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刘女士今年35岁了,平时身体健康,没什么大的毛病。可谁能想到,就因为一袋山楂糖雪球,她差点被推进了手术室。事情发生得猝不及防,让她至今心有余悸。
那天晚上,刘女士躺在沙发上边追剧边吃山楂糖雪球。酸甜开胃,外层的糖衣入口即化,里面的山楂酸得让人直咂嘴。她一口气吃了半袋,一边感叹这东西实在太好吃了,一边打算明天再去买几袋囤着。
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她的肚子开始隐隐作痛,逐渐发展到剧烈绞痛,直冒冷汗,痛得她在床上蜷成一团,连站起来都做不到。
家人连忙把她送到医院,急诊医生在问诊后立刻安排了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胃里和肠道里竟然堆积了大量未能消化的山楂残渣,形成了结块,医学上称为“胃肠结石”。
医生告诉刘女士,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类似的病例甚至会激增。
什么是胃肠结石?胃肠结石,顾名思义,是指食物残渣或其他异物在胃肠道内聚集成块,像石头一样坚硬。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胃部,也可能发生在肠道。一旦结石过大,可能导致胃肠道梗阻,甚至需要手术切除。
医生解释,山楂糖雪球是罪魁祸首。山楂富含果胶和单宁酸,而果胶是一种黏稠的多糖物质,遇到胃酸后会变得更粘稠,单宁酸则容易和胃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
再加上刘女士一次性吃了太多,胃部无法及时将这些山楂渣排出,最终形成了坚硬的结石。
“这种结石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导致胃溃疡、胃穿孔,甚至肠梗阻。严重的病例必须手术取出。”医生补充说。
为什么山楂糖雪球容易“惹祸”?类似刘女士这样的案例其实并不罕见,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山楂糖雪球之所以容易引发胃肠结石,主要与它的成分和食用方式有关。
山楂本身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果酸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但它的果胶和单宁酸含量也很高,尤其是在加工成糖雪球时,外层的糖衣会进一步增加胃肠的负担。吃多了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剧结石的形成。
很多人喜欢空腹吃山楂制品,或者一次性吃很多。这种行为无形中增加了胃肠的负担,尤其是空腹状态下,胃酸浓度更高,更容易与山楂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医生提醒:这些人群尤其要当心医生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因为吃山楂糖雪球患上胃肠结石,但以下几类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老年人
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较差,食物残渣更容易滞留在胃肠道中,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消化功能较弱的人
有慢性胃炎、胃下垂、胃溃疡等问题的人群,胃动力本身不足,更容易出现食物堆积。
习惯性暴饮暴食的人
一次性摄入大量山楂制品或其他高纤维、高果胶的食物,胃部难以负荷,风险会显著增加。
儿童
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过量摄入山楂类零食也可能导致类似问题。
山楂糖雪球还能不能吃?刘女士出院后,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难道以后山楂糖雪球都不能吃了吗?”医生的回答并没有让她完全绝望。医生说,山楂糖雪球并不是不能吃,而是要讲究方法和适量。
控制摄入量
每次吃几颗解解馋就好,不要一口气吃完一整袋。
避免空腹食用
山楂制品酸性较强,空腹食用容易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最好在饭后适量食用。
多喝水
山楂中的果胶需要充足的水分帮助消化,多喝水有助于稀释胃酸和促进胃肠蠕动。
搭配其他食物
可以将山楂糖雪球搭配一些膳食纤维较少的食物一起吃,减少胃肠的负担。
特殊人群慎吃
如果本身有消化系统疾病,或者胃动力较差,建议尽量少吃或不吃。
胃肠结石还有哪些“元凶”?除了山楂糖雪球,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食物也可能导致胃肠结石。医生列出了一些需要警惕的“高危食物”:
柿子
柿子中的单宁酸含量高,尤其是未完全成熟的柿子,与胃酸结合后容易形成“柿石”。
黑枣
黑枣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如果咀嚼不充分,容易在胃肠中滞留。
莲雾
莲雾的果胶含量较高,尤其是吃多了、喝水少时,也可能形成结石。
槟榔
槟榔纤维粗硬,长期咀嚼不仅损伤牙齿,还可能导致胃肠结石。
过量的补钙
一些钙片或含钙较高的食物,如果摄入过量,也可能增加胃肠结石的风险。
科学饮食,远离胃肠结石胃肠结石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完全可以通过科学饮食和健康习惯来预防。医生建议,平时要注意饮食多样化,避免单一食物摄入过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膳食纤维,同时保持充足的饮水量,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刘女士的经历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再好吃的东西,也要适量。山楂糖雪球虽然美味,但吃得太多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与其因一时贪嘴而住院,不如提前做好防范,让健康常伴身边。
医生最后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胃肠道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它能接受我们的宠爱,也能承受我们的‘折磨’,但一旦它不堪重负,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