多数是通用航空机场,庞大的机场网络为美国的通航活动提供了便利。而中国的通用航空机场数量较少,且飞行服务保障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根据民航局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用机场仅451个,约占美国公共通航机场数量的11%,且多以跑道型机场和表面直升机场为主,eVTOL用的垂直起降场几乎空白。
从发展趋势上看,中美两国的低空经济都在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迈进。
美国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法规完善,以推动低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中国则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低空领域的开放和开发,促进低空经济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但是与美国相比,中国在低空经济方面也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政府通过政策“绿灯”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中央政府通过“顶层设计”,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发展。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低空经济被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是同一级别;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国家层面定了大基调,各省市的激励措施也层出不穷,全国各大城市都在抢先布局这个新赛道。
广东,海南等地已率先尝试低空经济发展,江苏、浙江、上海等31个省市区也接连发布低空经济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随着经济转型和地方政府对新兴产业的重视,低空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不少地方政府通过政策补贴、基础设施投资等手段推动低空经济试点。
当前,发展低空经济在全球得到高度的共识。我国的低空经济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下,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局面。
中国人素来以行动力强而著称。从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到小时达服务遍地开花,再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每一次新经济浪潮的兴起,都见证了中国人强大的执行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低空经济是一片蓝海。放眼国内,低空经济也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虽然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正如过去的共享单车、小时达等新兴产业一样,当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被更多人看到时,必将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百团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中国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将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低空经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低空经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起飞”前将是一场长跑。我们也期待低空经济走进寻常百姓家的那天,可以早点到来。
参考文献:
企业家杂志 《低空经济:万亿新赛道崛起,重塑未来交通与产业格局!》
新华网 《解构低空经济,向万亿级未来产业要增量》
经济日报 《低空经济观察丨低空经济起飞前还需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